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袭 《中国药业》2010,19(13):32-33
目的建立测定通经甘露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进样量在0.0924~0.24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为0.82%(n=6);大黄素进样量在0.0576~0.15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1.15%(n=6);大黄酚进样量在0.1397~0.37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D为0.91%(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通经甘露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清肝解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清肝解毒胶囊中的黄芪、大黄、赤芍和柴胡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对清肝解毒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进行总量计算。结果薄层鉴别项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大黄素峰面积在2.864~143.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峰面积在3.544~177.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大黄酚峰面积在3.984~199.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7)。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0%,RSD为1.42%;大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99.5%,RSD为0.88%;大黄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达101.9%,RSD为1.9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符合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麻仁胶囊中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鑫  曲佳  李时放 《天津药学》2011,23(4):17-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仁胶囊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007 552 5~0.188 812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大黄酚在0.015 78~0.394 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58%,RSD为0.74%(n=6);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为1.83%(n=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麻仁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烂积丸中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烂积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SHIMADZUVP-ODS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结果大黄素在4.304-21.5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酚进样量在11.79-58.84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2.75%,RSD为2.23%(n=6);大黄酚的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67%,RSD为1.66%(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神曲胃痛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ODS-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结果:神曲胃痛胶囊中大黄素进样量在16.64~83.2 ng范围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4%,RSD为1.13%;大黄酚进样量在33.92~169.6 ng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RSD为0.96%。结论:本法简单、准确、无干扰,可作为神曲胃痛胶囊质量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董昌平 《海峡药学》2014,(10):69-71
目的建立大黄微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方中的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改进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清晰,重现性好;大黄素在0.026~0.51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101.23%(RSD2.15%,n=5);大黄酚在0.089~1.78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98.25%(RSD4.40%,n=5)。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黄微粉胶囊质量标准控制。改进后的液相方法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环境污染轻。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6):823-826
目的:建立蒙药益肾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大黄、诃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大黄、诃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23.55~117.75 ng(r=0.999 9)、44.72~223.62 ng(r=0.999 8)、43.18~215.90 ng(r=0.999 7)、77.41~387.12 ng(r=0.999 9)、46.02~230.10 ng(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80%~99.66%(RSD=1.21%,n=6)、95.01%~98.07%(RSD=0.92%,n=6)、95.06%~97.84%(RSD=0.50%,n=6)、95.19%~97.66%(RSD=1.07%,n=6)、95.07%~98.20%(RSD=0.95%,n=6)。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蒙药益肾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肾胶囊中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1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75:25),流速1.2ml·min^-1,检测波长438nm,柱温25℃。结果:大黄素在0.012~0.036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41%);大黄酚在0.0124~0.0372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2.2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适用于延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完善妇炎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败酱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080~0.20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1%(RSD=3.0%,n=9);大黄酚在0.0262~0.65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2.4%( RSD=2.6%,n=9);芍药苷在0.0997~1.9937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3.3%( RSD=1.5%,n=9)。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妇炎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慢肾康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慢肾康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黄、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 (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0.1%磷酸溶液(73:27),流速1 mL&#8226;min 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定量分析中大黄素含量在1.1~44.0 μg&#8226;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42%,RSD为0.50%(n=6);大黄酚含量在1.6~64.0 μg&#8226;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95%,RSD为0.53%(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乌参八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品种中的何首乌、川芎、赤芍进行专属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君药何首乌中有效成分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出.结果:3味药材的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在10~1 28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RSD =2.16% (n =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乌参八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清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燕  刘建锋 《中南药学》2009,7(1):39-42
目的建立上清九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OmL·min^-1,检测波长:254nrn。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0576~0.153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9%,RSD为1.75%(n=6);大黄酚进样量在0.1397~0.37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2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上清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雷宁  张颖  马萍 《中国药房》2011,(3):255-257
目的:建立复方决明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决明子、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大黄酚的含量。结果:TLC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酚检测浓度在1.16~46.4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38%,RSD=2.0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决明子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志海 《中国药业》2009,18(9):26-27
目的建立测定清解合剂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5: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5℃。结果大黄素与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21.12—105.6ng和29.28~146.4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3%和98.43%,RSD分别为0.87%和0.71%(n=6)。结论RP—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干扰小、结果可靠,可用于清解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乳核分散片质量标准,以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三棱、香附、当归、郁金、蒲公英等药味,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橙皮苷含量.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98~0.343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98.48%,RSD=1.80%(n=6);橙皮苷在0.032~0.11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98.15%,RSD=1.70%(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乳核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张海英  李玲  薛洁 《中国药房》2012,(19):1788-1790
目的:建立肠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佛手、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胃片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桂皮醛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桂皮醛检测浓度分别在0.028~0.140(r=0.9998)、0.028~0.140(r=0.9996)、0.024~0.120(r=0.9997)m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9.68%、100.10%,RSD分别为1.48%、1.39%、0.90%(n均为6)。结论:所建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肠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王玉宝 《淮海医药》2008,26(5):412-413
目的测定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C9H10O5)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0.5%冰醋酸-甲醇(93∶7),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3.54~31.8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n=6),RSD为1.18%。结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冠脉宁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