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展望21世纪,世界炼油工业将面临原油资源、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环境法规带来的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使本已微利的炼油生产负担日益沉重。中国的炼油企业要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动态     
我国炼油石化催化技术近期进展炼油和石油化工工艺 90 %以上是催化反应过程 ,催化剂技术是石化工业的核心技术 ,目前在炼油和石化装置上使用的催化剂有近 90 %已立足于国内开发生产。近期 ,我国炼油石化催化和催化剂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 1)炼油催化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石油大学 (华东 )研究开发成功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年加工能力 10 0kt催化装置工业试验显示 ,该项工艺技术可使装置处理能力提高 30 %~ 4 0 % ,轻油收率提高 3个百分点以上 ,液体产品收率提高 2~ 3个百分点 ,干气和焦炭产率明显降低 ,汽油烯烃含量降低 2 0个百分…  相似文献   

3.
欧洲的炼油工业正在经历剧烈的动荡,炼厂的联合和关闭不断发生。本文回顾了欧洲炼油工业的发展史,并以美国为对比,分析其产品及消费结构,讨论了商业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对欧洲炼厂的发展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11年NPRA年会报道的立法和经济因素对美国炼油工业发展的影响和主流炼油技术的进展,包括炼油工业面临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问题、催化裂化技术和生产、加氢和制氢技术、可再生燃料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相关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使炼油工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推动了炼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低碳经济下中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提出看法和建议。在低碳经济形势下,面对原油资源劣质化、产品清洁化、低能耗和低排放、替代燃料争夺市场空间等挑战,我国炼油工业应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坚持炼化一体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技术创新,为炼油工业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消费者提供清洁的高品质燃油产品;加大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促进炼油信息系统的集中、集成和深化应用;加强与替代燃料的结合,实现资源多元化及产品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2日,UOP公司的Orchard先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第八届全球炼制峰会上表示,为了应对汽油需求量的减少,增加炼油利润,欧洲的FCC装置应将重点转移到丙烯和柴油的生产上。UOP公司正在开发的技术能够帮助FCC装置在将轻烯烃转化为柴油的同时生产更多的丙烯。由于欧洲的丙烯供应紧张,并且欧洲大陆上柴油的供应处于净短缺状态,因此,Orchard先生认为,对原来最有利于生产汽油的FCC装置进行重新配置以最大量生产丙烯和柴油是当地炼油企业提高炼油利润的一个最有吸  相似文献   

7.
<正>据美国《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年月日报道,原油价格下降对欧洲炼油商是一大利好,原料成本降低使得炼油业利润增加。伍德麦肯兹数据显示,2月份欧洲炼油业平均利润为3.80美元/桶,相比2014年2月亏损50美分/桶上升幅度较大。自3月9日开始的一周利润又攀升到5.60美元/桶。由于利润上升,今年一季度欧洲炼油商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0%,达到1201万桶/日。尽管最近利润上升,但该地区炼油产能依然过剩,预计到2020年约有150万桶/日的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对欧洲的炼油商而言是个幸福年,这一年欧洲炼厂的利润率,即将原油加工成油品的利润较2011年增加了70%。欧洲西北部炼油利润从2014年的每吨6.6美元,升至2015年一季度的每吨47.1美元。像道达尔、壳牌和BP这样的能源巨头,2015年前两个季度从炼油领域所获利润更多,这是由于汽油需求比原油需求更大。自2014年  相似文献   

