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植筋技术是混凝土结构改造和加固过程中常用的钢筋后锚固技术,植筋锚固长度是保证后锚固钢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结构改造过程中,后锚固钢筋的植筋锚固长度经常受到原有结构构件的尺寸限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探讨了结构工程师在处理基材尺寸受限情况下处理植筋锚固长度的方式,并指明其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该技术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着重对比中、美两国在使用后锚固技术固定结构构件或非结构构件过程中的异同,特别是需要考虑抗震设防要求,即地震力作用下,后锚固产品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对比中、美两国的规范,旨在明确抗震适用、开裂混凝土适用等概念,剖析两国规范的异同背后的原因,有利于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选用合适产品,提高后锚固应用中的抗震安全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厂家植筋胶说明书以及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和2005年3月1日批准执行的《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等资料进场对此。提出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植筋深度进行和专业化资质队伍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剪力墙结构中混凝土-钢板组合连梁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的钢板锚固长度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钢板组合连梁结构中,钢板锚固长度对连梁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当锚固长度较小时,由于钢板锚固破坏而拔出,连梁未能在剪力墙中起到有效的耗能构件的作用;锚固长度较大时,不仅经济性差,也会给剪力墙中钢筋施工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钢板组合连梁中的钢板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最小锚固长度,防止连梁首先发生锚固破坏。  相似文献   

5.
重庆嘉悦大桥桥塔采用内置式钢锚的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形式,最大设计索力达1100kN。通过对该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足尺(1:1)模型试验,结合空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对该钢-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的受力行为和传力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些结论。试验结果对重庆嘉悦大桥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缪飞 《江苏建筑》2014,(2):62-64
介绍了新近颁布实施的《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的现场锚固承载力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分析了新旧规范的差异,以利于大家对新规范的理解与执行,从而提高工程现场检测的水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近颁布实施的《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的现场锚固承载力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分析了新旧规范的差异,以利于大家对新规范的理解与执行,从而提高工程现场检测的水准。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有机、无机材料锚固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二者的优缺点比较,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的编制的条件下,表明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将在今后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混凝土结构受剪状态下对后锚固群锚系统承载力进行分析,阐述了后锚固锚栓受剪连接破坏形式,进行了混凝土结构群锚系统抗剪承载力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有限元分析值及相关规范与技术手册推荐公式值,提出了进行后锚固群锚系统抗剪极限承载能力设计的若干建议,为群锚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霍艳华  熊进刚 《混凝土》2011,(6):136-139
基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关于普通预埋钢筋和植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分析了预埋钢筋和植筋锚固原理、破坏形态和影响因素,对预埋钢筋和植筋的锚固长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植筋锚固长度总体低于预埋锚固长度,植筋锚固长度是预埋锚固长度的60%~80%.<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给出的一般构件植筋锚固...  相似文献   

11.
成勃  赵强  崔珑 《建筑技术》2012,43(7):585-58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建筑工程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 271—2012),该规程共分6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要求、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该规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了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多项设计施工新技术,对我国相关建筑技术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裴珏 《山西建筑》2010,36(17):340-341
基于有限元结构分析,介绍了安徽省合肥—黄山二级公路东大桥采用的套拱法加固技术方案、施工程序及方法,运营期的桥梁健康观测表明,该方法加固效果良好,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木工程中的哲理和混凝土工程技术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哲学的观点,矛盾无处不在,处处都存在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运用哲学的武器,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存在于工程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对立的统一。欲使试验室试验结果能正确评价混凝土的性能,水泥的生产能真正为混凝土服务,就必须从整体论出发,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认识和主动运用这种规律,才能推动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规范和标准永远滞后于科学技术,要以发展的观点,整体地认识和执行各种标准,为标准,规范的不断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木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玲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08-110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三驱动"法、开设更多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选修课、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措施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规程《门式刚架轻型房屋结构技术规程》和《冷弯薄壁型钢技术规范》(GB50018-2002),采用遗传算法对单跨和两跨连续檩条的截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常见荷载和柱距条件下,对其用钢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工程设计人员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性能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活性粉末混凝土 (RPC)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耐久性良好的新型混凝土。本文系统地介绍它的研究概况、配制原理、原材料选择、技术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鹏 《山西建筑》2007,33(32):73-74
运用ANSYS程序对某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建模、模态分析、风荷载分析及地震分析,解决了时程分析中阻尼计算和自重施加问题,对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卢凯明 《城市建筑》2013,(10):237-238
在城镇道路施工中常遇到路基沉降问题,其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具体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必须根据工程的现场实际来确定,本人结合工程实例,就注浆加固处理技术的应用加以阐述,以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地基基础工程科学发展五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的地基基础工程科学五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展是旧中国无法相比的,作者回顾了我国五十年来地基基础科学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在特殊土地基、高层建筑箱筏基础、桩基础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贡献。提出了土力学理论、深基坑开挖、地下空间的利用等方面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