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一种制备 mCi 级钴标准源的方法。将一根约13mCi 的钴丝分成三段,并用高压电离室精确测定其相对强度;取其放射性最弱的一段为参考样;溶于盐酸,经定量稀释制成~(60)Co参考样溶液,绝对测量参考样溶液的比活度;结合稀释比和相对强度,分别测定参考样和另二段钴丝的绝对活度,得到二个标准钴源的活度为7.747_3±0.055mCi 和3.056_2±0.022mCi(参考日期1983.11.3)。参考样溶液比活度的绝对测量,采用4πβ-γ符合法和液体闪烁法两种方法,两者在0.3%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用NaI(Tl)晶体探测器对大体积水中的γ弱放射性直接快速在线测量的方法,并用~(40)K液体源和点源(~(60)Co,~(137)Cs)进行了效率刻度。可行性研究表明,对φ100×100mm的NaI(Tl)晶体探测器,监测水池的容积在1m~3左右是可取的。监测装置的最小可探测的放射性比活度可望好于9.2×10~2Bq/m~3。实际监测中,还要对工业下水进行鼓泡赶氡。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用于放射性活度测量的4πγNaI(T1)计数法的测量原理。用单能γ源刻度得到了探测器效率曲线。用能级效率法编制了计算总效率的程序。对^166Ho^m计算的总探测效率达到了0.9967。实验测量的^166Ho^m溶液放射性比活度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4%。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台测量板形铀元件大面积低水平表面铀污染测量仪。该装置探头是大面积多丝正比计数器,计数器阴极由低本底材料不锈钢制成的,窗由厚6μm双面镀铝的聚脂膜制成。阳极丝是0.025mm镀金钨丝。计数器灵敏面积为1113mm×100mm。实验表明,计数器固有本底为0.002计数/(min·cm~2)(2计数/min)。对浓缩铀源,探测效率为67%,2π方向;24小时稳定度为0.84%(包括计数器、高压、电子学放大器、甄别器、微机、打印和显示系统)。该装置可探测的定量下限为(对20%~(235)U,0.13%~(234)U,79.64%~(238)U)4.6×10~(-10)g/cm~2。通过微机控制,该装置可预置定时,具有显示、自动报警、分类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台测量板形铀元件大面积低水平表面铀污染测量仪。该装置探头是大面积多丝正比计数器,计数器阴极由低本底材料不锈钢制成的,窗由厚6μm双面镀铝的聚脂膜制成。阳极丝是0.025mm镀金钨丝。计数器灵敏面积为1113mm×100mm。实验表明,计数器固有本底为0.002计数/(min·Cm~2)(2计数/min)。对浓缩铀源,探测效率为67%,2 π方向;24小时稳定度为0.84%(包括计数器、高压、电子学放大器、甄别器、微机、打印和显示系统)。该装置可探测的定量下限为(对20%~(235)U,0.13%~(234)U,79.64%~(238)U)4.6×10~-10)g/cm~2。通过微机控制,该装置可预置定时,具有显示、自动报警、分类和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低水平α放射性能谱源的制备和样品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叙述了1400cm~2的α放射性能谱源制备工艺流程和样品中α核素的测定方法。通过样品处理,用超声波粉碎,在真空干燥箱中制成大面积源。湿颗粒度≤1μm,不均匀性<9.5%。牢固性满足要求,源分辨率为70keV(对70μg/cm~2,~(241)Am),制源流程半机械化。8小时可作一个样品。 样品在大面积α屏栅电离室中测量,绘成谱图,计算α核素的比活度,全程回收率为99.1±4.6%,方法下限为6.7×10~(-4)Bq/g(固体)。还测定了7种样品中α核素的谱图和比活度,并用IAEA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7.
我们研制成的流气式环形同轴多丝正比计数器,适用于低水平~(85)Kr放射性的探测为了确定探测器用于测量空气中~(85)Kr浓度时的刻度系数,我们用~(85)Kr气体放射源进行了刻度。本文叙述了刻度的方法和实验结果。一、刻度方法 1.刻度方法的选择测量放射性惰性气体的外β探测器(β射线透过窗进入探测器)可以采用不同的刻度  相似文献   

8.
