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辽单50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2007年以自选系辽2386为母本,辽1203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高密晚熟组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高密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初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2]594。辽单506具有适宜密植、抗病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辽单260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3年以自选系辽2042为母本,辽2596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于2016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玉米品种预备试验, 2017~2018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辽单70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研究所选育,以外引系丹黄25为母本、自选系辽6980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8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区域试试,2011年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审玉2011[541]号)。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稳产性极佳,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丹玉607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玉60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8年冬在海南岛以自选系丹828为母本,丹399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2~2013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13~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等特点。201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15066。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辽单527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辽单527的母本为辽7980、父本为丹598,于1999年配成组合,2003年参加辽宁省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国家玉米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生产试验.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玉 2007010.  相似文献   

6.
耐密植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辽单29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辽单299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4年以自选系辽2888为母本、辽2887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18~2019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中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作业、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辽单527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辽单527的母本为辽7980、父本为丹598,于1999年配成组合,2003年参加辽宁省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国家玉米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生产试验。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玉2007010。  相似文献   

8.
优良玉米新品种米多16是北票市兴业玉米高新技术研究所2012年于海南以BM024为母本、以D2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1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90213)。笔者主要介绍了玉米新品种米多16的选育过程,以及参加辽宁省郁青联合体中晚熟组玉米品种试验的结果、米多16的主要特征特性,同时阐述了米多16的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方玉36号是2005年冬在海南以自选系F501为母本、自选系H09为父本组配杂交而成的中晚熟单交种。200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3 816.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9.8%;2010~2011年参加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706.0 kg/hm2,较对照增产3.9%;2009~2012年分别参加承德市中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较对照(承玉14/农大364)增产。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9024号);201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1]546号);2012年通过宁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玉2012009);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20号);201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4008)。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倒性强;果穗均匀,结实好,不秃尖,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旱、耐瘠薄。方玉36春播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800℃,适宜在河北省中晚熟春播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锦润911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锦02-59为母本,锦04-7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59.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9%;2012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1%。具有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12]559号)。  相似文献   

11.
潍玉6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以潍系639为母本、潍美5028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于2012年参加山东省玉米品种预备试验、2013—2014年参加普通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突出,平均产量均较对照郑单958增产。201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272
品种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帮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BH8865作母本,BX11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13.
辽单712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4935为母本,辽7309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18~2019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特殊类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单712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抗倒伏、生物产量及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较广,可作为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在辽宁省及相似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兴民18是以BX144作母本、XZ150作父本进行组配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性强,品质好。2012年通过陕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海禾19号(原代号海99-6)是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组配的晚熟单交种,2004~2006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抗倒、抗旱。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品种选育经过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7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不育系839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优27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所内产量比较试验,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辽宁省高粱生产试验,2015年5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锦州农科院产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豫丰玉88是河南省豫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WH96-2为母本、WH51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参加湖南省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湖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506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于2006年以S273为母本、QB506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杂交种。于2010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国家"863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西南组联合鉴定试验,在试验中表现突出。201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9.
皖玉708是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J66为母本,以外引系LX9801为父本于2007年育成的普通玉米品种,该品种于2008 ~2011年分别参加安徽省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突出,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皖玉2012002),已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10821E).  相似文献   

20.
玉米杂交种丹玉33号(原代号丹123)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6年组配的中熟单交种,1998-2001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该品种高产,抗病,适于辽宁,吉林等地种植。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