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采用耳尖穴点刺出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取得较好疗效。1 治疗方法:选用耳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2~3滴,并配以针少商、商阳、关冲、天容、合谷、曲池等穴,用泻法,留针10~30min。2 典型病例:李某,男,34岁,1999年6月12日初诊。咽痛3天,发热2天。体检:T38.8℃,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度,表面有渗出物,血WBC10.8×109/L,N0.90,舌苔薄黄,脉滑数。诊断为急性渗出性扁桃体炎。证属外感风热,肺胃失和。治宜疏风解毒,清热利咽。取穴:双侧耳尖穴点刺放血,每侧3滴;针少商、商阳、合谷、曲池,用泻法,留针10min。次日复诊,针后热退,但咽部肿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合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片口服,同时肌注维生素B12,连用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井穴点刺放血,连续治疗3周.同时至阳穴予以埋针治疗,留针24h,连续用3周,主要观察两组皮损和疼痛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点刺放血合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门诊患者针刺:取穴大椎、肝俞双、胆俞双、华佗夹脊穴双、阳陵泉双、太冲双、阿是穴。侧卧位,常规消毒,点刺疱疹红晕处,点刺部位与疱疹之间距离0.1~1cm,深度2mm,呈椭圆形或马蹄形点刺出血,使周围皮肤有散在出血点,以针尖刺破疱疹,达到基底为度;必要时针刺部位挤出少许血液;疱疹病灶头尾两端适当深刺3mm,"截住"疱疹不再发展,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不需包扎,用泻法,留针30min,1次/d;拔罐:起针后腰背、大腿内侧、髋部等处用5号玻璃火罐于针刺点穴处拔罐;闪罐法拔5~10min,拔至穴位局部充血,留罐2~3min;大椎、肝俞、胆俞用专用抽气罐,拔出5~10m L血液;相应节段夹脊奇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旁开棘突0.5寸,呈45度夹角刺入,行捻转泻法,30min/次,隔日一次。连续治疗7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损、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拔罐7次为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59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针刺联合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盛灿若     
方名:面三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取穴:地仓、大迎、太阳. 功能: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主治: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后遗症期. 用法:面三针的取穴方法.面瘫1:地仓穴下1 寸,向颊车穴透刺,进针2.5 寸;面瘫2:大迎穴下1 寸,向颧髎穴透刺,进针2.5 寸;面瘫3:太阳穴下1 寸,透刺通过四白穴,进针1.5 寸.每天1 次,每次静留针30min,不用电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针刺,取阳明经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等穴,行透刺针法,3~5min/次,1次/2d。治疗组50例针刺联合电针,取太阳穴、地仓穴、水沟穴、承浆穴、攒竹穴、颧髂穴、阳白穴、下关穴、合谷穴,行平补平泻取针法,10min/次,1次/2d;电针取地仓穴、阳白穴、颧髂穴、下关穴,断续波,留针30min,1次/d。梅花针,不能蹙眉可用梅花针叩刺攒竹穴、阳白穴、头维穴、太阳穴,以皮肤微微出血或潮红止;口角歪斜、面肌运动,梅花针面部叩刺中沟、鼻唇沟、颧髎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颏唇沟,以皮肤微微出血或潮红止;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梅花针叩刺上下眼睑,上眼睑重扣10~20次,下眼睑轻扣10~20次,1次/d。穴位注射,梅花针扣刺后,取黯风穴,注射1m L维生素B12,1次/d;10次为1疗程,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7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疗程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电针、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刺血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探讨其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依次针刺二角明穴?中白穴,?腰部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后拔以火罐,天柱穴点刺放血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者5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刺血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从1983年至1986年,笔者以针刺拔火罐为主,治疗面瘫6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岁;以20~45岁居多;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45例,3个月者10例,半年至3年以上者5例;未接受过其它治疗的40例,20例已用其它方法治疗过。治疗方法 (一)针刺组:颊车、地仓、完骨、攒竹、太阳、四白、合谷、承浆等穴。(二)拔火罐组:以颊车、地仓、阳白、完骨等穴。(三)混合组:除针刺、拔火罐以外还有点刺(放血法)、叩刺(梅花针)、透穴、艾灸等法。(病程在3个月以上或出现后遗症者酌(?)选用针刺健侧,穴位同于患侧。操作方法:1.若病程在10天以内,为初针者,以患侧腧穴为主选2~3穴,初针针法要轻浅(要有针感),留针10~20分钟,起针后按拔罐组穴选好大、中、小号火罐,用闪火法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现将近年来针灸配合其它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体针结合其它疗法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李培宏治疗25例面瘫,①阳自、四白、太阳,②迎香、下关,③颊车、大迎,③地仓、牵正、翳风、阳陵泉,对侧合谷,取第4组穴位,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2、3组穴位轮流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治愈率44%,有效率52%,无效率4%,总有效率96%。赵吉平、朴彦政、王军。以针刺为主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风热型面瘫急性期。  相似文献   

10.
天枢(Tianshu)归经穴属足阳明胃经;又为大肠经的募穴。定位腹部,脐旁2寸处。取法仰卧,于脐中旁开两寸处取穴。刺法直刺0.8~1.2寸,可炙;点刺放血。主治1、急性肠炎用细三棱针点刺天枢后拔罐出血3~5毫升,每天放血1次,一般2~3次显效。也可用毫针直刺,泻法,多与大肠俞等穴相配。2、肠痉挛用拔罐放血法(穴位绘图晓辉)31~2次可愈,病程长久者5~7天即止。3、慢性结肠炎取本穴配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毫针刺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还应配合灸法,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也相应增加。4、腹泻、便秘多用毫针刺法,单用本穴疗效较小,常据症…  相似文献   