液体闪烁计数器具有无自吸收、制源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测量氚化水具有一定优势。利用液闪CIEMAT/NIST方法和三双符合比(TDCR)方法校准氚化水的比活度,旨在为氚化水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定值手段。以54 Mn作为示踪核素应用CIEMAT/NIST方法标准化氚化水比活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80%。液闪TDCR方法应用装配有3个光电倍增管的计数器,根据测量的符合信息直接计算得到探测效率,绝对测量氚化水比活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66%。应用这两种方法测量了同一组氚化水淬灭系列源,测量结果 En数检验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用液体闪烁计数技术测量~(14)C-碳酸钡比活度的方法。使用两套不同的液体闪烁计数器,初步地探讨了不同的光收集系统、样品体积和化学淬灭剂对淬灭校正的影响。采用充氮制样技术,使样品得到了稳定。测量结果总的不确定度小于6%。  相似文献   

10.
使用红外炉发展了一种从活化混凝土中提取氚的方法。通过研究氚的提取效率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获得了氚的提取优化条件为在800℃下加热30min,Ar气流量设置为200mL/min。氚由两个冷凝管收集,然后装到1个小玻璃瓶中,与液体闪烁体混合,使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计数。使用这种方法提取氚只需55min。相对于使用电子炉提取氚的方法,氚的提取效率可达到100%。收集了两个加速器屏蔽体中的混凝土样品,测量了样品中的γ射线核素和氚的放射性比活度。结果显示,氚的比活度与152Eu和60Co的比活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可得出结论:氚主要产生于热中子俘获反应6Li(n,α)3H。因而,可使用60Co的放射性比活度简单估计活化的混凝土样品中氚的放射性比活度。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缺少小直径圆盘状体标准源条件下,快速简便地测定固体粉末样品中多种人工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γ能谱分析方法。取1g左右样品,装在特制的塑料盒中,形成Φ26mm×3mm的小圆盘状。由于样品的比活度较低,采用低源距(1cm,记为H1)测量。由于没有与样品圆盒相同形式的体标准源,利用直径26mm的60Co平面标准源在高源距(25cm,记为H25)测定若干放射性核素平面源的活度及峰效率,再测定H1的平面源峰效率。然后源距在H1基础上逐次增加1mm以测量平面源的峰效率,拟合峰效率随距离变化的函数,模拟得到厚度为3mm圆盘体标准源的峰效率。最终测定了样品比活度(包含自吸收校正)。与样品中两种核素的放化分析结果比对,测定结果偏差≤4%。  相似文献   

12.
用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生产的型号A310001,出厂编号432801液体闪烁计数器对有机溶液~3H(正十六烷)、~(14)C(正十六烷)液体闪烁猝灭系列源进行了绝对测量,测量结果与4πβ(LS)活度基准装置测量的数据比较在1%以内符合.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4πβ+4πγ活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4πβ+4πγ活度测量装置的构成和性能指标.将原有的166Hom国际比对溶液制成VYNS薄膜源进行比活度测量,计算得到166Hom的总探测效率均大于99.99%,比活度的算术平均值为130.17(1±0.21%)Bq/mg.国际比对推荐结果为130.10(1士0.4%)Bq/mg,二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Beckman LS-8000型液体闪烁计数器中的AQC技术,试验了具有各种不同同位素比(即~3H放射性衰变率与~(14)C放射性衰变率之比)的双标记样品,并用TRS-80计算机处理此仪器的双标记测量数据。为此专门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对标准淬灭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宝鸡燃煤电厂周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和40K比活度的调查测量结果.在距电厂1 km、3 km处和距电厂<1 km范围内各布设8个采样点,共24个采样点;在每个点上分0~25 cm(A层)和25~50 cm(B层)两层取样,共采集土壤样品48个.