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0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疲乏量表(MFI-2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睡眠状况患者的MFI-2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患者MFI-20总分为(67.72±3.51)分,SSRS总分为(40.57±2.43)分,SPBS总分为(33.59±3.14)分。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SSRS总分与MFI-20总分呈负相关(r=-0.448,P<0.01),SPBS总分与MFI-20总分呈正相关(r=0.45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睡眠状况、社会支持和自我感受负担是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对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身心干预和社会支持,完善术后延续护理,缓解疲乏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向乳腺癌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按照IDC-10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存在CRF,根据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RPFS)得分评价疲乏程度,调查乳腺癌患者CRF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 192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调查问卷,乳腺癌患者发生CRF为668例(占56.04%);以轻、中度疲乏为主,分别占23.95%、55.24%,其中感觉维度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乳腺癌病程、肿瘤分期、化疗周期、疼痛、上肢水肿、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潮热盗汗、失眠与乳腺癌患者CRF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肿瘤分期、疼痛、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潮热盗汗、失眠是CR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是其保护因素(P<0.05)。CRF认知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对CRF认知度低,医护人员对其宣教度低。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CRF较为普遍,以轻、中度疲乏为主;乳腺癌肿瘤分期、疼痛、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潮热盗汗、失眠是影响患者CRF的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对CRF认知度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联合耳穴压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超声药物透入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2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记录两组癌性疲乏程度、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短版(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Short Form, MFSI-SF)评分、单维度疲乏量表-简明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 BFI)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 FACT-B)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改善状况,评估2组生存质量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8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6,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68.9%(χ2=4.114,P<0.05);治疗后两组MFSI-SF评分和BF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ACT-B评分和PSQ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联合耳穴压豆能够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与生命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衰特异性微型营养评价工具(MNA-HF)、中文版多维度疲乏量表20(MFI-20)、慢性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疲乏、营养状态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以及营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粪便Hp抗原(HpSA)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2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胃黏膜快速尿素酶法(RUT) 和活组织切片染色法联合检测的结果 作为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132例患者进行粪便Hp抗原(HpSA)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检测,并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RUT法检出Hp阳性95例,组织切片染色法检出Hp阳性92例,其中81例2种方法 检测均阳性,将此81例患者作为Hp感染的现症患者,26例2种方法 均阴性者作为Hp非感染者.对"金标准"检测的81例Hp阳性患者及26例阴性患者再行HpSA及14C-UBT检测.以"金标准"作为Hp感染的诊断标准,14C-UBT检测的敏感性为95.06%(77/81),特异性为92.31%(24/26),阳性预测值为97.47%(77/79),阴性预测值为85.71%(24/28),准确性为94.40%(101/107);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1.36%(74/81),特异性为88.46%(23/26),阳性预测值为96.10%(74/77),阴性预测值为76.67%(23/30),准确性为90.65%(97/107).结论 HpSA及14C-UBT检测是非侵入性诊断Hp感染的较理想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测方法,也可以联合运用检测方法 来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疲劳与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卒中后疲劳(PSF)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组来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14人。对照组为本院健康体检中心同期的健康体检者,共214人。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评价疲劳的状况,FSS评分≥4分诊断为疲劳。据此将病例组分为疲劳组(F组)与非疲劳组(NF组)。用NIHSS评分来评价卒中的严重程度,用Bar-thel-20指数(BI-20)评价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慢性病史,并于患者入院后d2检测血糖、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病例组疲劳的发病率(32.2%)明显高于对照组(4.7%),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54.038;P<0.01)。在病例组中,F组的血糖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NF组,而BI-20评分则明显低于 NF组( P<0.01)。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慢性病史、NIHSS评分以及TC、TG、HDL、LDL和FIB水平无明显差别( P>0.05)。在F组中,血糖及Hcy水平与FSS评分成正相关,BI-20评分与FSS评分成负相关( P<0.01),而年龄、NIHSS评分以及TC、TG、HDL、LDL和FIB水平与FSS评分无关( 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疲劳与血糖、Hcy及功能障碍的水平密切相关。这为研究PSF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17-120+封三
目的 分析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1 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结肠癌患者82 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将获取的图像均经后技术处理。观察诊断结果,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82 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阳性62 例,阴性20 例;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阳性54 例,阴性28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的敏感度为67.74%(42/62),特异度为40.00%(8/20),准确度为60.98%(50/82),阳性预测值为77.78%(42/54),阴性预测值为28.57%(8/28)。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阳性60 例,阴性22 例。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83.87%(52/62),特异度为60.00%(12/20),准确度为78.05%(64/82),阳性预测值为86.67%(52/60),阴性预测值为54.55%(12/22)。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P<0.05)。结论 结肠癌MSCT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较MSCT 动态增强扫描单独检查高。  相似文献   

8.
