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后     
城市地貌学是地貌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1987年底,丁锡祉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穆桂春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接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达的“城市地貌试点研究” 的任务,并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建立了“城市地貌试点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2.
论山区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成都 610041)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与西部开发DevelopmentalImbalancebetweenEastandWestChinaandtheDevelopmentofWestChina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成都610041)一、我...  相似文献   

4.
谈长江流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长江流域发展战略OntheDevelopmentalStrategyoftheChangjiangRiverValley¥//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成都610041)开发长江,开发长江流域,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科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原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新材料研究开发基地、贵州省冶金科学研究室、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贵州省化工研究院、贵州省建设材料研究设计院、贵州省电子工业研究所;一个院办公司:贵州科创公司。  相似文献   

6.
《国际学术动态》2010,(1):18-20
<正>2009年6月6~7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主办,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亚太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及中国西部主要医学院校呼吸内科、呼吸病研究所共同协办的2009亚太呼吸疾病研讨会暨中国西部呼吸病学术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相似文献   

7.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4):43-4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与实用新技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月4-6日在安徽淮南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煤矿灾害源探测、灾害机理、灾害防治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开放开发的宏观思考ThoughtsontheDevelopmentofWestchina¥//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加快西部开发,缓解、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是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设立的综合性分院,经过知识创新以来的改革和调整,成都分院系统除分院机关外的7个组成单位为:光电技术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四川中科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2013,(9):F0002-F0002,F0003
7月21日,由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承办,光电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协办,为期7天的大学生暑期学校活动圆满结束。7月16日上午,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中科院成都分院举行,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近200余名优秀学子参加了开班仪式。成都分院副院长赵永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公室主任高随祥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办、学位办赵苹老师出席仪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地研究现状和相关学科发展,提出山地系统科学概念、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建立山地系统科学的框架.山地系统科学,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3S”集成等新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支撑,从时间序列、空间结构、动态过程和耦合关系等多维度入手,对山地系统的动态过程、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耦合关系等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从时间序列上,重点研究不同时期自然及人为作用下山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与山地资源灾害的时空响应机理,辨识环境演变与资源灾害过程的驱动力,揭示山地环境演变过程和山地灾害的成因机理;从空间结构上,开展山地系统结构、功能及成山过程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山地环境、资源与灾害的空间分异规律;在时空耦合界面上,探讨重大山地环境和灾害问题,建立评价和区划指标体系,研究山地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以及生态经济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地质——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预测,人——山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理论和技术措施,推进山地可持续发展.鉴于研究对象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山地系统科学必须把许多相关理论熔合出自身理论体系,形成统一观点和普适方法,同时为西部大开发和贫困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11,(19):F0002-F0002
2011年7月5日,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与重庆市忠县人民政府在蓉进行了科技合作座谈并在签署了"十一五"科技合作的基础上,续签"十二五"科技合作协议。忠县县长刘贵忠、副县长王建琼以及政府办公室、科委相关领导和山地所所长邓伟等领导以及科技处负责人、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山地所副所长文安邦主持。  相似文献   

13.
《国际学术动态》2005,(1):33-34
2004年6月22-23日,由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主办,四川大学承办,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中国海外地理信息学会、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协办的“西部开发联合体”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中国西部开发新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持续发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持续发展论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ReservoirAreaoftheThreeGorges¥//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成都610041)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有移民任务的1...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地区宏观经济态势分析AnalysisonMacroeconomicDevelopmentintheUpperReacpesoftheYangtseRiver¥//樊宏(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O041)一、长江上游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6.
天山天池景区地处中亚山地,地震活跃,冰川退缩显著,过度放牧突出,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发育。据研究发现,泥石流淤积天池每年达7.3万m3以上,若任凭其淤积天池寿命仅余400年,极端条件下缩短为80年。然而,泥石流是否还会发生,泥石流规模如何,如何处置等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为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开展了天山天池景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长达11年的持续攻关,项目组发现了泥石流由地震、过度放牧与极端气候控制并还会发生。针对泥石流属低频稀性冰川暴雨型的性质,项目组采用"固拦排清"的方式防治泥石流,采用生态移民和坡降调整及国家咨询决策防治区域生态灾害,不仅解决了景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灾害综合防治难题,实现了拦沙减沙、流域生态植被与谷地森林的示范性恢复,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这一研究成果已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三峡库区建设的几点认识ThoughtsontheConstructionoftheReservoirAreaoftheThreeGorges¥//陈国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成都610041)三峡工程已上马,移民工作正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共同发起.在贵州省会贵阳市召开了首次“汉民族对贵州开发的影响和作用”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省民族研究所外,还有省文史馆、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学院、省志办、省委党校、省民委政策研究室、贵州民族文化宫、省教育科研所、贵州民族出版社、贵阳市志办等十四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三十三人.会议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一、对汉民族的形成、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2):F0002-F0002
5月18日,“保护地震遗址,发展地方经济”技术科学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彭宇行、院长助理张一红、山地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主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科技》2014,(5):F0004-F0004
5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成都山地所共同主办的2014欧洲科技中国行暨欧盟科技走进中科院(成都)交流会在蓉举行。成都分院副院长赵永涛、王嘉图分阶段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