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十托普利对胺碘酮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卡托普利和胺碘酮合用,观察比较胺碘酮抗氯化钡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随着卡托普利与胺碘酮合用及其合用剂量的显著加大可明显缩短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1).结论 卡托普利使胺碘酮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明显增强,这种增强作用具有对卡托普利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海南省昌江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后各类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安全、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叩离散度的影响。方at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其中18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24h总量900~1500mg,同时口服胺碘酮600mg/d。382例频发室早伴或不伴短阵室速的患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第1周600mg/d,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结果4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应用胺碘酮治疗均有效,并发现该药能减少叽离散度,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影响患的QT离散度.且能减少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证实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可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对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进一步探讨胺碘酮改善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笔者对178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对顽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42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用药并口服胺碘酮治疗的资料。结果:88.1%患者心律失常得以控制,用药前、后P-R间期、QRS波、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合用抗心律失常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研究不同剂量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合用对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并寻找药物合用的最佳剂量.方法 采用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合用抗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相当于人体0.5 mg/kg剂量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合用即可推迟乌头碱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并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关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使用即具有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HF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12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并发心律失常病人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组在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1)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2)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显著减少(P〈0.05),QTcd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并未发现该药具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缩小QT离散度,从而减少室颤的发生,可降低恶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胺碘酮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开展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2级的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50%的时间、治疗前后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是50(100.00),胺碘酮治疗组则是40(80.00)(P<0.05)。治疗前两组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接近(P>0.05);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室早的总数、NT-proBNP以及QTd优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2级的时间、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减少50%的时间短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胺碘酮治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2型糖尿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32例2型糖尿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服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测定其QT间期及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QTd为(56.5±9.0)ms,治疗后降为(38.8±7.8)m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76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7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普罗帕酮组),疗程8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但有4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但有一定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方面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胺碘酮组分别为94%、92%、93%,利多卡因组分别为75%、68%、73%,胺碘酮组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利多卡因组的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4.
心脏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手术后需要防治的心律失常。术前使用具有β受体阻滞活性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可预防房颤的发生。对于心功能不全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术后房颤而不急需电复律者可选择胺碘酮转复和维持;对没有心力衰竭者,可选胺碘酮、索他洛尔或伊布利特,亦可选择IA类抗心律失常药转复。对房颤心室率控制的一线用药是β受体阻滞剂,也可选择胺碘酮或地尔硫卓。对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一般选择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有心功能损害者,宜使用胺碘酮。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电复律;稳定者,药物复律首选胺碘酮,其次是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猝死的危险性较高,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目标是预防心脏猝死。本文报告应用胺碘酮治疗稳定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长期效果,并评价胺碘酮对本组患者运动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8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5%,4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在多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和低致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波峰一末间期及其离散度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波峰一末间期及其离散度之间的影响,以求进一步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ECG显示在102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有88例,有没有改善的患者10例,继续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3个疗程以后,最终恢复为窦性心律,其中只有4例没有达标,有效率96%。结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上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能够有效地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危险〔1〕。门冬氨酸钾镁能够提高细胞内K+、Mg2+浓度,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与胺碘酮联用不仅可起增效作用,而且能有效避免胺碘酮的肝损害〔2〕。本文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是临床最常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室上性与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胺碘酮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最严重的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室收治由胺碘酮所致的TDP5例,现将我们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