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度窒息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入院时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治疗6 h后再次行血乳酸测定,计算治疗后6 h乳酸清除率,并将患儿分为存活组(58例)和死亡(含放弃)组(19例);高乳酸清除率组(61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6例),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各组胎龄、性别、入院时日龄、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 ).存活组、死亡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5±3.9) mmol·L-1及(8.1±5.0) mmol·L-1,NCIS分别为(71.2±8.7)分及(69.7±10.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50.1±21.0)%,死亡组6 h乳酸清除率(1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7.7±3.8) mmol·L-1及(8.3±5.4) mmol·L-1,NCIS评分分别为(70.7±11.2)分及(68.6±10.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13.1%,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评估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在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PICU 145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以患儿入住PICU为研究起点(0 h),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测定其动脉血乳酸水平;治疗6 h后再次测定其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 h乳酸清除率。以6 h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和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组,比较2组患儿的病死率;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及6 h乳酸清除率;以入院时乳酸水平(<2.0 mmol·L-1、2.0~3.9 mmol·L-1、≥4.0 mmol·L-1)分为3组,比较3组间的病死率、PCIS。结果高乳酸清除率组患儿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χ2=41.01,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乳酸水平和6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7、9.23,Pa<0.01);不同乳酸水平组间病死率和PC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96,P<0.01;F=58.660,P<0.01)。结论早期检测乳酸水平和6 h乳酸清除率可有效判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病情的危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42例,所有患儿均按照脓毒性休克诊疗方案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测定每例患儿复苏前及复苏后1h、2h、6h血乳酸值,计算复苏后1h、2h、6h的乳酸清除率.按照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n=20)和死亡组(n=22),评价早期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存活组复苏前及复苏后1h、2h、6h的乳酸值明显低于死亡组[(3.92±2.58) mmol/Lvs (6.91 ±4.16) mmol/L,(2.79±1.89) mmol/L vs (7.93±4.39) mmol/L,(2.20±1.83) mmol/L vs(9.20±4.97) mmol/L,(1.32±0.51) mmol/L vs (9.94±5.02)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存活组复苏后1h、2h、6h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26.31 ±20.82)% vs(-24.28±53.39)%,(43.46±17.85)% vs(-34.31±58.98)%,(61.04±16.71)% vs(-45.33±8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复苏后6h血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9.4%、96.7%;复苏后6h血乳酸>2.20 mmol/L及复苏后6h乳酸清除率<18.65%,患儿病死率高.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儿动态监测血乳酸具有重要意义,复苏后6h的血乳酸值及乳酸清除率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在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将118例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测定两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即刻、术后12 h、24 h、36 h、48 h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动态变化,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12 h两组血乳酸水平均较术后即刻略有上升(3.54±1.62 mmol/L vs 4.33±0.71 mmol/L,P>0.05),随后生存组血乳酸水平逐步下降(P<0.05),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生存组血乳酸水平较死亡组明显下降(1.57±0.54 mmol/L vs 7.56±1.72 mmol/L,P<0.05)。生存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5.85%±29.75%vs -32.33%±25.04%,P<0.001)。结论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的动态变化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术后血乳酸水平持续增高,乳酸清除率低,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姚圣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23-1424,1441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PICU患儿血乳酸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相关性.方法 对77例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立即进行PCIS,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极危重组(23例)、危重组(32例)、非危重组(22例).并检测患儿动脉血乳酸水平,每6 h监测1次,并测出乳酸峰值.比较各组间乳酸监测指标(入PICU乳酸水平、乳酸峰值)和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极危重组血乳酸水平:入PICU时乳酸[(5.28±3.69) mmol·L-1]、乳酸峰值[(8.54±4.32) mmol·L-1]明显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F=3.98,3.12,Pa<0.01),而PCIS[(65.79±2.34) 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F=4.23,P<0.01);死亡组 PCIS[(62.35±4.22) 分]低于存活组[(89.21±5.36) 分](t=3.15,P<0.01),而血乳酸水平[(5.31±4.05) mmol·L-1]高于存活组[(3.22±2.13) mmol·L-1](t=2.32,P<0.05);PCIS与血乳酸水平呈负相关(r=-0.889,P<0.01).