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柳郁 《通讯世界》2016,(10):283-284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无线电频率使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民航无线电方面,仍有较多干扰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频率有序、安全使用目标的实现,要求做好干扰问题定位与测试工作,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对民航无线电频谱资源相关概述、无线电干扰具体表现、定位与测试干扰问题的要求以及解决干扰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干扰优化是提升网络质量的关键,目前TD-LTE系统主要存在网内干扰、异系统干扰等问题,这些干扰类型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干扰优化工作的难度.本文在干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TD-LTE系统上下行干扰筛选、识别、定位、优化的全套分析方法,并研发TD-LTE干扰诊断系统,高效支撑干扰分析与优化工作,降低TD-LTE网络干扰水平,提升网络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3.
柳岸 《信息通信》2006,19(1):57-60
本文通过分析TCH信道指配流程,对TCH指配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排除了TCH资源不足的原因后,将问题原因定位于载频硬件和频率干扰.针对载频硬件原因,结合链路平衡统计项,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定位,进而解决问题;针对频率干扰原因,分析载频上行干扰统计项,并结合现场测试,定位原因,通过调整频率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以摩托罗拉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伪卫星(pseudolie)是导航,定位中的一种重要技术,但是对于伪卫星技术一个必须克服的问题就是远近干扰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连续干扰抑制技术抑制远近干扰的伪卫星接收机,提出了抑制远近干扰伪卫星接收机的结构,给出了伪卫星信号重构的关键技术和远近干扰发生的判断原则,并进行了仿真,说明该接收机适合于在伪卫星辅助下的定位应用.  相似文献   

5.
卫星干扰定位技术是处理日益增多的卫星通信干扰的重要措施,而利用卫星进行干扰定位离不开邻星的选择。利用主流的双星时差和频差定位技术离不开邻星选择的问题,本文对邻星选择的条件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通信卫星系统干扰定位的基于合作卫星的定位方案,梳理出可用的干扰定位资源,并提出了应对卫星通信干扰的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东洋 《电信技术》2013,(11):85-88
1 引言 现有室内分布网络大量存在强干扰、高掉话、质量差、弱覆盖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复杂的系统结构、施工工艺、隐蔽工程等问题,且一直缺乏排查问题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凯镭思开发了精确定位互调故障源技术,称为故障定位RTF,已获得专利,为凯镭思互调分析仪的特有功能.该技术测试性能:定位精度为0.5m;定位分辨率为3m;最大定位长度为300m.该技术测试功能:互调定位;回波损耗定位;互调和回波损耗定位复用.  相似文献   

7.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因明码广播特点,面临较严重的电子欺骗风险.针对延迟转发电文的检测与相应干扰台定位问题,根据ADS-B地面站接收电文的位置间隔的分布特点,该文提出利用顺序电文间瞬时速度与关注期内平均速度间的差异性检测延迟转发电文的方法.根据延迟转发电文的原始电文位置与干扰台间的空间关系,利用ADS-B地面站获取的延迟转发电文位置及时间戳,采用多点定位技术实现对干扰台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间的差异性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延迟转发电文存在与否的检测,干扰台的定位精度与ADS-B地面站的定时精度、采用定位的电文数目、干扰台与航线间距离和干扰台方位等因素有关,且采用正视区域的位置电文可以获得对干扰台较好的定位性能.该文方法可以使ADS-B地面站独立地检测延迟转发干扰和定位相应干扰台.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工程》2020,(3):219-226
随着导航战的推进,卫星导航系统面临严峻的电磁干扰问题。地面站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导航业务的运行管理,其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是制约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综合考虑满足卫星导航RDSS业务和RNSS业务干扰监测与定位需求基础上,对地面站干扰监测与定位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RDSS入站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RNSS地面站场区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设计,实现了RDSS业务入站信号和地面站场区附近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监测与定位,解决了系统无干扰监测与定位手段的问题,为干扰源排查与消除提供了有效支撑,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确保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种系统外和系统内的干扰对TD-LTE网络性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干扰的优化成为了TD-LTE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首先对TD-LTE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干扰类型及其常见问题进行分类与定位,接着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给出了TD-LTE网络干扰问题的优化流程,最后通过具体的优化案例对TD-LTE网络的干扰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卫星干扰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才勇 《电信科学》2017,(1):106-113