郑刚  徐前纬  杨开仁 《浙江医学》2019,40(4):355-358
目的探讨膈肌锻炼结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SF)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4例PS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膈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分(FSS)、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MBI、FMA、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膈肌锻炼联合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PSF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疲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SPECT/MPI)为标准,探讨基于工作站的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于诊断单支冠脉病变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T-angiography,CCTA)检查且冠脉直径狭窄为40%~90%的单支冠脉病变患者纳入本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佳能320排螺旋CT行CCTA采集数据,扫描时间窗为70%~99%;行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准确评估冠脉狭窄。采用基于工作站的CT-FFR软件行CT-FFR分析,以病变远端冠脉管腔直径2 mm处CT-FFR值≤0.8为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显著狭窄。以SPECT/MPI为心肌缺血评估标准,绘制CCTA、ICA及CT-FFR的ROC曲线,获得AUC。计算3种评估方法的敏感度、特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41例患者(41个病变冠脉分支)。对于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CT-FFR分别为87.5%、96.0%和92.7%,CCTA分别为100%、32.0%和58.5%,ICA分别为93.8%、32.0%和56.1%。CT-FFR的AUC值为0.93(95% CI:0.81~0.99),显著高于CCTA的0.76(95% CI:0.60~0.88)及ICA的0.80(95% CI:0.6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以SPECT/MPI为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基于工作站的CT-FFR对于诊断冠脉功能性狭窄显著优于CCT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许中恒 《西部医学》2017,29(3):403-40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疲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84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多维疲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为(6808±1035)分,其中体力疲乏(3920±624)分,脑力疲乏(1403±306)分,动力下降(757±268)分,活动减少(728±22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分级及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有关(均P<005)。Person分析显示,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紊乱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疲乏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贫血、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紊乱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疲乏状况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疲乏仍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改善心功能、纠正贫血、心理干预和睡眠干预等来改善疲乏现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芬太尼试验与简明儿童OSAS量表(简称量表)识别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价值,寻找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指导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前瞻性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8年6—11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并于术前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连续病例102例,由不知晓PSG诊断结果的医生指导监护人于术前填写中文版筛查量表;由不知晓PSG以及量表诊断结果的麻醉医生于麻醉诱导后进行芬太尼试验。对照PSG诊断结果,分析芬太尼试验诊断重度OSAS的价值,并与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102例手术患儿中46例为重度OSAS,量表诊断32例,灵敏度69.6%,特异度76.8%,阳性预测值71.1%,阴性预测值75.4%,准确度73.5%;芬太尼试验诊断40例,灵敏度87.0%,特异度87.5%,阳性预测值85.1%,阴性预测值89.1%,准确度87.3%,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诊断重度OS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 CI:0.696~0.863),芬太尼试验诊断重度OS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 CI:0.835~0.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试验对于重度OSA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代替PSG指导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黄爱民 《海南医学》2014,(16):2477-247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高血压病伴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的79例高血压病伴脑梗死患者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诊断标准,计算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CD诊断脑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8%和98.89%,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是1.14%和18.92%。结论 TCD可以作为脑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组织弹性成像技术(ETE)与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位患者共71例病灶标本分别行ETE和VTI检查,并进行弹性评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TE和VTI评分≥4分则诊断为恶性结节,从而计算出两者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根据病理结果,71例结节标本中,良性29例,恶性42例。ETE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0%、86.2%、76.1%、87.9%、65.8%;而VTI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82.8%、87.3%、88.4%、85.7%;其中,VTI的灵敏度高于ETE,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0.015)。