结论 血乳酸升高的PICU危重患儿病情更重、预后更差,PCIS评分可有效评估患儿的病情和预后,并与乳酸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是反映危重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儿转归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休克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休克患儿血乳酸的变化与休克严重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2年 8月~ 2 0 0 3年 7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PICU)的休克患儿 4 4例分为 3组 :存活组 (2 2例 ) ,休克死亡组 (18例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死亡组 (4例 )。入院时 ,入院 2 4、4 8h分别测定血乳酸浓度和血气分析 ,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危重度评分。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 ,初次血乳酸水平有显著差异 (t=- 3.2 13 P <0 .0 5 ) ,治疗 2 4~ 4 8h存活组血乳酸恢复正常 ,而死亡组仍持续升高直至死亡。血乳酸水平与 pH有明显相关性(r =0 .719 P <0 .0 5 ) ,血乳酸与动脉氧分压之间无直接关系。结论 血乳酸水平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直接反映患儿休克的严重程度 ,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血浆D-乳酸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诊断为NEC 50例新生儿为NEC组(其中NECⅡ期30例,NECⅢ期20例).选择同期非NEC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NEC组于NEC确诊24 h内,对照组于相应日龄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血浆D-乳酸阳性标准.根据NEC发生时血浆D-乳酸水平分为D-乳酸升高组和D-乳酸正常组,根据NEC患儿病情转归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浆D-乳酸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值、并脓毒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NECⅢ期组、NECⅡ期组和对照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36.2±10.3) mg·L-1、(28.6±12.5) mg·L-1和(3.8±2.6)mg·L-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乳酸阳性标准为≥7 mg·L-1,预测NEC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4.6%,假阴性率为15.4%,假阳性率为20.0%.D-乳酸升高组并脓毒症发生率、病死率较高,NCIS评分较低,与D-乳酸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病死组血浆D-乳酸水平、并脓毒症发生率较高,NCIS评分较低,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血浆D-乳酸水平能较敏感地反映NEC新生儿的病情,可作为预测NEC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完整临床资料,包括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围产期合并症、转归等;根据血清ALB水平,将所有纳入新生儿分为>30 g/L、25~30 g/L、<25 g/L 3组。结果共纳入257例晚期早产儿,ALB水平<25 g/L组122例,占47.4%。新生儿脓毒症32例,新生儿感染190例,非新生儿感染35例,3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4.4%、50.0%、28.6%,病死率分别为15.6%、0.5%、0,脓毒症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LB水平高于死亡组[(29.6±7.5)比(20.4±6.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25 g/L组NCIS单项危重病例比例和脏器损伤≥4个的比例分别为65.5%和26.2%,单项危重病例比例高于其余两组,脏器损伤≥4个的比例高于>30 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脓毒症患儿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患儿血清ALB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ALB水平测定对新生儿早期感染预后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美国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预测方面的优越性,探索适合我国新生儿疾病危重度判断的评分系统。方法 对2008年1-12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525例患儿同时采用NCIS和SNAPPE-Ⅱ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将入组病例分为极危重、危重、非危重3组,分别对各组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观察两种评分系统在预测危重新生儿死亡风险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非危重组、极危重组中,NCIS评分及SNAPPE-Ⅱ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组中,两种评分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分别为NCIS评分0.934,SNAPPE-Ⅱ评分0.9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IS评分对危重新生儿的筛出能力较强,但对临床决策无早期指导作用。SNAPPE-Ⅱ评分能早期、较准确预测患儿死亡风险,临床应用较简便,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单若冰  李跃  郭娜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878-880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与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CRIB)评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对93例早产儿按不同胎龄、体重分组进行NCIS,其中42例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再进行CRIB评分,将两种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疾病危重评分分值越低,胎龄<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明显低于≥31周或出生体重≥1.5kg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雪;②死亡病例NCIS明显低于非死亡病例,CRIB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雪;③NCIS与新生儿CRIB评分两者间呈负相关,r=-0.383,P<0.01。