为了应对新的卫星干扰形势并针对卫星干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研究了卫星干扰处理的新技术和策略,总结了卫星干扰源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无人机辅助查找地面干扰源的技术,介绍了采用载波标识(CID)标准快速确定卫星干扰源的方法,给出了采用终端设备认证和数据共享策略解决干扰的实施方法.研究表明,多方联合、数据共享是解决卫星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冯赞 《信息通信》2014,(7):252-252
重点通过案例介绍如何利用数据分析,现场排查等步骤有效地解决车载对讲机系统干扰CDMA基站上行干扰的问题,详细介绍干扰定位和清除的方法和流程,并为此类复杂干扰提高定位和清除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在对静止轨道卫星上行干扰的定位过程中,复杂的分析工作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当干扰信号为突发、短时类信号时,往往会错失定位时机,导致对这类信号的定位失败率非常高。为了解决静止轨道卫星干扰定位的滞后性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静止轨道卫星干扰的自动化定位解决方案。对干扰定位工作中的邻星选择及定位方案设计、参考源信号的选择与发射等各关键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使得用机器代替人工分析成为可能,对卫星干扰源的快速和准确定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华为公司在WCDMA商用网络干扰定位的经验,对上行干扰的种类、定位流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商用网络中由2G系统、直放站和手机干扰器引起的干扰案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郑煊  王强德  刘萌 《电子技术》2007,34(9):69-71
简洁有效的虹膜定位对于虹膜识别技术的实用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二值化方法结合点hough变换定位虹膜内边缘、微积分边缘检测器定位虹膜外边缘.根据眼睑近似直线且附近噪声多、纹理较少等特性,提出一种新的直线拟合方法,由于外圆定位时易受眼睑、睫毛及眼睑阴影等噪声的干扰,所以在定位外圆前将眼睑分离.与传统的虹膜定位方法相比,此算法减轻了眼睑等噪声的干扰、鲁棒性好,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多部雷达同时同地工作面临电磁兼容问题,某对空情报雷达因对方同频段雷达发射机产生的冲击干扰严重影响了探测性能.本文根据干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恒虚警检测的冲击干扰时域抑制新算法.该算法应用恒虚警方式自适应设置干扰检测门限,利用逻辑判断进行干扰定位,增强了干扰检测的鲁棒性;运用时域相消在滤除干扰的同时保留了地杂波,防止因杂波泄漏而降低雷达探测性能.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GSM网络优化工作中,上行干扰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突出问题,然而产生GSM网络上行干扰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解决方法会有所不同,这里给出了针对各种原因产生干扰的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直放站产生的上行干扰.最后对上行干扰的排查流程做了重点分析,给出了优化思路和优化处理方案,帮助快速定位并解决上行干扰,从而优化网络质量、提高用户的感知度、保障移动 GSM 网络畅通运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介入式内窥手术中手术器械实时定位的需要,提出基于惯性导航的手术定位方法,该方法既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光学定位(OPT)中视线遮挡引发的定位区域受限问题,又能够克服电磁定位(EMT)对磁场干扰过于敏感的问题。从姿态估计与位置定位两个方面分析了传感器干扰的影响,并改进了已有的抗干扰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磁干扰情况下,姿态估计的误差在3°以内,位置测量的误差在4 mm以内,均达到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抗天波超视距雷达中的瞬态干扰,现有时域算法一般有干扰定位、干扰剔除与数据恢复3个步骤,其中干扰定位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后续处理的性能。目前工程中应用的固定门限方法定位精度不够,而现有文献中提出的方法运算量较大,且对参数的选择较为敏感。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迭代剔除平均检测器。此检测器将判决为干扰的样本点剔除出迭代平均的过程,并采用前-后向检测的定位方法,保证了背景估计与干扰定位的可靠性。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剑飞  丁凯  颜冰  林春生 《电子学报》2021,49(6):1088-1093
针对传统磁梯度张量方法定位精度易受运动载体平台晃动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十字形磁梯度张量系统结构的磁梯度张量特征值不变量定位方法,该算法有效了克服载体平台晃动对定位精度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该算法定位性能的因素.相比于三阶张量定位算法与多点测量线性定位算法,本文算法的代价在于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载体平台必须要有一次上升或下潜动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环境磁干扰和平台无晃动的理想情况下,本文算法的定位精度仅次于欧拉定位法,当存在环境磁干扰时,欧拉法定位性能迅速恶化;相比于三阶张量定位算法和多点测量线性定位算法,无论环境磁干扰有无以及晃动角度多大,本文定位算法的性能皆优于两者,即使当运动载体平台晃动角度增加到10°时,本文算法的最大定位误差也不超过15m.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无人机(UAV)无源定位中难以从多径干扰严重的环境中提取无人机定位信号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无人机定位信号分离算法,在SVM模型训练时,通过计算无人机相邻数据集之间的欧氏距离获取信息熵,为SVM映射高维空间提供模型数据.在此基础上,加入映射函数阈值软边界,使模型具有参数自适应调整能力,来适应无人机运动灵活所导致的数据差异.最后构建了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获取无人机定位信号分离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分离无人机定位信号与噪声,在多径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信号分离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