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少玲 《吉林医学》2012,33(24):53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对76例骨科手术后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组),另外选取76例骨科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观察、穿弹丝袜、使用抗凝药物加上早期活动,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结果护理后从下肢肿胀及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例数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术后发生率,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19.7%,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6例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出院前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发生率6.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对照组下肢胀痛发生率14.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对照组8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9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0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8.5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以97.96%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翟颖 《吉林医学》2013,(35):7502-7504
目的:观察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探究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45例设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例数分别为23例与22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日常护理。结果: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手术治疗骨科患者,手术后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素华 《中外医疗》2016,(24):172-174
目的:观察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病房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诊疗方案,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评分为(81.32±7.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娟  徐大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18-2319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220例骨科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评估,制订预防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0.91%;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者12例,发生率为10.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科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80例骨科大手术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并将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52例大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67例大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干预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制定基本预防和药物、机械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娟 《中外医疗》2015,34(1):161-162,1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任彦玲  李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80-258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信念水平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骨科术后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知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要点。方法 102例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感染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秦常青 《吉林医学》2015,(3):580-581
目的: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16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抑制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首次下床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拔管、首次下床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0%(5/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2%(1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8%(5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骨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19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知识指导,同时给予术前、术后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119例下肢骨折患者1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肺栓塞早期症状,均明确诊断后给予及时治疗,其余患者病情转归良好。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可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抽取68例样本,分为两个小组,每组样本34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14.71%和2.94%;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对照组远超研究组;术后2周和4周的患肢血流速度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预见性干预措施运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促进康复的积极效果,有利于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从而提高临床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分析康复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4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和下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20.
姚亚春 《中外医疗》2012,31(6):27+29-27,29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除了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外,进行了足踝、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功能锻炼及深呼吸。对照组给予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