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和他青梅竹马。当年,她初中毕业因贫穷而面临辍学的时刻,他挺身而出:你学习那么好,不上学可惜了。我去城里打工,供你。 通往大学的路太漫长,她不忍心拖累他。但是拗不过心底读书的渴望也拗不过他情深意重的恳求,她报考了中专——那个年代的中专毕业生是分配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隐私是指患者在不妨碍他人及社会利益时个人不愿意公开,与其有关的人格尊严的秘密[1]。妇科患者在接受检查、治疗、手术各环节中都有可能使其隐私暴露。我科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对手术中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一年以来,取得明显效果。现将在手术期间对患者隐私部位保护的措施报道如下。1影响患者隐私保护的因素1.1心理因素术中因手术需要摆放各种体位而必须暴露患者隐私部位  相似文献   

3.
一位来自农材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带着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来广州创业。然而,3个月后,与他合伙的同乡卷款而逃了。后悔,愤懑、无奈、绝望一起在他心底交织着,他想到了死。  相似文献   

4.
泌尿外科病人隐私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病人对自己身体隐私暴露的心理感受。方法:选自本院住院的泌尿外科病人100例,对其进行身体隐私的心理调查。结果:大多数病人对身体部位隐私暴露存在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结论:病人对隐私暴露健康意识处于较低认识阶段,护士应从提高病人对隐私的认知教育、隐私与疾病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为有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体检中心接收的400例体检者,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对隐私保护需求的关注度有所不同,其最强烈的需求一致为隐私部位保护,且"30~39岁"与"40~49岁"年龄段的体检者对于病史病情、个人信息及个人空间的保护需求较显著,与其他年龄段的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了解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隐私保护需求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最大程度降低其隐私泄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保护患者隐私的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行为问卷调查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共616名护士。结果: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行为问卷各维度中"有利条件"得分最高,"性别隐私"得分最低。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您会在必要时使用屏风、隔帘、被单等保护患者隐私",得分最低的条目为"除非征得患者同意,您不允许任何人在房间内观看护理操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务、科室保护患者隐私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科室保护患者隐私物资的使用情况会影响护士对患者隐私保护的行为(P0.05)。结论:应关注护士的年龄、职务对其保护患者隐私行为的影响,制定且严格执行保护患者隐私的管理制度,配备充足的保护患者隐私的物资,从而改进护士保护患者隐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肖丽华 《当代护士》2008,(8):109-110
目的调查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260例患者的隐私保护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对隐私有一定认识,认为求诊、检查、护理、诊疗等途径可能泄露隐私,且在隐私被泄露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患者对隐私保护有相当的需求,护士应提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做好隐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曦 《当代护士》2018,(1):35-36
目的了解肛肠科病人术后接受隐私部位暴露的感受及对医护人员的期许。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肛肠外科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4.5%的病人认为医护人员检查其隐私部位与其病情无直接的关系,8.7%的病人被医护人员询问病史涉及隐私问题时会感到非常难为情,55.6%患者不愿意作为教学观摩对象,62.5%患者希望自己在接受检查时,家人可以陪伴在自己身边。结论医护人员在开展隐私部位医疗活动时,存在解释操作不到位、病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应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和护理环境,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自主权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状况以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等。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116例妇产科患者的隐私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对隐私有一定的认识,认为求诊、检查、护理、诊疗等途径可能泄露隐私,在隐私被泄露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护士应提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做好隐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护理工作中病人隐私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兰  秦德芳 《护理研究》2005,19(12):2608-2609
探讨护理工作中涉及病人隐私的途径及保护隐私的方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认识病人隐私的表现形式,规范医疗行为,切实保护好病人的隐私.  相似文献   