结论NCIS与CRIB评分均可较好地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危重度,预测死亡风险,且两者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1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时血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估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价值。结果 足月儿血乳酸重度升高组病死率(26.1%)较轻度升高组(3.1%)和乳酸正常组(0%)明显升高(P < 0.017)。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乳酸水平(6.5±5.1 mmol/L)较预后良好组(3.6±1.7 mmol/L)明显升高(P < 0.05)。入院时血乳酸水平(临界值为6.15 mmol/L)对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45、0.919。结论 早期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生化指标,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5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患儿入PICU 24 h内最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为非危重组(>80分)、危重组(70~80分)及极危重组(<70分),分析比较各组患儿早期的临床特点。结果56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平均年龄12.0(1.0,180.0)个月;原发病以呼吸系统感染(60.7%,34/56)为主,病原学以细菌(71.4%,40/56)为主。死亡21例,存活35例,总病死率37.5%;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病死率分别为12.5%(2/16)、16.7%(1/6)、52.9%(18/34)。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的年龄、性别、PICU住院时间、心率、1 h及24 h平均动脉压、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患儿的PCIS明显低于存活组,6 h及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明显高于存活组,初始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1 h、6 h及24 h内入液量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极危重组患儿的6 h入液量与非危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CIS、VIS6 h、VIS24 h、初始乳酸水平及24 h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射血分数、6 h入液量水平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患儿死亡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S、6 h入液量水平、早期乳酸水平及合并MODS是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6 h液体入量、PCIS、初始乳酸及MODS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47、0.835、0.797、0.76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高,PCIS评分、6 h内复苏液量、早期乳酸水平及合并MODS是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第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山东省青岛妇女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连续病例,根据入PICU 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PCT清除率对患儿入PICU 28 d内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组17例,存活组33例。①死亡组SOFA评分、CRP和N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高于存活组(P分别为<0.001、0.041、0.017),PLT计数低于存活组(P=0.010);存活组腹腔感染所占比例高于死亡组(P=0.040)。②死亡组初始血乳酸、入PICU 6 h血乳酸和120 h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P分别为0.043、<0.01、0.044),血乳酸清除率以及24、48、72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低于存活组(P<0.001、<0.001、0.009、0.033、0.006)。③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不同时点中,120 h血清PCT清除率的约登指数最大(F=3.631,P=0.015)。SOFA评分(>11.5分)、6 h血乳酸清除率(<15.8%)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70.8%)联合,AUC达0.986,约登指数0.892,敏感度96.9%,特异度92.3%。结论SOFA评分、6 h血乳酸清除率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28 d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第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山东省青岛妇女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连续病例,根据入PICU 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和血清PCT清除率对患儿入PICU 28 d内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组17例,存活组33例。①死亡组SOFA评分、CRP和N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高于存活组(P分别为<0.001、0.041、0.017),PLT计数低于存活组(P=0.010);存活组腹腔感染所占比例高于死亡组(P=0.040)。②死亡组初始血乳酸、入PICU 6 h血乳酸和120 h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组(P分别为0.043、<0.01、0.044),血乳酸清除率以及24、48、72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低于存活组(P<0.001、<0.001、0.009、0.033、0.006)。③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预测:不同时点中,120 h血清PCT清除率的约登指数最大(F=3.631,P=0.015)。SOFA评分(>11.5分)、6 h血乳酸清除率(<15.8%)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70.8%)联合,AUC达0.986,约登指数0.892,敏感度96.9%,特异度92.3%。结论SOFA评分、6 h血乳酸清除率和120 h血清PCT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28 d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乳酸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232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患儿的血乳酸水平分为乳酸水平正常组(n=146)、高乳酸血症组(n=72)和乳酸酸中毒组(n=14),比较3组危重症患儿循环功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预后。结果:不同乳酸水平患儿间脓毒血症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2,P<0.01)。乳酸酸中毒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的比例(42.9%)较乳酸水平正常组(7.5%)、高乳酸血症组(11.1%)明显升高。