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木黄酮对人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调控细胞周期的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人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系(H8细胞),应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获得抑制50%细胞生长所需药物浓度(IC50).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cyclin B1,CDK4,cdc2和p21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法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木黄酮对H8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木黄酮对H8细胞作用d5的IC50为55μM.木黄酮作用后使H8细胞阻滞于G2/M期.木黄酮作用3d后,开始显著下调H8细胞cdc2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其对H8细胞cyclin D1、cyclin B1、CDK4和p2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影响(P>0.05).结论:木黄酮可以抑制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其cdc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宫颈病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阶段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使宫颈癌成为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方法:对于有症状的病人及高危人群,根据临床规范诊疗程序,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检查方法通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组织学检查、宫颈锥切术,对于宫颈癌前病变CIN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使宫颈癌成为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结果:通过仔细筛选和系统检查,宫颈癌前病变CIN可以被识别,正确的治疗;结论:宫颈病变可以在CIN阶段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8 (CDK8)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观察CDK8在宫颈癌不同病变组织、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以及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的表达.结果:CDK8在正常组织、CIN工、CINⅡ、CINⅢ、宫颈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5.6%、73.0%、90.0%、98.2%,各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77.8%、83.3%、100.0%,各临床分期之间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8在宫颈癌不同分化程度中具有不同的阳性表达率,其中低分化、中分化以及高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87.5%、92.9%,不同宫颈癌分化程度的CDK8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K8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应用CDK8的表达去预测宫颈癌的病变以及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宫颈肿瘤细胞的黏附与黏附抑制作用。方法采取30例妇女宫颈脱落上皮细胞,与乳酸杆菌震荡培养1-3h、经革兰染色观察宫颈脱落上皮细胞上乳酸杆菌的黏附指数。取对数生长宫颈癌Hela细胞与乳酸杆菌共同培养1-72h,观察不同时间段宫颈癌细胞乳酸杆菌的黏附指数以及细胞活力变化。结果1)乳酸杆菌对宫颈脱落上皮细胞有很好的黏附作用:在培养2h黏附指数达高峰(活菌组39.44±2.5;灭活组85.1±2.9);灭活组黏附指数在共培养2、3h均明显高于活菌组(P〉0.01)。2)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的黏附作用开始随着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增加,两组黏附指数在共培养12h达高峰(活菌黏附指数为25.69±3.1;灭活菌黏附指数为90.49±2.6),之后逐渐降低。3)在共培养开始短时间内乳酸杆菌并不影响细胞活力;活菌组共培养12h、灭活组共培养24h宫颈癌细胞活力开始下降。结论乳酸杆菌能很好的黏附并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灭活乳酸杆菌对宫颈细胞以及宫颈癌细胞有着更好的黏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琦  叶学正  唐郢 《重庆医学》2006,35(5):427-42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官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3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105例和正常宫颈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S-P免疫组化法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检测,比较三者之间表达的差异,探讨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及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为阴性,随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发展,survivin表达阳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urvivin表达与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宫颈从癌前病变向宫颈癌演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基因表达可作为决定宫颈癌综合治疗和提示预后的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变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锦娣 《医学文选》2005,24(4):516-51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处理方法。方法用新柏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TCT)的l436例妇科患者宫颈分泌标本,探讨CIN的阳性率、CIN与HPV感染的关系及处理方法。结果受检者中CIN阳性136例,阳性率为9.5%;HPV阳性74例,阳性率5.2%,CIN分级与HPV感染呈正相关。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其级别与HPV感染之间有重要关系,TCT超薄细胞学检测对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的患者1 200例, 分为无柱状上皮异位组 (A组) 、轻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B组) 、中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C组) 和重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D组) 4组, 均行LCT检查和HC2检测.对任一项阳性者阴道镜下取活检后送病检.分别比较各组之间LCT、HC2结果、CIN及宫颈癌疾病构成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并分析年龄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关系.结果 从年龄分组来看, 各年龄组间宫颈有无糜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各年龄组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各组LCT、HC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CIN和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无必然的联系.不应该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作为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宋芳  吴玉梅 《医学综述》2014,(14):2622-2625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48例Va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均以阴道残端细胞学异常就诊。既往病史中,宫颈癌病史26例(54.17%),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史22例(45.83%)。共发现VaINⅠ17例(35.42%),VaINⅡ18例(37.50%),VaINⅢ13例(27.08%)。VaIN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者45例(93.75%),阴性者3例(6.25%)。VaIN发生于阴道上1/3的患者41例(85.42%),其他部位者7例(14.58%)。43例(89.58%)患者病变呈多灶性分布,5例(10.42%)呈局灶性分布。VaIN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汽化治疗31例、局部药物治疗13例、局部切除3例和腔内放疗1例。治疗后病变近期局部控制率为100%,4例(8.33%)VaINⅢ患者复发,再次激光治疗后病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断困难,最常发生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常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病变多位于阴道上1/3,呈多灶性分布。激光治疗及局部用药均可有效控制VaIN,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由于VaIN的易复发性,需进行长期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bd-2、Ki-67和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栓测bd-2、Ki-67和bax蛋白在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55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送情况.结果 Ki-67、bcl-2和bax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56.4%和16.49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阳性率分别为42.6%、33.8%和36.8%,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7%、14.5%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一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Ki-67和bcl-2蛋白可能参与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方法有,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人乳头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查、活体组织学检查、基因诊断等.