11.
刘红静 《家庭护士》2006,(12S):10-11
“说吧,女人”,这是一个倾诉的园地,四季的轮回,带走多少故事,想留在心底的,应该是最美好的记忆。但是,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平凡的女人,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或令你烦心,或令你痛苦,或令你迷惘的事情。主持人那尔丝聆听你的倾诉! 本栏目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心理医生就你提出的问题作全面的回答。 你也可以把你的故事写成文字寄给我们,为了保护你的隐私,本刊对你的姓名,单位名称及你提供的故事要做适当修改,请你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需求,为临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12名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进行调查,共3项16个条目。结果妇产科患者隐私部位保护需求占首位,得分为(4.52±0.78);患者对涉及隐私部位的临床教学观摩最为介意,得分为(3.52±1.24)。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病史病情、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空间的隐私保护需求与其他年龄组有明显差异(P〈0.01);未婚者和已婚者对个人空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关注程度差异显著(P〈0.05);妇科和产科患者对个人生活隐私保护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背景的患者对隐私保护有不同需求,医护人员应将隐私部位保护作为重点,关注患者隐私保护的个性化需求;使用“标准化患者”是解决临床教学与患者隐私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维护患者的隐私是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与情感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为临床提高隐私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妇产科隐私保护意识调查表对妇产科住院患者212例进行调查。结果隐私保护测试题答对率为11.8%;67.5%调查对象认为隐私保护十分重要;大众媒体是妇女获取隐私保护知识的主要渠道。不同科室、文化背景、年龄和宗教信仰人群隐私保护重要性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维护隐私权首选向医院相关部门投诉;隐私保护影响因素认知首选为相关法律不完善。结论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但缺乏知识;要加强隐私保护知识宣教;医务人员要提供个性化、更人性化的隐私保护,制定隐私保护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自己或病人的隐私的态度。方法 采用护士对隐私的态度量表 (NAAP)对 30 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护士对自己隐私的态度 :最不愿意透露的信息为“隐私部位的状况”、“入厕时暴露的部位”、“包或抽屉里的物品”。②护士对病人的隐私不愿意透露信息的顺序与结果①一致。③护士对自己的隐私态度和对病人隐私的态度的差异 :对“地址和电话号码”、“入厕时暴露部位”、“病人的担心”等 1 1个项目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护士对自己隐私和对病人隐私的态度的相关性 :除“教育程度”外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护士在临床护理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考虑哪些是病人的隐私 ,应如何更好地维护病人的隐私  相似文献   

15.
顾珊 《全科护理》2023,(18):2575-2579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抽取22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手术室护士对病人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总分为(74.23±11.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所在科室是否有保护病人隐私相关管理制度、是否提供保护病人隐私的相关物品、是否接受过病人隐私保护相关培训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完善病人隐私保护制度、补充完备隐私保护物品、加强护理人员隐私保护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特需门诊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特需门诊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特需门诊的服务流程,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4月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隐私保护改进前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及满意度,并针对调查结果改进相关环节;选取2010年3月来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隐私保护改进后组,采用同样的满意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患者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依次为保护身体隐私部位(99.00%)、保密身体患病状况(96.00%)、保密个人基本信息(92.00%)、保护个人生活空间(85.00%);针对患者隐私保护的需求对服务流程进一步改进,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保护身体隐私部位是满足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关键、妥善管理病历资料是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环节以及尊重和保护个人生活空间等人性化服务是满足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台湾某医院护理人员对维护住院病人隐私的看法、行为及态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对方便取样的57位护理人员进行维护住院病人隐私的看法、行为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维护病人隐私倾向于非常重要及容易执行。护理人员年龄、工作年资与其"执行护理活动时促进病人隐私维护的努力程度"呈正相关;教育程度与护理人员"自觉其他医护人员对自己应维护病人隐私的期望程度"呈正相关;年龄、工作年资与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活动时维护病人隐私的频率"呈正相关;工作年资与"对维护病人隐私的态度与情绪感觉"呈正相关;参与病人隐私课程与"环境及工作负荷对促进病人隐私维护的影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应针对不同情况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进行维护病人隐私的教育,未来应从病人的角度来探讨其对隐私的看法,以提升病人隐私维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匿性间隔旁道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心动过速时心房激动顺序呈向心性分布且无房室传导跳跃者分别进行不同刺激:(1)心动过速时希氏束不应期内分别于右室心尖部及心底部BS2刺激;(2)右室心底部和心尖部的S1S1递增刺激,比较VA差值;(3)右室起搏下静注ATP,用以上3种方法诊断为隐匿性间隔旁道后,分别于右室起搏下放电消融和在心动过速或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结果:28例隐匿性间隔旁道,13例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希氏束不应期内RS2刺激心底部对诊断隐匿性间隔旁道的临床 准确性为90.2%,刺激心尖部为82.9%,S1S1刺激心底部和心尖部的VA差值的临床准确性为78.2%,静注ATP的临床准确性为63.4%。右室起搏放电消融12例,有3例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6例在心动过速和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隐匿性间隔旁道与不典型AVNTR的鉴别,以心动过速时希氏束不应期内RS2刺激右室心底部临床准确性最高。S1S1刺激心底部与心尖部的VA差值对进行二者的鉴别意义也较好,静注ATP可靠性差。在心动过速及心房起搏下射频消融隐匿性间隔旁道较安全,不易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9.
唠叨的演变     
“亲爱的,你是太阳,我是月亮,你要为我永远发光发热,我愿为你永远美丽……”年轻时,妻子总喜欢柔情无限地把浓浓的痴语情话往耳里灌,那阵子,在严森的感觉里,妻子的窃窃私语是条不干不涸的汩汩爱河,总在他心底泛出甜蜜的波澜。  相似文献   

20.
泌尿外科病人隐私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病人对自己身体隐私暴露的心理感受.方法选自本院住院的泌尿外科病人100例,对其进行身体隐私的心理调查.结果大多数病人对身体部位隐私暴露存在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结论病人对隐私暴露健康意识处于较低认识阶段,护士应从提高病人对隐私的认知教育、隐私与疾病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