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DWI序列及SWI序列检查在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DAI患者按颅脑CT是否发现脑实质内出血分为脑CT阳性组及阴性组。评价2组MRI平扫(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成像(SWI)影像学资料,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DAI的敏感性。结果 CT阳性组CT、T1WI、T2WI、FLAIR、DWI、SWI出血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6%、21.6%、38.9%、42.8%、62.1%、98.2%,CT阴性组分别为2.7%、14.4%、17.8%、21.9%、100%、23%,DWI序列在非出血性弥漫轴索损伤的检出率最高,与MRI常规平扫及C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WI序列在出血组检出率最高,与MRI常规平扫及CT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AI影像中DWI序列在非出血病灶及SWI序列在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CT及MRI常规序列,应将DWI及SWI序列作为诊断DAI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定量评价SWI序列较常规MRI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7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磁共振影像,对T1WI、T2WI、DWI及SWI序列在病灶检出数目、病灶面积方面进行测量。结果 T1WI检出病灶共31个,T2WI检出病灶35个,DWI检出病灶46个,SWI检出病灶106个。单个病灶最大面积:T1WI平均(0.80±0.38)cm^2,T2WI平均(0.96±0.43)cm^2,DWI平均(1.14±0.56)cm^2,SWI平均(1.43±0.61)cm^2。结果显示:SWI较T1WI、T2WI、DWI序列病灶检出数目多。在病灶面积显示方面,SWI序列明显优于T1WI、T2WI、DWI序列,且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SWI序列在检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范围和数目方面明显优于T1WI、T2WI、DWI序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所显示的梗死灶内出血灶数目及其阳性检出率;测量SWI序列出血最大层面出血灶面积和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并行相关分析;观察SWI序列对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显示程度,以及梗死灶以外区域微出血灶的诊断敏感性。结果20例患者SWI序列均显示梗死灶内出血,两名医师共诊断43个出血灶,其中SWI序列显示42个、T1WI序列25个、DWI序列15个、T2WI序列12个;SWI序列阳性检出率与T1WI、T2WI、DWI序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516,P=0.000)。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为(18.08±12.47)cm^2,SWI为(5.02±6.27)cm^2,梗死灶面积与出血灶范围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10)。其中,13例患者SWI序列检出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12例显示梗死灶内小静脉血管分支减少和(或)变细,6例血管增多、增粗和(或)扭曲。结论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病灶内出血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和DWI序列,并能显示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变化及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可作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MRI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DAI病例常规行T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扫描。结果SWI可显示23例DAI的颅内微小出血灶,表现为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串珠状的低信号影,检出率82.1%,常规TSE序列检出率25.0%(7/28),FLAIR序列检出率42.8%(12/28),DWI序列检出率57.1%(16/28)。结论SWI能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内小出血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所显示的梗死灶内出血灶数目及其阳性检出率;测量SWI序列出血最大层面出血灶面积和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并行相关分析;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WI序列并与常规MRI扫描序列进行对照,对5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MR不同扫描序列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图像的区别。结果:5例患者中T1WI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15个,T2WI发现病灶37个,T2 FLAIR发现病灶53个,SWI发现病灶179个。结论:MR SWI序列在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显示方面具有较高敏感性,尤其对于小病灶的检出,应将其列入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病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CT、MRI检查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D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常规CT、MRI检查阴性的DAI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常规cT以及MRI自旋回波序列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或弥散加权序列(DwI)检查显示14例胼胝体、基底节区存在散在的、斑点状高信号影。18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后按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13例,中重残5例。结论常规cT和MRI检查对DAI的敏感性有限,FLAIR、DWI序列提高了DAI诊断率,应作为DAI的重要检查方法,但目前的检查技术仍有一定局限性,部分DAI患者仍可能难以通过影像学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静脉性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静脉性血管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与SWI序列扫描,评价SWI序列对脑静脉性血管畸形检出的优越性。结果 SWI发现脑静脉性血管畸形21例,T1WI发现病灶17例,T2WI发现病灶18例,常规MRI扫描序列呈点状或条形流空信号,且只可显示大部分扩张的引流静脉及部分扩张的髓静脉,SWI可以清晰的显示所有扩张的髓静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呈典型"水母头"状。结论 SWI较常规MRI扫描序列对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显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于发病2 d内及2周后分别进行MRI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并进行血肿分期及对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微出血灶的分布和出血量评估.结果 在12例脑出血患者中,共发现33处出血灶.SWI、T,WI、T<,2>WI、Flair序列对...  相似文献   

10.
