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T间期离散度 (QTd)是指不同导联 QT间期的差异 ,故可反映心室各部位复极的不一致性 ,冠心病患者的 QTd异常增加 ,并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 [1 ] ,研究表明 ,成功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降低患者 QTd[2 ]。对我院因冠心病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前、术后 QTd进行分析 ,以探讨介入治疗对QTd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9~ 11月因冠心病住院患者 17(男 16 ,女 1)例 ,年龄 38~ 75 (平均 5 9)岁。全部患者均经冠脉造影显示冠脉血管管径狭窄≥ 75 % ,而成功进行 PTCA…  相似文献   

2.
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对心绞痛患者 QT及 JT离散度 ( QTd及 JTd)的作用。方法 :测定 5 0例心绞痛患者 (心绞痛组 ) PTCA术前和术后的 QTd及 JTd,并以 5 0例正常冠状动脉者作对照 (对照组 )。结果 :1心绞痛组于 PTCA后 QTd及 JTd显著减小 ( P <0 .0 1) ,而对照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QTd及JTd与术前比较 ,无明显改变。 2与对照组比较 ,心绞痛组 PTCA前 QTd及 JTd明显增大 ( P <0 .0 1)。术后心绞痛组 QTd及 JTd值虽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结论 :PTCA能使 QTd及 JTd减小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 (QTd)能反映心室复极时间的区域性差异 ,与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肥厚等关系密切。QTd越长 ,临床严重后果的危险性越大 ,特别是心律失常事件。研究〔1〕已表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溶栓治疗后 ,QTd会缩短。为此我们观察了 6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对QT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治疗组 :UAP患者 68例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 75 % ,其中男 39例 ,女 2 9例 ,年龄 62~ 82 ( 71 .5± 6.8)岁 ;对照组 :均为因怀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冠状…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成功行PTCA 及PTCA+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于术前1 d、术后1~7 d每日定时测定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PTCA术前QTd及QTcd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TCA术后各天与术前第1 d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1)。QTd及QTcd值在术后第1~3 d,较术前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值水平,至术后第5 d基本降至正常值水平。结论:提示PTCA可降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异常的QTd及QTcd值,于术后第5 d接近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心绞痛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T离散度 ( QT dispersion,QTd)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程度 ,即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 QTd越高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本文通过观察 QTd与自发性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关系 ,探讨 QTd的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选择在我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住院患者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其中 ,冠心病患者6 9例 ,男性 45例、女性 2 4例 ,年龄 47~ 71岁平均 ( 5 9.4±5 .4)岁 ,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狭窄≥ 5 0 %即诊断为冠心病。其中 ,1支冠状动脉病变 32例、2支冠状动脉病变2 1例、3支冠状动脉病变 1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6…  相似文献   