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VTI的线下面积为0.905(95%CI为0.828~0.983),ETE的线下面积为0.803(95%CI为0.699~0.908),前者大于后者,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Z=17.503,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VTI优于ET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维生素D3(VD3)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其中,50例伴PSF为研究组,50例无PSF为病例对照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PSF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组进一步随机分为PSF-A组与PSF-B组,A组采取VD3干预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的血清25(OH)D水平,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 的NIHSS评分、FSS评分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病例对照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lR=1.369(95% CI:1.024,2.561)]、NIHSS评分[OlR=3.319(95% CI:1.031,3.456)]、FSS评分[OlR=2.661(95% CI:1.053,2.915)]是影响PS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MA评分[OlR=2.982(95% CI:1.147,3.668)]、血清25(OH)D水平[OlR=2.114(95% CI:1.121,3.865)]是保护因素(P?<0.05)。随着PSF严重程度的增加,FSS评分和NIHSS评分逐步升高(P?<0.05),而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降低(P?<0.05)。血清25(OH)D与FSS评分、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5和-3.179,均P?<0.05),与FMA评分呈正相关(r?=0.619,P?<0.05)。随访3和6个月,PSF-A组的F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PSF-B组(P?<0.05),FMA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高于PSF-B组(P?<0.05)。结论 血清25(OH)D降低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PSF的发生及程度有关,VD3干预可能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上海曲阳医院对615例患者进行宫颈活检,其中326例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289例行常规肉眼活检。结果阴道镜下拟诊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与宫颈HIV亚临床感染(SPI)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6.82%与67.86%,特异度分别为96.69%与97.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73%与73.0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9%与96.98%,正确诊断指数分别为73.51%与65.50%。结论阴道镜是临床上诊断CIN及SPI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基本证候及证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FSS评分以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结果脑卒中后疲劳基本证候以气虚证、血瘀证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总数73%;中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且患者FSS评分明显高于风痰火亢、风痰瘀血、阴虚风动三证的FSS评分(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中医证候类型以本虚标实证多见,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与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骨密度检测的诊断价值。 〖HTH〗方法〖HTSS〗〖KG*2〗将行健康体检的260例绝经期女性且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XA监测(B组)、QUS检测(A组),以DX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组检测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的差异,分析QUS检测在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HTH〗结果〖HTSS〗〖KG*2〗B组检出骨质疏松症52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骨质疏松症48例,不同年龄组患者之间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A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9.42%,阳性预测值为97.22%,阴性预测值为96.10%。 〖HTH〗结论〖HTSS〗〖KG*2〗QUS用于诊断绝经期骨质疏松伴有胸肋关节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高,且无辐射,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癌因性疲乏(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癌症,且评估存在CRF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简明量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生命质量量表测定。经MI技术2次干预后,再进行重测。结果 MI实施前后,患者疲乏程度、抑郁焦虑水平、生命质量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I在CRF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诊的40例根据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标准,对4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2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6.0%(96/100),特异性为93.8%(392/418),阳性预测值为78.7%(96/122),阴性预测值为98.9%(392/396),与CAG结果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的诊断中,64SCTCA对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有着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安全可靠、风险小、无创伤的筛检手段,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弹性成像(UE)在肝纤维化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112例慢性乙肝患者并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磁共振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UE、MR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UE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为92.00%、83.78%、92.00%、83.78%和89.29%;而MRI则为80.00%、89.19%、93.75%、68.75%和83.04%,两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E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纤维化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优于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