3.0T MRI诊断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I不同扫描序列检出高血压性脑微出血(CMBs)的能力。方法对215例高血压患者行颅脑常规MRI和梯度回波T2^*加权(GRE T2^*-WI)扫描,并对其中的2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检出CMBs的差异,以及分析CMBs在GRE T2^*-WI上的分布。结果215例患者中,GRE T2^*-WI检出的CMBs最多(112例,961个CMBs),其次为T2WI、DWI、T2 Flair和T1WI。在GRE T2^*-WI上,脑不同部位CMBs的分布不同,以皮质-皮质下区最多,小脑最少。21例行SWI的患者中,SWI检出267个CMBs。结论在MRI检出高血压患者CMBs方面,GRE T2^*-WI序列应作为首选,SWI是检出CMBs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技术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分级及预后评价。 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DAI患者常规行核磁T1WI、T2WI、FLAIR、SWAN扫描,比较各系列之间病灶数目差异;将SWAN序列扫描结果结合患者GCS评分对DAI进行分级,进一步分析SWAN影像结果影响DAI患者分级及预后GOS评分的因素。 结果(1)SWAN对颅内微小出血灶数目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分别为985个对比53个,101个,204个,P<0.01)。(2)SWAN检出病灶累及部位、弥漫性脑水肿及脑干损伤程度等因素与DAI患者GCS评分分级呈正相关,与GOS评分分级呈负相关。(3)DAI预后呈两极分化状态,GCS评分分级越高,GOS评分越低、死亡风险值越大。 结论SWAN技术对DAI诊断分级及其预后评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作为仅次于病理诊断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CT阴性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cerebral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CT阴性、MRI阳性的DAI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随访证实.CT使用16层CT常规程序扫描,MRI采用0.35T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部分使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FLASH).结果 MRI各序列共检出CT阴性的115个病灶.其中两侧半卵圆区65个,位于胼胝体25个,侧脑室前后角周围白质区11个,基底节区6 个,丘脑4 个,脑干4个.结论 低场MRI是较为敏感的诊断CT阴性的DAI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特殊技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和氢质子MR波谱(1H-MR spectroscopy,1HMRS)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临床诊断上的价值。 方法 搜集我科2002年10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58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进行FLAIR和1HMRS检查,再随机选择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FLAIR对DAI组及非典型DAI组病例的诊断能力;利用1HMRS比较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磷酸肌酸(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和磷酸肌酸(Cho/Cr)、肌醇/肌酸和磷酸肌酸(mINs/Cr)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肌酸和磷酸肌酸(Glx/Cr)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较之常规MRI,FLAIR对轴索病灶的发现能力明显提高,非典型DAI组的病灶分布及形态和DAI组类似,两者不同在于非典型DAI组分布于间脑以下水平的病灶明显少于DAI组。DAI组、非典型DAI组和对照组的NAA/Cr与Cho/Cr在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部位均具有显著差异,mINs/Cr和 Glx/Cr在胼胝体膝部和压部有显著差异;和对照组及非典型DAI组相比,DAI组于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有NAA/Cr降低和Cho/Cr升高,于胼胝体膝部和压部有mINs/Cr和 Glx/Cr升高;和对照组相比,非典型DAI组于胼胝体膝部和压部有NAA/Cr降低和Cho/Cr升高,于胼胝体膝部有mINs/Cr升高,但变化程度均比DAI组低。