综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探讨可能出现的漏诊、误诊,选择适当的方法做出正确的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单独或联合顺铂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顺铂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的表达。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对HeLa细胞生长影响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 000 g.L-1,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黄芪注射液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HeLa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黄芪注射液组和顺铂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顺铂组Bax、p53蛋白的表达量最高,Bcl-2蛋白的表达量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HeLa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协同顺铂增强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p53、Bax蛋白的表达、减弱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睡眠-觉醒的神经调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睡眠-觉醒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多中枢的生理过程,具有复杂的神经调节机制。促进觉醒的系统大部分起源于一系列明确的细胞群,并且这些细胞群与各自明确的神经递质相关联。促进睡眠的系统主要与大脑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有关,脑中不同部位的GABA神经元共同起到了促进睡眠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睡眠 觉醒的神经调节机制以及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线索,本文对促进觉醒的系统和促进睡眠的系统的功能及其有关的神经递质进行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近期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周义乾  刘玉林  刘清珍  李金兰 《医学争鸣》1999,20(10):S057-S059
目的:探讨黄芪液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痨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1次/d静脉滴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空血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以痰涂片及治疗前后胸一改变考核疗效。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3,CD4显著升高,CD8变化不大,肺部病灶吸收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宋大萍  赵涌 《四川医学》2011,32(9):1336-1338
目的建立HPV-16阳性的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胞膜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寻找特征性的差异蛋白点。方法提取两种细胞胞膜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imensr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建立电泳图谱,然后筛选出差异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S)分析,鉴定出蛋白质。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胞膜蛋白2-DE图谱,并分析找出了13个的差异蛋白点,对其中3个显著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和初步鉴定。结论建立了H8和Caski细胞胞膜蛋白2DE图谱,并初步发现LRC8D、EDAR、MTX1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细胞胞膜中存在差异表达,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及癌变机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HPV-16阳性的H8细胞株(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和Caski细胞株(宫颈癌细胞)胞浆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寻找与宫颈癌相关的特异性差异蛋白质.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imensr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MS)以及SWISS-PROT数据库,对H8和Caski细胞胞浆蛋白进行比较,找出差异蛋白质.结果:通过对宫颈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胞浆蛋白2-DE图谱比较和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6个差异蛋白,它们分别为STK3、TRAF5、SLOOP、IKKb、CDK6、TAF2,其中S100P、IKKb、CDK6、TAF2、TRAF5这5种蛋白质在宫颈癌细胞胞浆中高表达,STK3蛋白质在宫颈癌细胞胞浆中表达缺失.结论:初步发现STK3、TRAF5、SLOOP、IKKb、CDK6、TAF2蛋白质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细胞胞浆中存在差异表达,通过对其功能的了解研究为宫颈癌前病变向癌转变机制的探讨、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寻找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株HEC-1B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HEC-1B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不处理)、pcDNA3.1-NC 组(转染 pcDNA3.1-NC)、pcDNA3.1 CYR61组(转染 pcDNA3.1 CYR61)、pcDNA3.1 CYR61+ LiCl(Wnt/β-catenin 通路激活剂)组(转染 pcDNA3.1 CYR61,并加入 LiCl 使其终浓度为 60 mmol/L)。转染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占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β-catenin、Caspase-3、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 CYR61组CYR61、β-catenin、Caspase-3、Cyclin D1 蛋白相对表达量、G0/G1期占比升高(P <0.05),S、G2/M 期占比降低(P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鬼臼毒素纳米脂质载体(POD-NLC)的体外对HPV感染的永生化人宫颈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POD-NLC,分别应用扫描电镜、粒径仪、高效液相法等方法研究其表征,并观察其稳定性。分别以不同浓度(0.0001~1μg/ml)的POD-NLC和鬼臼毒素(POD)处理H8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制备的POD-NLC扫描电镜下呈球形,有较好的稳定性,粒径为(85.6±10.25)nm,电位为(26.2±4.1)mV,包封率为(88.56±3.1)%;◆POD-NLC能较强地抑制H8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OD-NLC和POD作用72h对H8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5.8%、65.6%,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5、0.13μg/ml;空白NLC对H8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浓度为0.01μg/ml的POD-NLC和POD分别处理H8细胞48h后,H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8.30±4.28)%和(59.95±3.26)%;荧光显微镜观察,均出现了核固缩、染色质高度凝聚、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OD-NLC组和POD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与POD相比,POD-NLC对H8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效果,可使细胞阻滞于G2/M期,显示出良好的抗宫颈HPV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丽  张珍祥  徐永健 《医学争鸣》2005,26(19):1754-1757
目的: 研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气道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MTT法研究CSE对气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气道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气道上皮细胞FIP200 mRNA和蛋白表达,以免疫共沉淀检测FIP200与局灶粘着斑激酶(FAK)连接状况. 结果: CSE干预的气道上皮细胞MTT吸光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G1期细胞增多,S和G2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FIP200 mRNA, FIP200的表达水平以及FIP200与FAK的连接均显著增高(P<0.01),且随CSE干预时间和CSE浓度而增大;气道上皮细胞FIP200表达水平和FIP200与FAK连接的增高均与G1期细胞增多呈正相关(P<0.01),与S和G2期细胞减少呈负相关(P<0.01). 结论: CSE显著抑制气道上皮细胞的增殖,FIP200的高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与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株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进行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bFGF (0.01、0.10、1.00、10.00及100.00μg/ L) )共同培养24、48、72 h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分析bFGF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bFGF浓度为0.1μg/L、1.00μg/ L、10.0μg/ L、100.00μg/ L时,对HLEC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μg/ L作用24h増殖率最大112.78%,作用强度呈浓度时间依赖性; bFGF促进HLEC细胞周期发生变化,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说明bFGF通过促进HLEC细胞越过G1期限止点进入增殖状态.结论 bFGF可促进HLEC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是HLECs强有力的促增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