6.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是临床上解决冠心病 ( CHD)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的重要方法 ,然而 PTCA后的急性血管闭塞、迟发性血管再狭窄严重地影响了 PTCA的疗效。本文通过观察CHD患者 PTCA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和一氧化氮 ( NO)的变化 ,探讨在 PTCA后血管活性物质与内膜损伤及再狭窄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1 997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我院住院 CHD患者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年龄 48~ 69( 5 6.8± 5 .4)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4例 ,心绞痛 2 1例。经冠脉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2周~4周)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定42例老年AMI恢复期病人,对照分析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1 d和术后1 h的标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d及校正的QT(QTcd),并与2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行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最大QT间期(QTmax)、最大校正QT间期(QTcmax)、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介入手术后QTmax、QTcmax、QTd及QTcd 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单独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QT离散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AMI病人QTd和QTcd明显高于正常人,而AMI恢复期行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使QTd和QTcd显著降低,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改善老年AMI病人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 (QTd)反映心肌细胞复极的不均一性 ,QTd延长可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对不同冠状动脉分支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 ,作者观察了冠心病患者术后 QTd的变化。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9- 10~ 2 0 0 1- 0 6在本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证实至少一支血管狭窄大于 70 % ,并同时行 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40 (男 2 4,女 16 )例 ,年龄 44~ 81(6 5±9)岁。共干预血管 5 0支 ,植入支架 5 0个 ,其中前降支 2 2个 ,回旋支 9个 ,右冠 19个。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用药基本一致 ,术中无特殊用药。1.2 心电图及 Q…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应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对 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回顾 95例 AMI患者 ,通过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不同时间心电图 ,计算校正 QTd(QTcd)。对比分析其中 68例 PTCA再通患者 (PTCA组 )与 2 7例未行 PTCA或溶栓患者 (对照组 )不同时间 QTd与 QTcd的变化。结果  PTCA组再通即刻 QTd、QTcd较再通前明显延长 (P<0 .0 1 ) ,2小时后恢复到入院时水平 ,4小时后较入院时明显缩短 (P<0 .0 1 ) ,以后 2 4小时内相对稳定。对照组入院后 2 4小时内 QTd、 QTcd变化不大 (P>0 .0 5 )。结论  AMI患者应用成功的 PTCA治疗可以缩短心室复极的 QTd,但再灌注即刻可加重心室复极的 QTd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增大在冠心病患者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有用指标。旨在估价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对QTd的影响。方法:对21例冠心病患者行PTCA术后QTd进行分析。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5岁,患者为单支血管病变。本组对PTCA术前后12导联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测定。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QTd及QTed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Qrd及QTcd明显增大,并在PTCA术后随着缺血及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对 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回顾 95例 AMI患者 ,通过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不同时间心电图。对比分析其中 6 8例 PTCA再通患者 (PTCA组 )与 2 7例未行 PTCA或溶栓患者 (对照组 )不同时间 QTd的变化。结果 :PTCA组再通即刻 QTd、Q Tcd较再通前明显延长 (P <0 .0 1) ,2 h后恢复到入院时水平 ,4h后较入院时明显缩短 (P <0 .0 1) ,以后 2 4h内相对稳定。对照组入院后 2 4h内 QTd、QTcd变化不大 (P >0 .0 5 )。结论 :AMI后成功的 PTCA治疗可以缩短心室复极的 QTd,但再灌注即刻可延长 QT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TCA及支架术对QT离散度 (QTd)及心肌节段性运动的影响。 方法  36例患者于术前行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PTCA及支架术后 2周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结果 全组QTcd由PTCA及支架术前的 71 84ms± 16 72ms降至术后的 5 9 37ms± 14 97ms(P <0 0 0 1)。术前有心肌节段性收缩运动异常而经PTCA及支架术获得血运重建的 14 1个节段中 ,术后有 10 7个节段 (6 2 4 1% )功能得到改善 (P<0 0 0 1)。 结论 成功的PTCA及支架术可使冠心病患者QTd显著缩短 ,减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并能改善缺血心肌的收缩功能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 (2~ 4周 )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7例AMI恢复期的患者 ,分别记录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 1d ,术后 1h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d及校正的QTd(QTcd) ,并与 8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AMI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最大QT间期 (QTmax) ,最小QT间期 (QTmin) ,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 ,差异有显著性。前壁与下壁AMI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QTmax,QTmin,QTd及QTcd比术前明显缩短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对QT离散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AMI患者QTd及QTcd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AMI恢复期成功的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使增加的QTd及QTcd显著缩短 ,从而减低AMI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有无心绞痛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1989年3月至1992年5月对54例疑为冠心病心律失常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借以探讨有或无心绞痛症状的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心律失常患者54例,其中不伴心绞痛者31例(A组),男29例,女2例;年龄53土4.3(42~64)岁;心房颤动4例,室性早搏17例,室内传导阻滞.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伴心绞痛23例(B组),男22例,女 1例;年龄 56士3.6(47~65)岁;心房颤动3例,室性早搏12例,室内传导阻滞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其它心血管疾病,如肺心病、心肌炎、风心病、先心病、心肌病、内分泌性心脏病及预激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44例冠心病患者经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通者纳入研究。术前一周内及术后 48h内分别记录体表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d及QTc离散度 (QTcd)。为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对QTd及QTcd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们还测量了同期 10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的QTd及QTcd。结果  (1) 10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及其亚组 (术前QTd延长组、正常组 ,QTcd延长组、正常组 ,单支病变组 ,二支病变组 )手术前后QTd及QTcd差异均无显著性 ;(2 )PTCA及支架植入术组手术前后QTd差异也无显著性 ,但QTcd却从术前的 (5 8 9± 33 3)ms缩短至术后的 (4 7 6± 2 0 9)ms(P <0 0 5 )。亚组分析表明 :术前QTd延长组 (75 4± 2 5 2 )ms术后明显缩短 (4 7 5± 19 6 )ms,P <0 0 1;术前QTcd延长组 (95 3± 30 3)ms术后也明显改善 (5 2 5± 2 5 6 )ms ,P <0 0 1;单支病变组手术后QTd(4 1 6± 16 9)ms及QTcd(4 4 3± 18 2 )ms均较术前 [QTd及QTcd分别为 (5 5 5± 2 6 4)ms及 (6 0 3± 31 1)ms]明显缩短 (P均 <0 0 5 ) ;而术前QTc或QTcd正常组、二支病变组手术后QTc及QTcd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PTCA及支架术可明显缩短QTcd ;  相似文献   