11.
<正> “太阳穴”为经外奇穴之一,具有疏解头风,清热明日的功效。如果直刺仅治疗头痛、目赤等症,点刺放血治疗因高热或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剧烈头痛。若对本穴透刺,则因透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不同,而针感的放散传导亦  相似文献   

12.
口唇动案     
马×× ,男 ,6 7岁。 1997年 7月 2 8日初诊。现病史 :患者素喜饮酒 ,嗜肥甘。近日口唇时痒麻动 ,不能自已。曾延医针治 ,尽取口唇部腧穴如水沟、地仓、承浆及合谷 ,收效甚微。观患者体胖 ,面赤多汗 ,双目炯炯 ,口中热臭 ,便秘 ,舌红 ,苔黄褐 ,脉滑有力。辨证 :阳明经热盛 ,拟清泻阳明实热。取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及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 ,三棱针点刺放血 ,每穴约放血 3ml,再以毫针刺水沟 ,进针后先分别向左右两侧探刺 ,较大幅度捻转数次 ,然后直刺留针 15分钟 ,出针后痒麻动消失 ,嘱其服牛黄清胃丸巩固疗效。按语 :素喜饮酒及嗜食肥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疱疹群间正常皮肤处阿是穴,并注意选择疱疹带两端之穴位,用三棱针点刺若干点;在点刺处拔罐、放血约2ml,留罐5-10min。结果:96例总有效率97.9%。提示:点刺拔罐放血,可去恶血,起到泻邪毒去瘀生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临床集锦     
<正> 治疗方法: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直刺0.5~1寸,取双侧,采取平补平泻,留针20min,隔5min行针一次,取针后每穴点刺放血3~5滴。 疗效:治疗152例,男53例,女99例,年龄10~62岁。经治疗后,痊愈138例,进步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7%。 体会: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主要为风邪为患,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因此针刺放血后溪穴,可以使痒止疹消。本疗法见效快,疗效短,取穴少,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15.
背俞穴放血治疗胆绞痛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绞痛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1998年以来在门诊急诊中采用背俞穴放血治疗本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胆绞痛患者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有胆囊炎病史者25例,胆石症病史者20例。1.2 治疗方法 取膈俞、肝俞、胆俞、脾俞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2~3次,深约0.1~O.3寸;随后用中号火罐以闪罐法拔罐,留罐10~12min,放血数毫升。2 结果 经治疗后,疼痛消失,一如常人,并在24h内无复发者为显  相似文献   

16.
地仓透刺治疗口腔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忆平 《中国针灸》2002,22(10):34-42
方法:主穴取地仓,单侧溃疡取患侧穴,双侧溃疡取双侧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1.5~3.0寸毫针,取15度角先由地仓向水沟透刺,得气后留针5分钟,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再由地仓透刺承浆,得气后留针5分钟,而后将针退至皮下;再由地仓透刺颊车,得气后留针10分钟.每日治疗1次.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出血起病迅猛,头痛明显,三棱针点刺放血操作简单,可缓解脑出血急性期头痛。附病案3则:第1例右侧丘脑出血12m L,西医常规治疗及连续三棱针点刺放血,入院第1、2、3d双侧内庭、解溪稍上部位向内庭、解溪部位推按,三棱针点刺法直刺4~5mm快进快出,点刺后反复挤压放血,1次/d,每穴挤出血液约8~10滴,病情好转,未出现病情加重。第2例右侧丘脑出血3m L,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急性期病情反复,治疗时间长,愈后较差;第3例左侧基底节出血12m L,西医常规治疗,入院第2d双颞侧头痛,双侧内庭、解溪、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1次(简单操作),病情不稳定,第3d脑干出血死亡。双侧内庭、解溪穴位点刺放血可缓解脑出血急性期头痛;连续实施,规范操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面瘫,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6岁,平均30.6岁;病程1天~4年。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取穴:阳白、四白、太阳、颧、地仓、颊车、合谷、太冲。初病宜用泻法,留针30min,针刺结束后,再用艾条灸各穴10min。推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者首先用一指禅推法,在患者前额、面部循面神经走向行推法;然后用指揉法揉患侧各针灸治疗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度;再用分推法、抹法在前额、眉中、迎香、人中、承浆、地仓处施术;而后在面部涂介质,用大鱼际平推,以透热为度。手法宜轻柔,操作时…  相似文献   

19.
<正> 临床资料 210例患者中,男性101例,女性10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6岁,以青壮年为多;病程最短4d,最长20年。 治疗方法 1.针刺透穴法,取穴翳风、颊车透地仓,下关透颧髎,承泣透地仓,阳白透鱼腰(以上均取患侧穴位),合谷(双)。用30号毫针,消毒后快速挟持进针,用平刺法透穴,得气后留针15min  相似文献   

20.
<正> 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6岁。治疗方法太冲、少商穴为主。手法:少商(双侧),以三棱针点刺5分深,放血3~5滴。太冲,以28号毫针直刺0.6或0.8寸,施泻法。一般5分钟血止,留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