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开始,我院改良了阑尾切除术切口传统的缝合方法,采用组织内不滞留缝线的全层立“8”字抽线缝合法,临床120例疗效满意。 一、缝合方法 1.常规麦氏切口,逐层进腹腔,单纯性(轻型)阑尾炎,取横行腹膜切开(与切口垂直)。常规处理病变阑尾。 2.腹壁缝合:用大角针、4号丝线三针全层缝合,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会阴切口60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会阴切开缝合多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皮下脂肪,用丝线缝合皮肤,常会有会阴侧切缝合后的组织水肿和线结反应,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 我院从2000年9月,应用高分子可吸收性合成缝合线,对600例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会阴切口行粘膜、肌层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茶酚胺对培养的小鼠皮肤导电性和表皮缝隙连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培养的小鼠皮肤上研究了儿茶酚胺类物质对皮肤导电性和表皮缝隙连接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在适当浓度下,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均可使皮肤导电性增加,而浓度过高时,肾上腺素则使皮肤导电性下降;(2)仅当皮肤与肾上腺素培养一定时间之后,才能显示显示导电性增加的反应;(3)肾上腺素类物质使皮肤导电性增加的作用需要有谷氨酰胺存在;(4)肾上腺素使皮肤导电性增加的实验条件也能使表皮缝隙连接的面数密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皮内缝合具有减轻瘢痕、避免蜈蚣虫样瘢痕的优越性。通常是使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不拆线。1983年Maler等〔1〕用尼龙线作连续缝合,术后第3天拆(抽)线(为颈部切口,规定4~7天拆线)。后国内有根据此法,改用丝线的个别报道。我院外科引起用此法,并对不同部位切口作到缝合后24~48h拆线。对此,我们用家兔切口24h拆线后作抗张强度测试比较,证明皮内连续缝合法较间断缝合法的抗张度极显著增强(P<0001)〔2〕,进而对抗张度增强的机制及愈合过程进行研究。1 材料和方法对家兔切口分别作皮肤间断缝合及…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主要目的是防止自然分娩或手术助产时引起严重的会阴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为提高侧切口愈合效果,笔者进行了176例侧切口全层缝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分层缝合。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对326例阴道分娩产妇施行会阴侧切术,其中150例产妇采用传统的肠线和丝线2~3层缝合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用于尸体解剖的“S”形手持缝合针梁惠文张莹既往我们在尸检工作中均是采用弯形的医用手术缝合针(规格△1/218×22),使用时需用持针钳夹持缝针,操作起来不太方便。在皮肤(肌)连锁缝合中,针脚间距和皮肤切口对合不太好控制,效果也不甚理想。根据力...  相似文献   

7.
马元兰 《医学信息》2006,19(5):901-902
在老年妇科手术中,采用不同型号的肠线逐层缝合配合皮下常规放置引流条,与传统丝线缝合比较该反应轻,伤口愈合率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Komoto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Komoto综合征又称睑裂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双侧睑裂狭窄、上睑下垂、内毗反向资皮和内毗间距增定。对于本症的手术治疗实际包括内毗远距及内毗赘皮的矫正,外姚成形及上睑下垂矫正3个手术。目前已有3个手术一次完成的报道。我们采用Bla。k。vies楔形皮瓣切除术或单纯切开缝合法,内毗双角皮瓣牵引法并内毗韧带缩短术或Mustarde术及额肌肌筋膜瓣或丝线悬吊术治疗15例(30眼),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手术方法手术分三步,首先行内毗成形术,然后行外毗成形术,最后矫正上睑下垂。l·内毗成形术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道切除后,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121例消化道肿瘤切除后,采用吻合口一层缝合法行消化道重建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出血及吻合口漏,术后随访1—12个月,未发现吻合狭窄。结论:消化道肿瘤切除后,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操作简便省时,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胃肠道吻合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创缘置入丝线与置入克氏针法进行皮肤伸展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2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68个创面)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将68个创面随机分为两组:置丝线组和置克氏针组,分别采用创缘内置线法和克氏针线牵引法进行皮肤伸展术治疗;依据创面床准备原则作术前准备,在创面红色期行皮内牵引术,置丝线组在创缘内置入带有一段胶管的丝线;置克氏针组在创缘内置入克氏针,将创缘两端丝线及克氏针以适当拉力向创面中心牵拉,每天换药时不断增加牵拉力度,逐渐封闭创面.对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2例68个创面全部愈合,置丝线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1.13 ±31.25)d,术后3d、1周、2周、3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1.32±4.51)%、(19.60±9.54)%、(33.56±18.37)%及(56.47 ±27.38)%;置克氏针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50.83±28.32)d,术后3d、1周、2周、3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2.45±5.83)%、(20.74±10.22)%、(35.18 ±20.08)%、(59.86 ±34.24)%,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1,P=0.13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入丝线法皮肤牵引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与置入克氏针法疗效相似,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214-214
为了让外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理论和技术,适应外科及与手术相关领域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需要,《局解手术学杂志》编辑部和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将于2011年6月20~25日在第三军医大学举办显微外科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习班。1.讲课:①显微外科的发展史及概述;②显微外科命名及在各科的应用;③手术显微镜的种类及使用;④显微外科器械与缝合材料;⑤显微外科基本技术;⑥显微外科的缝合技术;⑦显微外科动物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动物麻醉及管理)。  相似文献   