16.
目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已广为推广 ,本文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此介入术前、后Q T离散度(QTd)变化。1 对象与方法介入组 :选取我院 2 0 0 1年 1 1月~ 2 0 0 3年 1 1月3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 ,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冠状动脉狭窄≥ 75 %或完全闭塞 ,每例均行介入术 ,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TIMI 3级。其中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5 0~ 73( 65± 6.2 )岁。并选取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 2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1 4例 ,女 6例 ,…  相似文献   

17.
1997年 ,Sterle等 〔1〕首次报道采用钬激光经皮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 ( PMR)治疗严重晚期冠心病( CHD) ,这种技术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的重要补充。我院于 1 998年迄今对 1 8例严重晚期 CHD患者行PMR治疗。现对术后患者远期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998年 6月~ 2 0 0 0年 7月我科完成 PMR1 8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1例 ,年龄 5 3~ 82 ( 67± 1 2 )岁 ,病程 2~ 2 7( 2 2± 9)年 ,心绞痛按加拿大分级 , 级 1 2例 , 级 6例。运动耐量 5 min内步行 5 0~ 99m发作心绞痛 8例 ,1 0 0…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 (AMI)引起的 QT离散度 (QTd)变化备受人们关注 [1 ]。但 AMI后 QTd在病程中的变化特点尚不明确 ,本文作者测定 AMI不同时段的 QTd,旨在探讨 AMI患者 QTd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发病 72 h内入院的 AMI患者 5 8(男 42 ,女16 )例。年龄 5 8± 9(47~ 72 )岁 ,其中前间壁心梗 8例 ,广泛前壁心梗 2 6例 ,下壁心梗 2 2例 ,前壁加后下壁加右室心梗 2例。有 45例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L OWN 级以上 ) ;并发心衰者 35例 (killp 级 2 1例 , 级 12例 , 级 2例 ) ,3例患者因严重心衰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冠心病的疗效早已众所周知.PTCA后运动耐力的改善国内较少报道,我们对20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前后做运动试验,就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PTCA后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20例冠心病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42~68(平均55.7)岁、全部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5例,三支病变1例.20例患者PTCA全部获得成功.2.方法 20例患者,在PTCA前2周内、PTCA后1~3周内分别做运动试验.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速度起始为2.74km/小时,每3分钟增加1次,坡度由0开始每3分钟抬高3%.  相似文献   

20.
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经皮冠脉介入诊疗术 ( 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挽救了众多冠脉严重狭窄患者的生命。C-反应蛋白 ( CRP)为冠心病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1 ,2 ] 。但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与 CRP的关系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与 CRP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 PCI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CRP水平的影响 ,以期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1-0 8~ 2 0 0 2 -0 6本院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3例 ,分为两组 :观察组 16例 ,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 ( PTCA)及支架植入术 ,植入支架 1~ 4个、平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