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位胆管狭窄是指病变累及左、右肝管汇合部和胆总管起始段约1cm范围内的胆管狭窄,病因主要包括肝门部胆管癌和转移癌,医源性胆管狭窄,胆管炎症、结石性狭窄等。高位胆管狭窄一直是胆道外科的难题,手术的复杂性,创伤性。术后再狭窄和恶性狭窄的难以根治性等仍然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介入放射学方法治疗高位胆管狭窄显示出  相似文献   

2.
1986至1995年间,我们对26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时,选择性保留胆囊26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6例中女性17例,男性9例。年龄21—49岁,右肝管并肝总管结石4例;左右肝管结石并肝门汇合部胆管狭窄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并左肝管狭窄12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1979~1983年6月间采用综合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30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0岁。病史中均有典型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最长达30年。10例为第二次手术,1例为第三次手术。结石分布情况:左肝管结石20例,右肝管结石3例,双侧肝管结石7例。同时,本组均并有胆总管结石及扩张。胆管狭窄部位:左右肝管肝总管交叉部20处,右肝管狭窄7处,肝总管狭窄3处,左肝管狭窄15处,二级肝胆管狭窄25处。手术方式:胆总管肝总管联合切开取石,空肠胆管Roux-Y大口吻合16例;胆总管肝总管肝内胆管联合切开取石,空肠胆管Roux-Y大口吻合2例;胆总管肝总管肝管联合切开取石,U管放置术2例;胆总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结石的开腹手术方式及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新  张效东 《腹部外科》2007,20(6):333-335
肝胆管结石病又称为肝内胆管结石病,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及其肝内各级胆管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炎症、狭窄、纤维化、萎缩、丧失功能等病变。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肝内胆管扩张和狭窄,并胆道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和肝实质损害。虽然全国调查结果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在  相似文献   

5.
高位胆管狭窄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汇合部及其以上的肝内胆管狭窄。对高位胆管狭窄的治疗,目前尚缺乏定型的手术方式。我院近年来对8例高位胆管狭窄病人行胆囊肝胆管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良性胆管狭窄是由各种非肿瘤性因素导致的胆管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挛缩形成的胆管纤维性狭窄,多由医源性胆管损伤、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炎反复发作所致,其中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性狭窄尤为常见。肝门部胆管狭窄部位较高,治疗难度大,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是当前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发生机制,胆管狭窄的诊断、分型及其与恶性狭窄的鉴别,并详述了胆肠吻合、自体组织修补及内镜下治疗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病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难以形成单一固定的治疗模式,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分型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89~2002年应用带蒂胆囊壁瓣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33例,应用肝圆韧带修复肝总管狭窄2例。结果 35例术后无明显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T管造影显示无狭窄。术后30例(30/35)随访2个月至12年,仅有2例因术后胆管炎发作,经非手术治愈,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应用自体组织带蒂胆囊壁瓣及肝圆韧带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符合生理性,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及发生机理。方法45例肝脏移植术后病人行MRCP检查,其中19例术后1至25月出现黄疸,15例行ERCP检查确认胆管狭窄并植入支架。分析胆管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结合发病机制阐述其影像学特点。结果MRCP显示26例无黄疸病人中2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胆管吻合口狭窄。19例黄疸病人中4例确诊为胆管炎,2例为吻合口狭窄,2例非吻合口狭窄病人表现为肝总管狭窄,11例非吻合口狭窄累及肝管、汇合部、二级分支,形成肝门附近胆管弥漫性狭窄。MRCP往往放大胆管狭窄程度,对4例肝内胆管小结石以及2例胆瘘显示欠佳。8例胆管非吻合口狭窄病人有长时间的供肝热缺血或冷缺血。结论胆管吻合口狭窄在肝脏移植术后无论是否伴有胆道梗阻均较普遍,非吻合口狭窄程度、范围不一,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与发病机理是一致的,MRCP是诊断胆管狭窄的较理想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位胆道梗阻是指肝总管(从胆囊管以上直到肝门分叉处)的管腔阻塞,它是由良性狭窄,结石或肿瘤所引起的。病因与诊断【病因】大部分胆道良性狭窄与手术有关,其中约95%直接与上次手术有关,大部分发生在胆囊切除术后。非手术损伤性良性狭窄较为少见,如胆石损伤腐蚀胆管内腔,胆总管周围的感染(肝下脓肿),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等。约有(1/4)胆管腺癌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周围,另有少数胆管腺癌原发于整个胆道系统。肝门部的转移性肿瘤也是引起恶性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原发灶常常来自肠胃道,但也有从腹腔外的肿瘤转移而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带蒂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带蒂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9-2003年应用带蒂胆囊壁瓣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38例、直用带蒂胃壁片2例及肝圆韧带脐静脉片2例修复肝总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术后无明显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访40例6个月至14年,2例因术后胆管炎发作,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应用自体组织带蒂胆囊壁瓣,肝圆韧带脐静脉片及带蒂胃壁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符合生理,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肝胆管结石病程中常合并肝胆管狭窄,其病变复杂,处理棘手,疗效欠佳。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必须同时有效地解除肝胆管狭窄方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目前应用较多的有胆肠 Roux-en-Y 吻合、空肠浆肌瓣修复等多种自体生物瓣修复方式,尚存在再狭窄、返流性胆管炎、操作复杂等缺点。为此,本研究设计利用旋覆式带蒂胆囊瓣拼补肝总管成形术来纠治肝门部胆管狭窄,自1994年1月以来应用于15例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狭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1例多发性复杂胆管结石在采用肝门部胆管切开取石胆肠Roux-Y吻合术的基础上,对局限于肝段的肝内胆管结石行肝总结切除术。其中行ⅡⅢ肝段切除18例,行Ⅵ肝段切除3例,行胆管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1例,行左右肝管汇合部切开+原位整形盆状胆肠吻合术8例,左/右肝管残端及肝总管与空肠行双口Roux=Y吻合术2例。结果:21例均痊愈,无死亡,随访1年以上16例,疗效优良率15/16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4年3月开始行人工乳头式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8例重建胆道,预防返流性胆管炎,随访5年以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2岁。首次手术7例,再次手术21例。28例均为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其中16例合并胆管狭窄。狭窄部位:胆总管下段狭窄4例,肝总管狭窄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狭窄6例,左肝管3例,右肝管1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8例肝胆管结石中并存尾支结石48例,其中有肝门胆管狭窄34例,肝外胆管狭窄4例,肝门及肝外胆管无狭窄仅有结石梗阻1O例。本文观察了32例尾支胆管开口,按开口的数目与分布将其分成4型,其中30例(94%)开口于肝门胆管。观测了19例尾支胆管与肝总管角度,发现右尾支与肝总管角度较左尾支与肝总管角度小。讨论了尾支胆管结石的病因,并指出结石的形成与尾支胆管解剖特点有关。由于尾支结石可产生与肝胆管结石同样的病理改变,且常与肝门胆管狭窄及肝胆管结石并存,治疗上除应贯彻去除病灶、解除梗阻和畅通引流的胆石病治疗原则外,还应根据尾支胆管及尾叶肝脏病损的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方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自1982年1月至1985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良性和恶性高位胆管狭窄12例,用切除肝方叶的方法显露高位胆管至二级肝管分支,扩大了手术机会,提高了手术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临床资料见表。高位胆管广泛狭窄伴肝胆管结石9例,其中6例为再次胆道手术。肝门部胆管癌3例,其中例1因原发性胆管结石术后2年,再发胆道  相似文献   

