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生态系统的分类,分别计算了山东省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山东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上述各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之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2.64~345.01亿m^3。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保证率均小于50%,生态环境用水无法得到保证,且丰枯年份之间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冯宇 《四川环境》2010,29(4):68-71
以流经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府河、南河及沙河"三河"为研究对象,在成都市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背景下,从满足河流水质要求出发,对"三河"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三河"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三河"流量还不能达到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所需的生态环境用水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成都市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过程中河流水质改善及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崂山水库上游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089.78×104m3,其中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92.7×104m3,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1.95×104m3,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为5.13×104m3.崂山水库上游区生产生活用水总量为63.67×104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2.7×104m3,说明从全年来看该区域生态环境需水能够得到基本满足.但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于丰水期,枯水期的生态环境需水可能无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川西某山区小型引水式电站为例,选择水深和流速为生境参数,以华鲮为生态保护目标,计算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和对应的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并与Tennant法、代表年法的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生态水深0.12m对应的最小生态流量和Ten nant法的结果差异度为8.63%,较合理;生境参数标准值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在选择合适的参数和参数标准值的前提下,生态—水力学法适用于山区小型河流。  相似文献   

5.
将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为例,研究基于城市新区规划发展目标、确保水质达标情况下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是维持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需水,经预测,近期2020年为14.61亿m3/年、远期2030年为18.58亿m3/年。要保障如此大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必须采取控制发展规模、提高用水效率、节水降耗,加快污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标准,加快再生水和雨水综合利用,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实施"引青济岷"跨流域调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岷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确定维持流域生态平衡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测算方法。经测算,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占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6%~33%,越靠近源头,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越大。建议提高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将生态环境需水占比超过20%的茂县以上河段设为禁止开发区域,取消禁止开发区域内原规划的6级电站。同时在已建电站坝下和各县域出境断面设置生态流量监控断面,确保流域开发的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确定最小生态需水量,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德阳市范围内的绵远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针对水闸修建和污染较为严重的特点,利用蒙大拿法和最枯月平均径流法分别计算河道基础生态需水量为9221.13×10~4m~3,5203.44×10~4m~3,进行对比分析选用蒙大拿法计算的结果。河道蒸发量为518.9m~3,针对绵远河上修建5座水闸计算河流渗漏量为2891.03×10~4m~3,并计算河流自净需水量为14016.00×10~4m~3。得出绵远河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7425.03×10~4m~3。由计算结果可知,稀释污水消耗大量水资源,为了维持水生态健康必须重视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栖息地模拟方法原理及步骤,以姜射坝水电站减水段为例,应用栖息地模拟模型PHABSIM计算了重口裂腹鱼繁殖期适宜生境需水量。结果表明,该河段内重口裂腹鱼繁殖期适宜生态流量为40.6m3/s,其与水文学法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流量可以满足维持水生生物良好的生存条件的要求。指出当工程河段涉及珍稀鱼类关键生境时,采用栖息地模拟法确定受影响河段的生态需水量,可以更好地保护珍稀鱼类关键生境。研究结果可为已建电站减水河段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为拟建电站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南州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青海省海南州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湖泊水位下降和河流流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退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实际,在广泛收集和整理气候、水资源、草地资源等生态环境因子资料的基础上,对海南州的主要气候要素、地表径流、水资源、植被的演替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主要生态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海南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将人类需水量纳入了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而初步探讨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估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需水量及人类(生活和生产)需水量,得出当地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81×108m3,并提出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应根据现在和将来有效供水量和生态环境年需水量综合考虑,确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以维系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熊丙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38-439,452
初步分析了四川省水资源现状和四川省发展水电产业的优势.发展水电产业对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洪、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保障农业灌溉和城镇生活与工业用水、改善航运等具有重要作用,对鱼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12.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具有饮用水源、栖息地、水产品供给、人文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邛海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出现了面源污染严重、区域水质恶化、泥沙淤积、湿地萎缩、面积减少等环境问题,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本文针对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邛海生态环境保护以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实施生态调控、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环境中的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定国  廖激 《四川环境》1994,13(1):46-49
本文较系统地报道了四川省地面水环境(河,湖原水,过滤水,沉积物),土壤,大气降水及生物-鱼体中的含量及分布特点,得出四川省环境中的汞与国内外相比属于罗低水平,地面水环境中汞的含量及溶解态汞由川东南向川西北递减,土壤中汞的含量与土壤类型,成土母质,降水条件等相关,鱼类对河水中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大气降水是四川省环境中汞的来源之一。文章还研究了汞的水环境容量,指出汞是四川省水环境较为脆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四川省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四川省18个地级市生态质量评价和区划,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与直观化。评价结果与四川省生态质量实际状况相对比,表明了RBF网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为实现四川省生态质量的保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范龙  王彬洁  石锦  胡鑫 《四川环境》2021,(2):204-207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环境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2010~2019年四川省10年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6~8月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类型;成都市和广元市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区域;油类污染物和酸碱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类型;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四川的环境现状及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天开 《四川环境》2002,21(1):1-6,11
四川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总体在低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分析和研究四川面临的环境形势,采取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长江流域水污染规律看四川省水环境保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华 《四川环境》1997,16(4):39-43
用流域系统联系的观点,从长江流域水污染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四川省水环境保护在长江流域的地位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简要讨论四川水环境保护应采取的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18.
杨敏  帅震清 《四川环境》2009,28(1):105-109
本文通过分析、评估四川省冕宁县牦牛坪稀土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铅及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分析,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促使稀土企业建立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放射性防护的长效机制,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四川省稀土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川渝地区天然气钻井作业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天然气钻井作业特点、川渝地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在分析天然气钻井作业对川渝地区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影响及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川渝地区天然气钻井作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根据这些环境问题分别在钻井不同作业过程中给出了环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