不同乳酸水平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也不同,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854,P<0.05)。全血乳酸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05,P=0.002)。不同乳酸水平患儿预后亦不同(χ2=25.599,P<0.01)。乳酸酸中毒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乳酸水平正常组(7.1% vs 23.3%,P<0.05);乳酸酸中毒组的好转率亦明显低于乳酸水平正常组(28.6% vs 58.2%,P<0.05),而其病死率(28.6%)明显高于乳酸水平正常组(5.5%)及高乳酸血症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血乳酸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变化在指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以明确诊断NEC的50例新生儿为NEC组,其中NECⅡ期30例,NECⅢ期20例,以非NEC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NEC组在确诊后24 h内、对照组在相应日龄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I-FABP水平,根据NEC患儿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浆I-FABP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值、脓毒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NECⅡ期组、NECⅢ期组和对照组血浆I-FABP水平分别为(95.6±18.5) μmol/L、(151.2±10.8)μmol/L和(1.2±2.3)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NC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脓毒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Ⅱ期组和NECⅢ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浆I-FABP水平、脓毒症发生率高于存活组,NCIS评分低于存活组;保守治疗组I-FABP水平低于手术治疗组,NCIS评分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I-FABP水平可较敏感地反映NEC患儿的病情变化,可作为预测NEC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采取内外科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极早产儿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11家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的一般资料,分析其存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极早产儿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极早产儿2 339例,其中存活2 010例(85.93%),无严重并发症存活1 507例(64.43%)。胎龄22~25+6周、26~26+6周、27~27+6周、28~28+6周、29~29+6周、30~30+6周、31~31+6周各组极早产儿存活率分别是32.5%、60.6%、68.0%、82.9%、90.1%、92.3%、94.8%,随着胎龄增加,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相同胎龄分组下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分别是7.5%、18.1%、34.5%、52.2%、66.7%、75.7%、81.8%,随着胎龄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存活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极早产儿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而1 min Apgar评分≤3分是极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而5 min Apgar评分≤3分、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是存活极早产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极早产儿存活率与胎龄密切相关。1 min Apgar评分≤3分可增加极早产儿死亡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母亲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5 min Apgar评分≤3分和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极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胎龄大、出生体重大可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Aim:  The relationship was investigated betwee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level and arterial functions in the convalescence of Kawasaki disease (KD).
Methods:  Sixty-thre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coronary artery lesion (CAL) group (group 1, n = 21), non-CAL group (group 2, n = 20)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3, n = 22). EPCs were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arterial functions (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index [SI]) were measured by ultrasound.
Results:  From group1 to group 3, FMD was 4.5%± 1.5%, 9.5%± 2.8% and 12.1%± 2.3% (p < 0.01 between any two groups); carotid artery SI was 4.10 ± 0.44, 3.81 ± 0.50 and 3.59 ± 0.46 (group 1 vs. group 2, p < 0.05; group 1 vs. group 3, p < 0.01; group 2 vs. group 3, p = 0.142) and the number of EPCs was 2.0 ± 0.6/μL, 4.2 ± 0.8/μL, 4.5 ± 0.7/μL (p < 0.01 for group1 vs. group 2 and group 1 vs. group 3; group 2 vs. group 3, p = 0.29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FMD and carotid artery SI we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EPCs level and were all independently correlated with EPCs level.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decreased EPCs are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L in the convalescence of KD. Our findings suggest EPCs may have a role in alteration of arteri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