16.
良性或恶性病变导致的肝总管或肝管分叉处狭窄由于距离肝脏很近,辨认及分离非常困难,胆道再建难于完成.作者曾报道采用手术放置经肝胆道内支架加肝管—空肠吻合术的方法治疗这类疾病.术前经皮穿刺向肝管内插入Ring导管,有助于术中分离肝外胆管及胆道再建.本文报道了55例经该手术治疗的近侧胆道狭窄的病人,术前均行经皮胆管插管.25例系近端胆道肿瘤,19例系硬化性胆管炎,11例系良性胆管狭窄.各例均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之上的肝内胆管结石,可累及肝脏某一个或多个相邻肝段、肝叶、甚至全肝,通常合并存在胆管狭窄、汇合异常或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治疗困难的良性疾病,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者。虽然高位胆管切开取石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但往往难以取净结石,且术后结石复发率高。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有助于取净结石、同时一并去除病变的胆管及肝组织,具有结石残留率低、复发率低的突出优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肝切除是肝胆管结石最为彻底的治疗方式,对有适应证的病人应积极采用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1986年4月至12月,对7例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设计了经腹肝内胆管引流术,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44~67岁,平均53.5岁。诊断肝门部胆管癌3例(其中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此2例中1例肝内多处转移),胰腺癌肝门转移2例,胆总管、肝总管及胆囊管汇合部癌1例(PTCD术  相似文献   

19.
围肝门外科与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肝胆外科手术中 ,技术上难点是在于对肝门部的处理 ,不论其是胆道疾病本身或是肝门部的组织结构 ,以及构成肝门的肝脏疾病的手术 ,常常成为手术处理中的关键点 ,也是手术并发症最常发生的部位 ,因而是肝胆外科中的关键部位。此处所说的肝门 ,通常是指第一肝门而言 ,除非另加以说明。肝门部胆管病变如肝门部胆管炎症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肝门部胆管癌 ,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 ,常影响肝管汇合部和其上方的肝管 ,还有胆道的再次手术问题 ,常常亦是由于对肝门部胆管的病变处理得不够充分。因而有必要将肝门部作为肝…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难治性常见病 ,其手术治疗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科 1987年至 1992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4 4例 ,随访 2至 6年 ,效果较好 ,现就其术前定位诊断及术式选择的体会报告于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 4例 ,男 9例 ,女 35例 ;年龄 18至 70岁 ,平均 4 8岁 ,有胆道手术史者 11例 ,其中 9例一次手术史 ,2例二次手术史。全部病例经 BUS检查均有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及肝胆管扩张。其中 4 0例术前作了PTC,3例带 T管者行 T管胆道造影。手术证实胆管狭窄 88处 ,合并结石部位 4 6处 (肝外胆管结石未计在内 )。胆管狭部位 :汇合部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