结论 非典型DAI组不仅有和DAI组类似的病灶分布和形态,还在胼胝体部位有与DAI组类似的伤后生化代谢改变,区别在于损伤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不同。笔者认为,DAI不仅是重型脑伤的一种,它也存在于轻中型脑伤中,磁共振特殊技术在非典型DAI诊断上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高血压脑内微出血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53例高血压患者,应用3.0T MR行常规MRI和SWI序列成像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例高血压患者脑内有微出血灶,在SWI上呈点状、圆形、椭圆形低信号。总数达887个,直径为0.3mm~7.6mm。分布于皮层、皮层下和基底节区。其中17例伴发缺血性脑血管病,5例出血性腔隙性梗塞,7例伴发出血性脑血管病,3例无临床症状。结论SWI序列可敏感的显示高血压脑内微出血灶,对伴发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研究用磁共振成像(MRI)T2*WI检测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内含铁病灶的演变过程。方法:收集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0例,于发病后第1、7和14天行头颅MRIT1WI、T2WI、DWI和T2*WI系列扫描,记录图像特征,由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患者脑出血后MRI T2*WI序列显示的含铁病灶图像与其他MRI序列比较明显清晰;发病后第7和14天含铁病灶范围测量显示T2*WI序列比T2WI序列所测得的体积更大(P<0.05)。结论:住自发性脑出血脑内含铁病灶的检测中,MRI T2*WI序列较其他MRI序列图像更为清晰,与MRI T2WI相比也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常规MRI与DWI及1HR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男11例,女9例,年龄21~70岁,平均54岁,20例患者共检出27个病灶,表现如下:(1)常规MRI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低、等、略高信号,边缘清晰,单发或多发;(2)增强扫描病灶呈团块状、结节状强化,可见“缺口征”、“尖角征”等特异性征象;(3)肿瘤实质区DWI呈均匀高信号;(4)肿瘤实质区’H—MRS扫描Cho峰升高,NAA及cr峰降低,并见Lip峰升高。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规MRI与DWI及。H—MRS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液体反转恢复(FLAIR)序列、梯度回波T2*加权像(GRE-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上经症状、体征、CT或腰穿确诊为SAH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距发病的时间,将50例SAH患者分为急性期SAH组(≤4 d)和亚急性、慢性期SAH组(>4 d)[1],分析比较MRI的FLAIR、GRE-T2* WI、PdWI不同序列、序列组合和CT对SAH的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探讨MRI诊断SAH的最佳序列组合.结果 (1)急性期SAH组:26例患者经头颅CT、MRI的FLAIR、GRE-T2* WI、PdWI各序列均诊断为SAH,检出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亚急性、慢性期SAH组:24例患者头颅MRI的FLAIR、GRE-T2* WI、PdWI序列检出率均为100%,头颅Cr检出率为62.5%,经统计学分析表明磁共振FLAIR、GRE-T2* WI、PdWI不同序列、序列组合对亚急性、慢性期SAH的诊断优于CT;(3)不典型SAH:其中1例亚急性期SAH患者(发病8d)临床表现不典型,入院当天查头颅CT误诊为脑梗死,于入院第2天行头颅MRI检查明确为少量SAH患者,DWI上显示了少量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所致的急性梗死灶;(4)对MRI诊断SAH进行了序列优化,选用FLAIR和GRE-T2*WI序列组合.结论 (1)磁共振FLAIR、GRE-T2* WI、PdWI各序列、序列组合和CT对急性期SAH均有较高的敏感性;(2)磁共振FLAIR、GRE-T2* WI、PdWI各序列、序列组合对亚急性、慢性期和不典型SAH的诊断明显优于CT,弥补了CT的不足;(3)磁共振FLAIR、GRE-T2*WI是诊断SAH的最佳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