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对比法在观测读数上的运用  为了确保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要求值班员读数后注意复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第一遍读数错了,复读又出现读错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测报工作总结认为复读时注意进行对比是避免复读错的一种有效办法。例如:干球温度读数与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读数对比,两者相差一般在0.2℃左右;干球温度读数与温度自记值进行对比,两者的差值是否反常,差值过大,可以判断读数可能有问题;地面温度表之间的读数也可以进行对比。08时观测0cm地温读数与地面最低温度读数对比,或与对应的酒精柱读数进行对比;14…  相似文献   

2.
在1981年10月9日14时观测时,发现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比地面0cm温度表偏高0.3℃;15时时读数竟相差1.0℃,两支温度表出现徧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除两支表安置不可能绝对一致,会发生差异外,由于该日上午9时后松过土,地温场在雨后泥土潮湿的情况下松土,由于土壤  相似文献   

3.
在 0 8时地温观测时 ,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和 0cm之间的误差达 0 .5~ 1.0℃时 ,是否更换地面最低温度表 ?发现这种情况 ,首先应检查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是否中断。如果该表一切正常 ,又处在鉴定期内 ,且误差比较恒定 ,则不需更换。原因有二 :①《规范》要求 ,只有百叶箱最低温度表在每月的 1~ 15日或更换新表时 ,才和干球进行对比观测 ,其误差是否超过0 .5℃ ,是检验百叶箱最低温度表能否继续使用的一个标准。此规定不适用于地面最低温度表 ,即地面最低温度表不必和0cm进行对比观测 ,0 .5℃不是检验地面最低表可否使用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旭 《气象》1991,17(1):49-49
有些观测员在高温季节。没有注意地面观测规范中已指出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毛细管内一部份酒精被蒸发后凝结于管顶”的问题。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照常观测读数,使地面最低温度记录产生误差。 据观察,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部凡有一  相似文献   

5.
李发军 《四川气象》2002,22(3):28-29
从众多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来看,发现了很多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记录和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记录,分别比下午和上午地面0cm的值偏低和偏高许多,或者下午(上午)地面0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读数相差较大的异常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08时地温观测时,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和0 cm之间的误差达0.5~1.0℃时,是否更换地面最低温度表? 发现这种情况,首先应检查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是否中断.  相似文献   

7.
从众多的地面温度观测记录来看,发现了很多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记录和地面最低温度表的记录,分别比下午和上午地面0cm的值偏低和偏高许多,或者下午(上午)地面0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读数相差较大的异常情况.以下就对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8.
大风天百叶箱及温度表架因风的作用而震动 ,有时会出现最低温度表游标位移 ,从而使日最低温度出现缺测。因此在刚刮大风或发现风速比较大时 ,观测员应增加一次最低温度表读数 ,记入值班日记中。同时将最低温度表加固 ,以避免大风吹动温度表身。在定时观测最低温度后 ,要和值班日记中记录的最低温度数据一并与温度自记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如判断最低温度出现在大风前 ,则应将值班日记中记录的最低温度读数作为正式记录 ;如最低温度出现在大风过程中 ,且酒精柱已发生位移 ,则应从温度自记纸上挑取日最低温度 ,并进行器差订正 ,然后在备注栏注明…  相似文献   

9.
大气探测     
大气探测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偏低原因天气晴朗时,常出现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低于地面温度表14h读数。众所周知,地面最高温度表每日20h观测后要做示度调整。由于每日都要拿动,致使其接触的土壤比地面温度表疏松。疏松的土壤空气相对增多,热容量增大,导热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伍端平 《气象》1975,1(5):7-7
《规范》规定,地面最低温度表在夏季因暴晒,容易失效,要求在08时观测后及时收回,20时观测前放回。我们体会:地面最低温度表比百叶箱内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容易中断,主要是由于地面温度变化剧烈。因此,即使不是在夏季,只要白天温度变化幅度大且很剧烈,地面温度会超过15℃时,就应收回最低温度表,以  相似文献   

11.
李传兵 《气象》1998,24(8):56-56
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偏低的原因在本站的观测记录中(其它站也有类似现象)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常常低于地面温度表14时的读数。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往往认为是温度表安装不当造成的。事实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观察实验,我认为:两支温度表水银球部构造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丛胜滋 《气象》1975,1(3):32-32
在本站和其他一些台站的观测记录中,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常常低于地面温度表14时的读数。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造成这种反常的原因,通常认为不外乎是温度表安装方面的问题。应该说,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是造成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低于地面温度表的一个原因,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我们曾做了这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13.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 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 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4.
杜香 《气象》1977,3(11):29-29
在每次观测前巡视仪器时,先读一次干球温度表读数,做到事前胸中有数,在进行观测温度后还要复读一遍,比较一下是否有误。然后与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读数比较是否相差过大。最后与温度计读数进行比较。经过如此两读、两比,可以杜绝干球温度表读数的1℃和5℃差。  相似文献   

15.
地面温度测定的是地表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冬季有积雪时测定的是雪面与空气交界面的温度。在观测工作中,发现冬季地温场有积雪时,14时观测地温有时会出现0cm温度表读数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差值较大的现象。经反复观测,发现是由于地面温度表经过太阳直射,感应部分的积雪融化,与地面脱离,造成0 cm温度表与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均迅速上升。观测前30分钟巡视仪器时,因发现温度表下陷雪内,便重新埋放,使0cm温度表感应部分与雪面重新接触,温度迅速下降,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则不会下降,这就造成了上述情况。 建议在冬季有积…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地面最高温度表读数20时低于14时?为了避免地面最高温度误读,从前几年开始,我站就自行规定,14时观测完0cm地温后,对地面最高表进行读数,但不作为正式记录,只写在栏外作20时观测时的参考值、近两年来,我们发现,20时地面最高表读数低于14时最...  相似文献   

17.
地温场内安置着地面三支温度表,在日常观测中发现每次对地温场地进行耙松平整后,地面最高温度表的读数要比前几天都高。有几次偏高还比较多,而前后时间的气象要素却是差不多的,如去年6月25日和9月2日进行松土前后的记录就有明显差异,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王世赞 《气象》1978,4(11):9-9
温度表读数要避免视差,这对观测员来说,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不是所有温度表的读数视差都一样呢?由于温度表的结构不同,读数视差是不一样的。套管型温度表,它的刻度是在水银柱(或酒精柱)的后面底板上,观测温度时,视线先通过水银柱才看到刻度。所以读数视差是眼睛位置偏高,读数偏低;眼睛位置偏低,读数偏高。而对于棒状温度表来讲,因为它的  相似文献   

19.
观测随谈     
某站,某日夜里降冰雹,打碎了0厘米温度表,因夜间不守班,值班员8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时,由于粗心大意也未注意到,至观测时才发现它已经损坏,这时只好读取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作为0厘米记录。对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能否可以代替0厘米记录?争议很大,开始该站认为:根据〈规范〉第十八章中有关定时观测记录缺测的规定,该定时记录作缺测处理,有关栏内记“——”。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现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由于酒精受热后易于蒸发,因此规范规定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为了防止地面最低温度表失效,应在早上温度上升后观测一次地面最低温度,随后将表收回立放在室内或荫蔽处.据了解,目前多数台站收回的最低温度表没有立放在室内,而是在地温场旁边专门埋设了一个不透明的硬塑料套管,把收起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立放在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