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腹腔镜应用的日益广泛,急诊应用腹腔镜,特别是应用于腹部闭合性及开放性外伤和病因不明的急腹症的诊断,越来越受到普通外科医生的重视,与剖腹探查术相比此方法有危险性小。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正>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是目前胃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2007版)》于2007年首次发表,有力推动了我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技术普及与发展。随着腹腔镜相关器械设备与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于2016年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面内容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3.
此病例为女性斜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腔镜治疗女性腹股沟疝有其特殊性,原因是女性患者的子宫圆韧带与腹膜非常致密,不象男性患者的精索那样可以轻易的做到“腹壁化(Parietalization)”,因此补片往往无法覆盖在子宫圆韧带和腹膜之间。该手术有两个不同于男性患者的操作步骤:(1)游离疝囊至内环口水平即可,不强调子宫圆韧带的“腹壁化”。(2)补片剪一开口,绕过子宫圆韧带覆盖在其后方,而不是平铺在其前方。补片开口处可用缝合或医用胶等方法关闭,相当于进行内环口整形。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徽创手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且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腹腔镜又被引入器官移植领域。本文就腹腔镜在肝移植前的检查和诊断、肝移植后并发症的处理及活体供肝肝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手术医师操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治疗外科疾病El益增多[1],对于脾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也相续报道[2],腹腔镜脾脏切除术(1aparoscopicsplenectomy,LS)总体是安全可行的[3]。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Ls治疗脾占位性疾病及脾损伤5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复习4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处理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疼痛的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其中低压腹腔充气、温热气体和多种形式的止痛剂可获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4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方法:对992-2000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LC4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塞死亡1例(占0.21%),各种原因中转开腹7例(占1.50%),其余460例均经LC治愈(占98.29%),本组术后24h均恢复肠蠕动,术后第1 d能进流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7d,结论:LC安全可靠,更适合于老年病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熟练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后来利用Argon激光及KTP:YAG激光对色素选择性吸收的特点,用以处理异位内膜病灶。因它可经光纤输导,腹腔镜妇科手术中还以这种可见光谱激光作接触式完成上述需行切割的手术。惜此类激光电光转换率低而大量产热,需用三相电源及水循环冷却,再加要戴上对颜色判断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2012年11月,对6例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脾脏囊性病变施行腹腔镜脾脏部分切除术,肿物最大径5.3-17.2cm,平均8.9cm,位于上极1例,中上极1例,下极4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于脾门处游离并切断脾脏上极或下极血管,沿缺血线行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结果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5~325rain,平均230.8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中位出血量150ml。脾窝引流管放置时间3—6d,平均4d。未发生胰腺损伤、胰漏、出血、脾窝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6d,平均4.8d。6例随访2—57个月,中位时间5.5月,无囊肿复发。结论位于上极或下极的脾脏良性肿物可以在腹腔镜下施行部分脾切除术,手术安全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11.
12.
13.
切口疝的手术修补(编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剖腹和腹腔镜下网片修补切口疝的效果。通过大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资料,剖腹缝合的复发率为31%-49%,腹腔镜网片修补的复发率低至0%-9%。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声泉 《腹部外科》1995,8(2):95-96
一、我国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情况 自法国Mauret医师(1987年)率先应用腹腔镜作了第1例胆囊切除术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及亚洲等世界各地。1991年云南曲靖地区第二医院在国内首先开展LC手术,随之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也相继推广。经过几年来临床实验证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外科手术结合的典范,它既不违反外科治疗原则,又能以最小创伤来完成传统手术,具有对病人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深受病人和外科医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16.
电视腹腔镜仪器及器械的发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laparoscopy;practical skills;Chinese Laparoscopic Skills Testing and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8.
肥胖症的外科治疗(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症及其伴随的各种疾病可明显的降低寿命,但饮食和药物治疗未能取得明显作用,使愈来愈多的病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外科手术在这一领域获得了一定进步,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外研究所取得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老年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腹腔镜外科于1995年10月~1996早6月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rparoscorpic cholecystectomy LC)310例,其中老年人30例,平均半龄65岁,均取得满意效果。病程5年以上者13例,B超和术中证实胆囊结石嵌顿、胆囊萎缩、胆囊充满型结石16例,22例有并存疾病。LC治愈29例,其中1例因胆囊萎缩与横结肠粘连紧密,中转开腹证实为胆囊横结肠痿。无并发症发生,24小时内肠蠕动恢复,24~48小时肛门排气,进半流质并下床活动。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术后5~7天出院。我们认为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注意术中监测和处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对老年胆石症病人施行LC术是安全和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附13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的微创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9年5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3例,其中肝癌3例,肝脏皮样囊肿2例,鼻咽癌肝转移1例,肝血管瘤4例,肝脏增生结节并胆囊结石2例,肝腺瘤1例。应用自行设计的"体外硬管肝门阻断法"阻断入肝血流6例,未阻断入肝血流7例。结果13例成功地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平均(612.8±24.6)ml,手术时间平均(120.0±60.0)min;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平均(240.4±12.6)ml,手术时间(100.0±40.6)min,两组比较出血量差异明显(P〈0.05),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5 d,恶性肿瘤术后随访3年未见切口及腹腔内转移。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方法,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