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家庭价值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谋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理念。家庭共同参与体育休闲,能够调节和改善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现代家庭价值观,促进家庭的文明、稳定与和谐。强化政府职能,加强休闲体育的学校教育,注重休闲体育的家庭熏染和家庭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引导,是促进现代家庭价值重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影响重大,但家庭教育又不仅仅涉及家庭内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影响。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家庭题材的文章,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家庭亲情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庭处世教育、家国关系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关口,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拒腐合力无疑是一道钢铁长城,家庭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休憩”的港湾,也是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干好工作的有力支撑。因此,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及其成员共同参与和努力,相互约束,积极构建反腐保廉家庭防线,用家庭“护廉网”呵护一个廉洁、幸福的家庭,用无数个清廉的小家,构建成民主、廉政、充满朝气的祖国大家庭,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教育、监督、预防作用,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工作家庭外溢对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在2009年分别采用了工作家庭相互作用问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对1.4165万名科技工作者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工作家庭外溢对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抑郁以及睡眠的影响。结果发现:工作家庭外溢显著预测心理健康指数、抑郁和睡眠问题;虽然男科技工作者自我报告经历的工作家庭冲突更高,但是他们从工作家庭积极外溢中受益更多,女科技工作者受到的工作家庭消极外溢的不良影响更大。因此,工作家庭的积极外溢有益身心健康、消极外溢有害身心健康。男性更多地从工作家庭的积极外溢中受益,而女性深受工作家庭的消极外溢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家庭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概括了以往研究中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发现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已由最初的家庭背景变量(如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等因素)逐渐扩展并聚焦于家庭功能变量(如亲子依恋、家庭沟通、家庭气氛等)和家庭成员行为变量(如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监控等)。本文还对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李冉 《科技信息》2012,(32):415-4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家庭环境及父母的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气氛、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等方面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由于家庭问题而导致儿童外出流浪的事件层出不穷,只有缓解家庭问题,方可使流浪儿童回归社会与家庭。所以,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实施家庭参与。本文根据我国流浪儿童存在的救助保护现状,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共同解决家庭问题和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担家庭,也称不完整家庭,指未成年的学牛家庭中没有父母,或父母中缺少一方的情况。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当今产牛不完整家庭的因素有所增加。如父母两地分局,方死亡,离异等等。有的又叫“单亲家庭”,这种家庭可能还有其他成员,但对孩子来讲,其双余缺少一方,即成为缺损家庭。缺损家庭学生的增多,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课题,也为德育工作者增加了新内容。根据对我校96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缺损家庭学生有50名之多,占学牛总数的5.2%,其中离异家庭子女41名之多,占缺损家庭学生的82%;父母一方死亡有4人,占缺损家庭…  相似文献   

9.
时春阳 《科技信息》2010,(5):176-176,138
社会化是贯穿人一生的,其中儿童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所以,家庭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家长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性格特征等都对个体的社会化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完善学生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的需要。自古以来,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天,由于教育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家庭道德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人们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还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家庭体育的内涵及兴起,分析当前城市家庭体育的现状,得出:加强城市家庭体育的教育,增大宣传力度,强化政府的作用,发展家庭体育的硬件保障,实施体质监测,开发家庭体育的活动内容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养老不能取代家庭养老。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养老保障制度遇到诸多困难并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因此,必须合理界定赡养人的范围、明确家庭养老的内容、成立专门的家庭养老管理机构、严惩不履行赡养义务者。  相似文献   

13.
张淑芳 《科技信息》2010,(3):211-21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可以说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此外,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文章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家庭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当前家庭素质教育无论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以及家长素质上都存在着严重问题,为此,我们应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改变家庭教育行为,保证家庭教育途径,形成幼儿教育合力,从而达到家庭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孕育、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党风廉政建设固本清源的前沿阵地。推进家庭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是拒腐防变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是加强教育、强化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阵地。家庭廉洁文化是通过家庭、亲人、亲情等多方位的关心和监督,激励和督促领导干部知法守廉,奉公守法,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本文从“家庭教育、警示教育、家风教育、美德教育和廉洁教育”四个方面论述家庭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引起农村家庭承载的生产、教育和赡养功能弱化,形成的留守家庭问题,已危及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作为政府和社会、劳动力流入地城市和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问题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父母教养倦怠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面向Z省、B市两所中学的1000名初中生及其母亲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基于健康的家庭代际传递视角、角色冲突理论及依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对初中生学业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初中生学业焦虑状况明显;母亲工作家庭冲突正向预测初中生学业焦虑;养育倦怠在母亲工作家庭冲突与初中生学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在养育倦怠对母亲工作家庭冲突与初中生学业焦虑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缓解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对初中生学业焦虑的影响需多元主体协同应对,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学校要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企业可以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基层社区可以开设家庭教育辅导课程,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提供课外辅导服务项目和资源,家庭成员要共担家庭事务和养育照料责任,助力母亲平衡工作与家庭。  相似文献   

18.
有关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有64%的城市居民需要家政服务,而十几年前,这一行业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如今,家庭服务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目前,国内贸易服务消费司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家庭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四川、辽宁等地的服务企业代表及部分专家参加了研讨。近年来,家庭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仅北京就有100多家家庭服务公司,广州也有各类家庭服务公司近四十家。然而,消费者认为目前家庭服务业仍存在着“不放心、不满意、不方便”的“三不”现象。此外,我国家庭服务业起步晚,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行业收费混…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少数民族形成了一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扩大式家庭和多偶婚家庭为辅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家庭结构。实行扩大式家庭的主要原因是:崇尚子孙满堂的大家庭理想,便于安排劳动力的使用,维持密切的家庭人际关系及少纳捐税。而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影响,天灾人祸,家庭财产纠纷及婚后分家则是近代少数民族实行核心家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驻村干部制度是党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工作和家庭是驻村干部的主要活动场域,由于驻村干部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离开原工作单位和家庭,从而容易导致其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并进一步影响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以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支持为自变量、工作绩效为因变量、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探讨驻村干部工作-家庭冲突与家庭支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驻村干部的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驻村干部的家庭支持对其工作投入、工作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驻村干部的工作投入在其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工作投入也在其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缓解驻村干部的工作-家庭冲突可以从以下措施着手:构建完善的组织支持系统;完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搭建组织与家庭沟通桥梁;提供心理干预服务以及注重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