12.
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31只豚鼠,体质量250g左右,分为对照组、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组和PPD治疗组。用OVA(Ⅲ级)致敏豚鼠复制豚鼠哮喘模型。结果:经过OVA致敏的动物气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以及BALF中白细胞总计数有明显增加,PPD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嗜酸粒细胞的气道浸润,并使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降低。结论:使用本实验体系PPD可以减轻实验性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胶原蛋白线由动物的胶原蛋白制备而成,由于其具备可降解、无排异、易于制备、使用方便等优点,现在已开始大量使用于临床。 目的:比较胶原蛋白线与丝线编织线对口腔种植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100例种植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组和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组,分别使用2-0带圆针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与4-0带圆针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对伤口进行间断无张力缝合。植入后3,5,7 d观察缝线及伤口愈合情况,植入后第7天拆线,植入后14 d复诊。 结果与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多于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组(P < 0.05)。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组患者口腔切口中的2-0带圆针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治疗7 d时大多数被吸收,而丝线编织非吸收线组患者口腔切口中4-0带圆针丝线编织非吸收性缝线未见吸收。且使用2-0可吸收胶原蛋白线的患者口内缝线未见污物附着,线体清洁。而使用4-0丝线编织非吸收线缝合的患者口内可见线体周围有软垢附着。提示胶原蛋白线比丝线编织线更适合口腔种植手术切口的无张力缝合,能够获得更好的愈合效果,且时间能够与伤口愈合时间匹配,并能维持更好的口腔卫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眼睑缘内唇重建术对105例185只眼进行治疗。方法 距睫毛根部3~4mm与睑缘平行切开皮肤,暴露睑板,距睫毛根部1.5mm处以45°角斜剖切睑板向睑缘内唇深达睑板全层,并将剖切睑板剪除。3~0黑丝线由皮肤牵过睑板缝合。结果 缝合后的上睑缘内唇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达到内唇重建的目的。结论 睑缘内唇重建术符合生理功能,尤其对复发病例的矫正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大鼠"二袖套"法双重灌注全血供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个供肝灌注良好受体无肝期明显缩短及移植肝全血供稳定的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二袖套”法在Kamada吻合血管基础上改良,供肝分别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双重全肝脏灌注;受体肝脏分步切除,肝上下腔静脉采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分别用袖套法吻合。移植肝脏动脉重建采用单纯血管套入式吻合或血管缝合的方法,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共施行全血供大鼠原位肝脏移植76例(不包括预试验),手术成功率93.406,1周存活率86.8%。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有效改良措施和注重手术细节是手术成功的保障,良好的灌注、受体无肝期的缩短及重建移植肝脏动脉血供能有效提高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大鼠心律失常检测分析系统适于80×86系列微机,具有数据采集(定时器中断方式采样)、实时显示、波形测量、文件操作、自动分析、数据压缩、打印输出及在线帮助等功能。界面采用多导记录仪模式,中文下拉式菜单,鼠标驱动。用“差分平方法”自适应阈值检取R波,“主波夹角法”提取波宽,采用“时间窗口低阈值回扫”、设置“反拗期”和二次综合判断等方法,使R波检出正确率在99%以上。对心律失常自动分类统计(包括早搏、停搏、室速、室颤等项),结果打印输出或存盘供其他统计程序调用。动物实验证实,其诊断正确率为99.2%。  相似文献   

17.
筋骨宁搽剂是以活血化瘀为治则,由红花、元胡、鸡血藤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配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所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为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我们应用肾上腺素造成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筋骨宁搽剂的药理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实验用昆明种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01-3049。1.2 实验药物(1)筋骨宁搽剂:由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批号:960627。(2)…  相似文献   

18.
大鼠实验性MCA区缺血再灌流模型的改进和可靠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研究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模型。目前国外用血管内栓线技术产局生脑缺血大鼠模型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栓线所用4-0外科缝线较软,手术前需经专门处理,使实验程序繁琐:(2)由于大鼠存在年龄、体重以及种族的差异,使用统一栓线往往造成受累脑组织缺血程度不一。我们采用不同直径(1.2号、1.5号、2.0号)和不同长度(1.5-2.5cm)的市售单股尼龙线与不同年龄、体重的成年SD大鼠匹配使用  相似文献   

19.
曹吉云 《医学信息》2010,23(14):2395-2395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混合痔患者80例,对照组药物调理法。可以用朴硝,花椒以10:1的比例加开水冲泡熏洗。也可以每日大便后坚持用温水洗浴,外敷九华膏,五倍子散或黄连膏等。观察组患者术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常规碘伏消毒,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扩肛,使肛门肌肉松弛,充分暴露痔核,用剪刀剥离到齿线处,止血钳夹住痔核的基底部,用带有丝线的7号圆针,从痔核的基底部贯穿缝合,"∞"字结扎,扎紧痔核的基底部,术后对症处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外剥内扎术手术治疗混合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缝合线钢丝线固定修补重建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共14例,三角韧带体部撕裂用缝线直接缝合11例,三角韧带起点或止点断裂用钢丝重建3例。用7号缝丝线作"8"缝合。如果三角韧带起点或止点断裂可在内踝或距骨上钻两个小孔,用细钢丝从骨孔和断裂的韧带末端穿出拉紧固定直接缝合于骨组织上。结果14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踝关节损伤中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三角韧带,缝合修补三角韧带,既修复了韧带的连续性,又恢复了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