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震  雷燕  胡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50-265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FPG的关系。结果 B组HbA1c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FPG(13.58±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空腹血糖水平(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829例糖尿病患者FPG与HbA1c同时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642例的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糖尿病组FPG及HbA1c分别为(8.71±4.04)mmol/L和(7.83±1.91)%,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51±2.42)mmol/L和(6.55±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FPG与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7 7和0.841 7。结论 HbA1c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通过FPG与HbA1c的联合检测,可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依据,同时协助对健康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在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监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DM)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67例临床确诊的2型DM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GSP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型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正相关.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DM组FPG、2hPG、HbA1c及GSP等4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水平与FPG、2hPG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 FPG、2hPG、HbA1c及GS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2型DM的早期诊断,对控制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DM的预后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其他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HbA1c与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HbA1c与FPG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的HbA1c、FPG、TG、TC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中HbA1c水平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1c、FPG及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于通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90例,同期来通城县人民医院接受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同时对不同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2DM患者FPG、HbA1c和血清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此外,血清CA19-9阳性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清CA19-9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与血清CA19-9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此外,联合FPG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糖化血清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4例纳入糖尿病组,并选取238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A、HbA1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二者对糖尿病的诊断性能。结果糖尿病组的OGTT、GA、HbA1c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HbA1c与空腹血糖(FPG)、2h血糖均呈正相关(r=0.516、0.427,P0.05);GA与FPG、2h血糖呈正相关(r=0.527、0.449,P0.05);FPG与2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462,P0.05);HbA1c与GA呈显著正相关(r=0.884,P0.05)。GA敏感度(85%)高于HbA1c敏感度(76%);HbA1c特异度(83%)高于GA特异度(75%)。GA、HbA1c与OGTT联合作ROC曲线,GA和HbA1c敏感度、特异度和预测概率分别为76%、72%、78%,71%、77%、81%;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预测概率分别为77%、77%、76%。结论 GA和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超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病例组。其中对照组207例,病例组93例。抽取所有患者肘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留血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日本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HbA1c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FPG、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F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分别为80.56%、90.36%、93.64%。HbA1c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分别为85.67%、96.25%、96.70%。HbA1c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视网膜病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发展及血糖水平升高,控制HbA1c能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FM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8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健康者6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采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法检测FMN,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采用CHOD-POD法检测TC,采用直接法-表面活性剂清除法检测LDL-C。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均明显升高;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DL-C和TC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PG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435 2,P0.05),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18 9,P0.05);HbA1c水平与FMN水平呈正相关(r=0.457 3,P0.01)。结论血清FMN、HbA1c和FPG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该院25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血糖控制一般亚组及血糖控制差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HbA1c、CA199、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PG、HbA1c、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差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亚组及控制一般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差亚组及血糖控制一般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FPG、HbA1c均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3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HbA1c与CA199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其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及健康人各60例,测定血浆MBL、空腹血糖(FPG)和HbA1c水平,观察MBL水平变化及与FPG、HbA1c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血浆MBL、FPG、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MBL水平与HbA1c呈明显正相关(r=0.257,P=0.047)。结论 MBL在T2DM患者血浆中明显增高,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病过程,检测MBL对T2DM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研究联合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果糖胺(FMN)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住院接受治疗前后的FPG、FMN和HbA1c进行测定,并与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FPG、FMN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PG、FMN及HbA1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FPG、FMN及HbA1c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判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将D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轻微受损组、明显受损组;检测并比较各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和HbA1c水平.结果 肾功能轻微受损组和明显受损组Cys C和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明显受损组Cys C和HbA1c水平均高于轻微受损组(P<0.05).结论 HbA1c和Cys C联合检测可用于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对象排除血尿酸(Su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检测异常及尿蛋白阳性患者,共收集205例T2DM患者(T2DM组)及9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入选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CysC、β_2-MG和U-mAlb水平检测,并将T2DM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较差组、血糖控制一般组、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各组间β_2-MG、CysC、U-mAlb的差异。结果 T2DM组HbA1c、β_2-MG、CysC及U-mAlb分别为(9.52±2.96)%、(3.06±1.31)mg/L、(1.32±0.83)mg/L、(31.35±30.46)mg/L,对照组分别为(5.01±0.95)%、(0.98±0.22)mg/L、(0.95±0.18)mg/L、(10.45±1.88)mg/L;T2DM组HbA1c、β_2-MG、CysC及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一般组、血糖控制较差组β_2-MG、CysC、U-mAlb水平及其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 CysC、β_2-MG、U-mAlb可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检测对Ⅱ型糖尿病(DM)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临床确诊的2型DM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PG)、HbA1c、GSP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Ⅱ型DM组FPG、HbA1c及GSP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的HbA1c、GSP与FPG呈显著正相关。经过治疗后FPG下降明显,且GSP和HbA1c水平在不同的治疗周期后与FPG、水平能够很好的提示降糖治疗的效果。[结论]FPG、HbA1c及GS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Ⅱ型DM的早期诊断,对控制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DM的预后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c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糖化清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ny,DR)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截点。方法将500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依据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on-DR,NDR)215例、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ackgroundDR,BDR)183例以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DR,PDR)102例,同时选择1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2hblood glucose,2hPG)、HbA1c和G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GA,HbA1c与DR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GA及HbA1c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NDR组、BDR组及PDR组各检测指标水平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36~11.348,均P0.05)。患者组GA,HbA1c与FPG,2hPG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4,0.782,0.691,0.782,均P0.05);GA,HbA1c诊断DR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2和0.856,GA的AUC较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和HbA1c能反映DR的严重程度;GA和HbA1c诊断DR的最佳截点约为19.25%和8.05%;GA在DR的诊断效能上高于HbA1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2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18例为对照组,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观察组FPG和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HbA1c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DM初筛患者535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水平。根据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NGT组和IGR组并称为非糖尿病组(non-DM)。用ROC曲线分析HbA1c、空腹血糖(FPG)诊断DM及IGR的能力。 结果:DM组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HbA1c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1);上述指标IGR组亦显著高于NGT组(P均<0.01)。DM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P<0.01)。HbA1c 的cut off值为6.1%时,诊断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9,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78.4%,与7.0 mmol/L FPG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2者联合应用显著提高诊断能力,AUCROC=0.88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8.0%。以HbA1c 5.7%为cut-off值,诊断IGR(AUCV=0.66)能力显著低于FPG(AUCROC=0.787),P<0.01。 结论:HbA1c的cut off值为6.1%时可用于诊断DM,与7.0 mmol/L FPG 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但5.7% HbA1c对IGR的筛查能力较弱,不及5.6 mmol/L FPG。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91-2693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T2DM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b A1c与FPG、2h PG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T2DM组Hb A1c、FPG、2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 A1c水平与FPG、2h PG、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69,0.57,0.62,P0.05)。与血糖检测相比,血Hb A1c水平与FPG和2h PG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对2型糖尿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检测对精神病并发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老年科及综合科107例精神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110例非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纳入疾病对照组,100例职工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及抗凝全血标本,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FPG、OGTT 2 h血糖,采用液相色谱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1c水平,比较3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水平,并分析观察组各项指标相关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FPG、OGTT 2 h血糖、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FP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5);OGTT 2 h血糖水平与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5)。HbA1c>8%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bA1c≤8%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OGTT和HbA1c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精神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且对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