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2008年至今,有大量关于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和治疗的最新数据不断涌现.其中包括慢性HBV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HBV基因型的作用,非药物诱导的自然HBV变异型毒株,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的应用,HBsAg定量在临床中的应用,更有效的新治疗药物和新治疗方案等等.来自亚太地区的专家审查和评估了相关数据,并共同商讨了近年来报道的最有意义的发现,基于此,对2008年版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进行修订,同时对2008年版治疗指南定义的关键词组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指南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般治疗,肝纤维化评价适应证,何时开始治疗或停药,初始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如何监测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患者.关于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中包括了对妊娠妇女,已发生耐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肝功能失代偿,接受免疫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经验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169-171,182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多年研究,但仍无一致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根据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总被引:68,自引:19,他引:49  
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该指南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该指南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5.
最近,EASL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一版EASL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2012版)[1],这是在2008版[2]的基础上经增加新近文献,对部分内容进行的更新.更新版指南仍保留了前几版指南的一贯体例和鲜明特点.(1)在文献综述同时穿插其中逐条列出循证证据和提出临床处理推荐意见;(2)重要循证证据文献和推荐意见后逐一列出循证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循证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分别按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系统确定.GRADE系统包括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前者按高、中、低分A、B、C三级,后者按强弱分1、2两级;(3)由于不如美国、亚太等指南是将推荐意见在文献综述后单独列出而一目了然,因此在阅读时需要费更多时间进行归纳、整理后才能更好读懂和理解;(4)具有鲜明的欧洲患者和国情特点,应当联系我国实际来理解和运用.这次指南更新的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仍然包括对一些概念的新诠释,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推荐意见.笔者在仔细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2008版EASL指南,并对照国内外其他指南进行比读[3-5].现将个人浅显的认识和理解与各位临床医生分享,并对其中部分新修改的推荐意见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临床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评论.个人见解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18日,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在台湾召开的亚太肝脏病年会上发布了备受关注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2012年更新版》(以下简称2012年共识)[1],这是自2000年发布第一版共识以来,历经2003、2005和2008年3次更新和修订,时隔4年第5次发布修订的共识意见。2012年共识紧密结合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医疗现状,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1)2015年版多个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应监测肾脏功能相关指标。(2)对于具有肾脏损伤风险以及合并肾脏损伤的CHB患者提出了推荐治疗方案的意见和药物。2015年版亚太肝病学会(APASL)《亚太乙型肝炎临床管理指南》、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及2015年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慢性乙型肝炎感染预防、管理和治  相似文献   

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5):884-892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西医抗病毒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CHB的特色治疗手段,两者优势互补可提高临床疗效。为推广中西医结合协同诊疗理念,促进CHB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学专家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从CHB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诊断与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四个方面阐述中西医结合协同诊疗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CHB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统计受损的脏腑、病性证素,并分析其证素演变规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损伤的脏腑主要有肝、胆、脾、胃、肾、三焦等,其中肝、脾是其主要的受损脏腑,随着病情进展,脾、肾、三焦、胆、胃受损频率均增加;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气郁、湿为多;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湿、气虚、气郁、热、血瘀为多;肝硬化腹水患者以湿、血瘀、气虚、水为多。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病位及病性证素上均有自身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指南是继2009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CPGs)之后更新的推荐意见,以优化慢性HBV感染的处理。1背景1.1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负担全世界约1/3的人群有既往或现症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sAg携带者。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病或肝细胞癌(HCC)的年死亡人数超过50~100万,并且占当前肝移植病例的5%~10%。未经治疗的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是国际上抗肝炎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因其副作用较多而影响临床疗效。该文通过回顾国内近年来中医干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的研究,以期从中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开展不够、客观化的疗效评价指标重视程度欠缺等。在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应紧密结合CHB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充分发挥中医药调整人体功能状态包括免疫功能状态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中医药调控CHB免疫应答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时,除了注重患者的症状,还要积极应用生化学、病毒学、病理学等替代结局指标,以提高疗效评价的客观性;在临床研究中,尽可能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公认性。充分发挥我国CHB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必将造福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13.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升  钱英 《传染病信息》2012,25(3):129-131,142
中医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评价其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不适宜单纯使用化验指标,应重点关注对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评价.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但辨证分型不能代替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该抓住核心病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从中医学角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位在...  相似文献   

14.
中医体质学是从中医角度揭示宿主个体遗传特征的重要手段,中医体质类型可影响HBV慢性感染者的肝脏病理进展和疾病转归,还与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基因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一定程度相关;其中阴虚质与慢性HBV感染者多种不良临床转归有关,并与HLA-DQA1*0501等基因型存在关联;初步数据还显示阴虚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应答较差。对中医体质理论在CHB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价值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晨  李芹  郭泽剑  周文 《传染病信息》2010,23(3):159-160,17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的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种证型各30例,对其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肝郁脾虚证组以G1、s1为主,湿热中阻证组以G2、s2为主,瘀血阻络证组以G3~G4、S3~S4为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3种中医证型中,从肝郁脾虚证到湿热中阻证再到瘀血阻络证,肝组织病理损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方剂,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机及中医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按照是否应用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对照组),收集其中有效方剂160首,分别计算各首方剂中清热解毒药物、利湿退黄药物、健脾和胃药物、理血药物的质量以及四者总质量在本首方剂中所占的质量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JP〈0.05)。160首方剂中清热解毒药物、利湿退黄药物、健脾和胃药物、理血药物总质量比与其他类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药物质量比两两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早、中、晚期四类药物质量比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机主要表现在湿、毒、瘀、虚四个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存在优势,中医药在其中起着明显作用,治疗上以利湿退黄、健脾和胃、清热解毒、调理气血法为主,注重“治未病”预防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中医证候规律,明确辨证分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CSHB患者辨证分型、相关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情况,以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纳入的74例CS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瘀黄证(25.7%)、阳虚瘀黄证(16.2%)、湿热发黄证(27.0%)和瘀热发黄证(21.6%)较为常见,阴虚瘀黄证(9.5%)较少见.②5型在TBIL、P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HGB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若将5型合并为虚证和实证统计分析,则虚证组NEUT%高于实证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5型在腹水、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若将5型合并为虚证和实证进行统计分析,则虚证组腹水发病率高于实证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5型进行辨证,相关实验室指标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若分为虚证和实证,实验室指标与并发症发病率有一定差异.CSHB的中医辨证与实验室指标和并发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首重虚实辨证.  相似文献   

18.
慢性HBV携带者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与体质辨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以HBVDNA高水平复制、ALT正常或低水平为特点的HBV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存在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的较大风险。因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对慢性HBV携带者不适用,现代医学建议随访观察,不进行治疗。结合现代医学,中医对慢性HBV携带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认识逐渐深入,并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解决辨证困局,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是具有前景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及耐药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按中医辨证分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各型患者分别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3年,观察拉米夫定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HBV DNA的转阴率以及耐药发生情况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湿热中阻型患者HBV DNA的转阴率最高,而耐药发生率最低,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的疗效及耐药发生率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