用NaI(Tl)低本底γ谱仪分析测量土样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简要分析了距电厂不同距离和不同深度土壤样品中的226Ra、232Th和40K比活度水平,并将24个A层土壤样品中226Ra、232Th和40K比活度平均值与陕西省和其他一些省、市、地区的土壤调查测量结果作了比较.对燃煤电厂周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26Ra的平均比活度A层高于B层,在距电厂1 km处232Th和40K的平均比活度B层高于A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符合技术降低本底来提高放射性监测仪器测量下限的方法。当放射源项寿命短且具有级联关系时,存在标准体源难以制备和本底计数过高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点源模拟法的体源全能峰测量实验方法,该方法使用~(22)Na来代替标准~(13)N源项,测量了直径为290 mm、300 mm、350 mm、400 mm的体源全能峰符合探测效率,并用Geant4软件进行了符合效率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发现,在9.2%的误差范围内,实验测量与模拟计算的结果保持一致,表明用该方法测量符合效率具有可行性、可信性,可应用于核电单位测量符合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以二碘甲腺原氨酸(3,5-T_2)为起始物,用碘-131、碘-125标记制备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用自身置换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5)I-T_3的比活度,从而求出Na~(125)I的比活度,为测量放射性碘的比活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用碘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Na~(125)I、Na~(131)I溶液中总的碘含量,放射性活度用经过校准的4π电离室测量装置测定,求出放射性碘的比活度。不同的方法所测得的结果相近。国产Na~(125)I、Na~(131)I制剂中碘-125、碘-131的丰度分别为50%和6%左右。本文还讨论了Na~(125)I、Na~(131)I制剂中碘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在放射免疫分析中,~(125)碘是最常用的标记元素,因为它能得到很高的比放射性,也很容易对蛋白和多肽及某些有机化合物进行标记。 ~(125)碘能发射27keV和35.5keV的X射线和γ射线,所以通常都用固体闪烁计数器。其实,它还发射12keV和40keV的俄歇电子和内转换电子,因此亦能利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进行放射性测量。本文详细介绍~(125)碘在普通闪烁液中液体闪烁计数器最佳测量条件的选择,比较不同闪烁液和测量方式对计数的影响。另外还介绍利用微孔薄膜分离法的cG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黄土包气带中放射性核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二维迁移 ,在野外试验场的 C坑 (天然条件 )和 F坑 (人工喷淋条件 )进行了取样测量。将 85Sr、13 4Cs和 60 Co三种核素与黄土均匀混合 ,制成示踪源 ,埋置于坑底中心位置 ,距地表 1m,两坑示踪源层尺寸均为 5.5cm× 0 .6 cm。分别于埋置示踪源层后的第 783d(F坑 )和 10 72 d(C坑 )进行解体采样。使用专门制作的采样定位环 ,分层、分环采样。垂向分层 ,每层厚 1cm;水平方向分环 ,环的直径为 3~ 2 7cm,分 9种尺寸。在 C坑和 F坑分别采土样 2 4 1和 2 13个。用 Na I(Tl)γ谱仪测量土样中85Sr、13 4Cs和60 Co的活度 ,得到两坑中三种核素的比活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 ,13 4Cs和 60 Co的比活度峰在两试验坑中垂向迁移距离均小于 1cm,但也有一小部分迁移距离较大 ;而 85Sr的比活度峰在人工喷淋条件 (喷淋强度 1.5cm/d)的 F坑 ,向下迁移了约 13cm,在天然条件的 C坑 ,比活度峰仍在示踪源层 ,但在上、下二个方向上明显展宽。另外 ,还发现在水平方向上径向距为 11.3cm(F坑 )和 12 .8cm(C坑 )样品中也有三种核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中发展了一种制备色谱馏份自动控制仪与有机液体闪烁计数器联合技术——放射—色谱液体闪烁计数法。文中以~(14)C标记四碳烃各个色谱馏份为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比放射性的测量技术。该法可用于低浓度弱β辐射的测量,效率为34%,同位素的稀释比允许高达800倍,平均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