9.
<正> 《精细石油化工》主要报道国内外以石油为基础和与石油有关的精细化工产品,诸如油田化学品、日用化工产品、纺织染整助剂、胶粘剂、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催化剂、合成材料助剂、炼油精细化学品,炼油、石油化工、化纤加工进程中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有关中间体等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展,新产品,新技术,新用途,工业技术成果,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市场动向等。本刊采用优先报道研究、开发成果和工业生产成果,以专辑为主、兼顾其它的编辑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现状,炼油厂加快向规模化演化,加工含硫原油和优化方案发展战略,对外合资进展,炼油版图现状与炼油产业结构升级状况。为适应加工原油重质化,高含硫等原料的需要,正在优化规模化经营、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布局,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增强炼油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炼油技术开发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分析了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炼油技术开发要围绕符合国情的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炼油与化工结合的炼油技术,适合现有炼油装置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加工成本的技术,渣油转化技术,煤制油,天然气制油技术,炼油厂智能化的技术,减少炼油厂烟尘排放的技术等7个方面开展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硫酸盐灰分不同的柴油发动机润滑油对装配DPF后处理系统的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润滑油CI-4和CJ-4对两套DPF系统进行耐久性测试、发动机稳态和瞬态排放测试。试验结果表明:DPF系统能大幅度降低PM、HC、CO的排放;高灰分的润滑油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DPF过滤效率升高,但是其在DPF系统的灰分沉积会造成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升高、DPF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概述了石油化工催化技术与化工新产品开发研究的新机遇,包括环保催化、能源生产与催化、廉价原料的利用、选择催化氧化和聚合物与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的选择合成;新型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催化领域中催化蒸馏与膜催化高新技术的进展以及均相络合催化的新进展;并阐述了对未来催化发展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世界及我国能源低碳化转型的趋势,分析了能源低碳化转型中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一是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性慎重进行炼化一体化和油转化项目的投资决策,加快淘汰落后炼油能力。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原油高效利用的炼制技术、清洁高效汽柴油生产技术、炼油过程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炼油厂构建技术、生物质炼制生产液体燃料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三是紧紧围绕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认真实施已有炼油企业原油利用高效化、炼油过程绿色低碳化、产出油品高效清洁化的技术改造。四是主动应对能源低碳化转型,积极发展氢能,重视发展生物基燃料。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前期石化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1世纪前期世界对乙烯以及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需求情况;详细地论述了石化工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预测到21世纪前期,天然气化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炼油-石油化工一体化的大型基地建成以及石化工业的资金、原料、市场全球化配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塔河减压渣油(简称塔河减渣)为原料,在实验室小型试验装置和中型连续试验装置上,对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催化临氢热转化加工塔河减渣的工艺操作条件及改质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高分散的油溶性催化剂,在高压釜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添加量、溶剂油添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助剂添加量对塔河减渣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的转化率和缩合率的影响,优化了操作参数。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塔河减渣催化临氢热转化中型试验,得到初馏点大于524 ℃组分的裂化率为85.2%,馏分油收率为80%,金属(Ni+V)和沥青质脱除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花 《石油化工》2003,32(5):443-447
综述了生物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发酵生产有机酸、生物法生产大宗化工产品以及生物技术在清洁燃料生产中应用等有代表性的新技术,简要论述如何发展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用于轻型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愈加严格的柴油车尾气排放标准,不但需要对柴油车的发动机技术进行改进,同时需要采用尾气后处理技术。在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中,氧化催化剂是当前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轻型柴油车的欧洲排放标准及尾气排放特点,综述了轻型柴油车氧化催化剂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炼化产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炼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思考:炼化整体产能仍在扩张,碳减排压力持续增加;炼化产业节能降碳难度不断增加,亟需强化碳减排技术创新与应用;“双碳”目标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创新驱动力需进一步增强。进而,针对炼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加强产能控制和产能优化的宏观调控,加快炼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加强关键核心和前瞻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低碳发展思路及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预计从2000年到2015年世界原油平均相对密度将从0.8628增加到0.8639,平均硫质量分数将从1.14%增加到1.25%;全球石油产品中柴油占比将从2010年的28%增加到2030年的34%;我国2015年1月1日将实施汽、柴油国Ⅳ标准,2018年将实施汽、柴油国Ⅴ标准.针对原油资源重质化、高硫化,柴油的高需求量及燃油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的趋势,强调发展渣油加氢裂化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应用现状,用实例对比了渣油加氢裂化装置与延迟焦化装置的轻质油收率及经济效益.分析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①在原料油加热炉、反应器内(器壁、内构件、下料管等)、高压换热器、减压分馏塔底部、减压分馏塔底换热器等部位的结焦或结垢;②装置不能长周期运行;③产品质量达不到现行相关标准要求.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程化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了发展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应做好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