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鑫 《电信技术》2004,(10):57-59
介绍了IPv6 DNS系统的体系结构,阐述了DNS在IPv6网络中如何实现地址转换、如何支持网络从IPv4演变到IPv6、如何在IPv6网络上提供Mobile IPv6和ENUM。  相似文献   

2.
王箫  马严  林召文  卢峰 《电信科学》2005,21(1):62-65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IPv6 DNS自动更新系统.首先分析了IPv6 DNS自动更新技术目前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多个IPv4/v6地址、支持安全动态更新、支持地址自动检测和地址过滤、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IPv6 DNS自动更新系统.此系统支持多种主流操作平台,并为用户的使用和网络的整体部署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最后对其以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IPv6网络终端可以利用有状态和无状态自动地址获得机制得到地址,DNS服务器同样也需要自动获得机制。本文详细介绍了IPv6网络中客户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的方法,分别阐述了三种机制,路由宣告选项机制(RA Option)、DHCPv6选项(DHCPv6 Option)和事先配置的任播地址机制(Well-known anycast addresses for recursive DNS servers)。详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配套使用方法。还探讨了针对不同的典型网络环境,三种机制的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4.
IPv6网络中的DNS与IPv4的DNs在体系结构上是一致的,都是采用树型结构的域名空间。虽然IPv4协议与IPv6协议存是在着相当大区别的两套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单独两套DNS体系,相反在DNS的体系和域名空间上两者必须是一致的,IPv4和IPv6共同拥有统一的域名空间。  相似文献   

5.
IPv4的NAT缺陷、缺乏固定地址限制了CDMA网络中移动IP业务的发展,CDMA移动网络向IPv6承载过渡是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移动IPv6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CDMA网络中应用移动IPv6所面临的服务质量、安全、认证、DNS自动发现、演进等问题,并对现有CDMA网络实体的改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全球IPv4地址已经耗尽,IPv6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IPv4到IPv6过渡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如何使用各种过渡技术在现有IPv4网络设备资源下进行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已成为当代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因此提出了城域网宽带拨号用户IPv4到IPv6过渡方案,即以双协议栈为基础技术,同时采用6to4/ISATAP Tunnel。并且在此环境下运行WWW、FTP、Http、DNS等网络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TF提出的从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多种机制分属双栈、翻译器和隧道等三个类型。在分别介绍了三类过渡机制之后,还讨论了影响过渡的其他因素,包括用户对IPv6的需求、网络升级的成本、新型设备的提供能力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IPv4与IPv6技术相结合高校校园网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锋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8):82-84,88
针对各大高校新、旧校区校园网络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校区采用IPv6网络技术,旧校区采用IPv4网络技术.两个网络之间的连接采用双栈IPv4/IPv6过渡技术,所有校园网三层设备均为IPv4/IPv6双栈设备,既运行IPv4路由协议,也运行IPv6路由协议.通过对域名系统DNS的查询可知,双协议栈主机中目的主机采用的是哪一种地址.对于双栈终端,IPv4网关和IPv6网关均部署在汇聚三层交换机上.在此提出的方法投资小,资源浪费少,运行切实可行,开发周期短,对于高校节约成本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网络过渡时期IPv4和IPv6技术将长时间保持共存,但最终将过渡到IPv6。如何渐进地、无伤害地由IPv4过渡到IPv6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介绍了现有各种基于MPLS的IPv4向IPv6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0.
IPv4/IPv6协议过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IPv4向IPv6的过渡是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但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这一过渡尽可能地平滑,人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本文研究了几种主流的过渡机制,并就一个基于隧道代理的过渡方案给出其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现有IPv4网络向IPv6的升级,并保证了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规模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Pv6普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相较于IPv4协议,IPv6协议的优势和特性,并分析了由IPv4向IPv6过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FPGA器件实现IPv4/IPv6地址协议转换网关的新方法.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采用原理图和VHDL语言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在单片FPGA器件上实现该系统.仿真和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千兆线速转发、可扩展、低时延、系统片上集成等特点,在性能上比现有方案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韦乐平 《移动通信》2010,34(9):34-38
文章从现有网络现状出发,提出了向IPv6过渡的基本策略,然后重点分析了向IPv6过渡的网络演进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了有关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南大学多校区、多信息点、应用系统集中的网络特点,在研究如何逐步升级和如何避免升级过程中对现有应用系统运行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多校区的学校内逐步实施并保证IPv4和IPv6应用系统并行的网络升级方案.该方案可以为情况相同的其他高校的校园网升级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描述了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尹霞  施新刚 《电信科学》2004,20(10):50-55
IPv6协议即将成为Intemet的标准,在任何协议的研究开发中,测试工作都是很重要的.移动IPv6作为IPv6协议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协议,对基本的IPv6协议运作方式有较大的改变,对它的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将有助于协议的完善.本文在介绍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IPv6标准的成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发展,在3G中承载数据业务的IP承载网采用IPv6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IPv6相对于IPv4的一些新特点,同时介绍了3G的体系结构,然后对IPv6的这些新特点在3G中应用的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IPv6对3G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面启动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商业化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乐平 《移动通信》2010,34(5):9-13
文章首先阐释了下一代联网的内涵,对我国的互联网情况做了整体分析,提出商用化过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向IPv6过渡的现状、条件、基本考虑点、整体战略部署、业务切入点和挑战,此外,还分析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需要政府主导。  相似文献   

19.
IPv4/IPv6的共存、过渡与寻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人员的角度对有关IP技术和IP网络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当前的互联网正面临着从传统IPv4协议向IPv6协议的过渡,作者将着重分析过渡需求和主要的技术问题及其当前进展,以及遗留的其他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对互联网协议的历史、现状以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