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歇性干旱对苜蓿根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田间土壤干湿交替及其强度,研究灌溉模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瘤菌有效性的影响,以及间歇性干旱对寒旱区苜蓿根瘤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干旱将影响苜蓿根瘤的正常发育,且周期越长,对根瘤菌的有效性影响越大;不论土壤是否缺水,根瘤均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不断向侧根转移;当土壤持水量为32.7%,一次灌水达土壤持水量的80%,间歇干旱20 d、30 d和一次灌水达土壤持水量的50%,间歇干旱20 d两种水分控制模式均可保持根瘤菌较高的结瘤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明确了水、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一般增产规律。草地生产力的增产顺序是灌水+施肥〉施肥〉灌水。试验结果表明,干草产量第一年(2004年)的增产幅度为:施肥49.1%-59.5%,灌水8.4%-20.7%,灌水加施肥92.4%-96.3%。第二年(2005年),由于在施肥加灌水的土壤中均有残留肥效,其干草产量仍比对照增产64.9%和41.3%。  相似文献   

3.
1用水降温防旱在高温干旱季节,对桔园可采用灌水和喷水降温。高温季节适时灌水润土,可以抗旱降温,改善柑桔园小气候,从而减轻高温对柑桔的热害。据测定,灌水可使桔园地温下降1~3℃,但忌猛灌、串灌,以免冲刷园土,宜细流入园慢慢渗入土壤内。每次灌水后适时浅松国土,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当气温上升到33℃以上,于早晨对树体连续喷水3~4次,可降温增湿防日灼。喷水时以全树叶片滴水为止。2中耕松土在高温干旱季节锄园松土,既有保墒抗旱,消除板结,减少地面蒸发失水。又能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能增强土壤通气…  相似文献   

4.
为增强紫花苜蓿‘新牧1号’(Medicago sativa L.‘Xinmu 1’)的耐旱性,以分离筛选自青海乌兰干旱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际的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WL520对紫花苜蓿进行灌根处理,并测定菌株生物活性。通过平板对峙、透明圈法测定菌株拮抗、抑菌酶活性;测定菌株耐旱性及产IAA、固氮活性;采用16S rDNA及gyrB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测定干旱胁迫下,菌株促紫花苜蓿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菌株WL520对2种病原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可产生4种抑菌水解酶;并表现出较强耐旱性、产IAA及固氮能力;分子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与干旱胁迫(D)相比,菌液灌根(DB)后,紫花苜蓿株高、根长及鲜重提高,叶绿素及SOD含量提高,MDA含量下降。因此,干旱胁迫下,菌株WL520对紫花苜蓿具有显著促生效应,本研究为挖掘高原微生物资源及促牧草生长提供了优异菌株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1灌水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土壤易缺水。苗木受旱时,要及时引水灌溉或人工浇水,湿透苗床,保持土壤湿润。灌溉和排水也是夏季苗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苗圃地来说必须要做到能灌能排,特别是当年播种或移栽的苗木更应重视做好此项工作。大部分苗木在夏季少雨干旱时最好10天灌水1次,时间最好在早晚进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了干旱牧区玉米,谷子草两种作物的需水特性,缺水敏感指数,适宜土壤水分等,得出这两种作物的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方法以及丰产型灌溉制度和节水型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7.
灌水量对京南地区紫花苜蓿生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4种不同灌水量(0、25、50和75 mm/次,全年灌水3次)处理,每茬苜蓿初花期测定各处理的产量、茎叶比、株高及第2、3茬苜蓿的单枝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前1年(2008年)灌足冬水的情况下,灌水对第1茬产量无显著影响,第2、3茬以及全年产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第4茬产量则随灌水量增加而减少,第1~4茬苜蓿株高的变化规律与产量相同;灌水对第1、4茬苜蓿茎叶比无显著影响,第2、3茬茎叶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第2、3茬苜蓿分枝质量随灌水增加呈增加趋势,灌水25、507、5 mm/次的分枝质量显著高于不灌水(P0.05)。因此,京南地区种植苜蓿应在第1、第2茬苜蓿刈割后灌水,第4茬苜蓿生长期内不宜灌水,当头年灌足冬水时,返青也可不灌水;在生长季降水总量为390.34 mm下,全年最适宜灌水量为150 mm。  相似文献   

8.
王秀英  郝云  胡骏楠  李璠  余迪 《草地学报》2021,29(z1):35-42
为科学识别气象干旱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探究其致灾因子变化特征,通过1981—2020年海西州8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描述历年干旱事件,识别干旱过程个数、入旱出旱时间,分析干旱过程强度、干旱过程降水量等。结果表明:1981—2020年,海西州共识别干旱过程192个,干旱开始时间介于5月18日—6月20日之间,结束时间介于7月4日—8月8日之间,历时时长40~63 d;各等级干旱日数变化趋势不一,茫崖、乌兰县干旱日数变化呈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2.0 d·(10a)-1,1.0 d·(10a)-1,其余站点呈减小趋势,变化倾向率介于-4.0~-1.0 d·(10a)-1。不同干旱等级的干旱日数大体呈中部少,西部多的态势,西南地区干旱最为严重;时间序列上,轻、中、重、特旱日数和年最长连续干旱日数呈减少趋势;年最长连续干旱日数均值为16 d,最大值为65 d (1995年);茫崖干旱过程强度最高,天峻和都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盆栽小黑麦生物学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时盆栽小黑麦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穗长、穗重和茎叶比进行研究,探讨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和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小黑麦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植株高度、穗长和穗重,但对茎叶比影响不显著;干旱胁迫条件下,在营养生长期内小黑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的含量均表现出明显降低,但当其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的含量虽然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平 《畜牧市场》2003,(7):38-38
干旱缺水抗旱技术是发展农业的严重障碍因素。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势在必行。 一、节水灌溉技术 1、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控制田间灌水量,提高灌水的有效利用率,是节水灌溉的行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1 全园灌水 见柑桔叶片稍向内卷曲时即需灌水 ,干旱期过长 (10天以上 )的果园灌水时不能一次性灌足 ,须灌淋一次“跑马水” ,3~ 4天后再灌淋一次透水 ,这样可避免裂果产生。2 树盘覆盖 用稻草、木叶、薄膜等对树盘覆盖 ,能保持树盘土壤水分。果园杂草不影响果树生长的可暂不铲除 ,旱期过后再铲除覆盖到树盘上。3 科学用肥 果实膨大期和秋梢期遇干旱时 ,壮果肥、攻梢肥及壮梢肥须勤施薄施。可把复合肥、钾肥溶于水中淋施。也可多次进行叶面追肥 ,喷 0 1%尿素 +0 2 %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施丰乐营养液 (每克对水 5 0kg)。叶面追肥和喷…  相似文献   

12.
1 抗旱 采果后的 8月中旬至 11月上中旬的落叶期 ,一般易遭遇干旱威胁。灌水抗旱 ,可促进秋根生长、秋叶光合作用及肥料分解 ,增加养分积累和促进花芽分化。一般采用沟灌和穴灌方式。沟灌 :在梨园行间沿树冠两侧滴水线下挖灌水沟 ,沟的深宽均为 2 5cm ,将水灌入沟内 ,灌透后将沟填平 ,次日及时浅耕 ,并覆盖树盘。穴灌 :山地梨园 ,由于水源比较缺乏 ,不能引水灌溉 ,须挑水灌溉 ,可采用穴灌方式。即在梨树树冠滴水线下附近 ,开挖 6~ 8个穴 ,每穴深 30~ 4 0cm、宽 2 0~ 30cm ,中间竖放一把草 ,回填少量土盖草后挑水灌溉 ,每穴灌水 5~ 8kg…  相似文献   

13.
1全园灌水见柑桔叶片稍向内卷曲时即需灌水,干旱期过长(10天以上)的果园灌水时不能一次性灌足,须灌淋一次"跑马水",3~4天后再灌淋一次透水,这样可避免裂果产生.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的气候变化较多,往往是夏季越热冬季越冷,因此,为了确保来年果树丰产丰收,冬季果树要采取有效的跟踪防冻措施。一、巧灌保温水由于果园多在山坡、丘陵、河漫土滩地,土层浅,保水性差,最容易使果树遭受干旱冻害,因而在入冬前,要对果树灌水1~2次,这样可达到用水养温、增温,降低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山地草原旱作老芒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阿拉善右旗南部山地干旱草原选择较好地块开荒引种老芒麦,经三年小区试验和大田推广广,结果表明,不施肥灌水,老芒麦能够完成整个生育期,表现抗旱并生长良好。丰年产干草1777kg/hm^2,三年平均产草1154kg/hm^2,比天然草地增产4倍。若当地660多公顷料似地带全部耕翻种植,将大大缓解干旱山区的草畜矛盾。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香根草生长及光合生理主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干旱、半水淹和对照(正常灌水)等三种处理香根草在30d后的生长状况,以及退水、复水40d后三种处理香根草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强的光合生理主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水、退水后,干旱、半水淹处理香根草Pn、Tr和WUE均已恢复正常,说明香根草具有相当强的抗旱耐涝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1994年6~9月份,我县境内持续高温干旱,全县8.3万亩桑园,约有4.6万亩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旱害。这给桑园施肥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因为在干旱条件下,如进行常规的土壤施肥,肥料中的养分分解释放慢,养分赖以到达根系表面的质流作用、扩散作用弱,肥效极差。为了寻求干旱条件下桑园理想的施肥方法,我们在组织抗旱的同时,进行了根外追肥、带水施肥、灌根施肥的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干旱、半水淹和对照(正常灌水)等三种处理香根草在30 d后的生长状况,以及退水、复水40 d后三种处理香根草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强的光合生理主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水、退水后,干旱、半水淹处理香根草Pn、Tr和WUE均已恢复正常,说明香根草具有相当强的抗旱耐涝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2个水分梯度,采用盆栽试验根灌不同浓度褪黑素,分析不同条件下幼苗表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90μmol·L-1褪黑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幼苗株高、茎粗、相对含水量、相对叶绿素含量,此外,90μmol·L-1褪黑素处理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并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含量。综上所述,褪黑素提高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过量活性氧,缓解膜损伤,提高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近50年春季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气象站1960—2010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国家标准(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中的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相对湿润度指数M计算方法,划分了3—5月各月干旱等级,统计分析了该地春季降水、气温和干旱发生的几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春季降水量少,气温高;近50年气温明显升高,而降水量变化不大,春季干旱发生几率高;干旱主要发生在牧草返青和春播生产的4—5月,20世纪80—90年代春季连年干旱持续时间长。进入21世纪后,春季降水量较稳定且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