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产量更高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为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引进了一些新的抗虫杂交棉品种,与稼元216及当地的其他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可能是其适应性差,无论是籽棉产量还是皮棉产量均最低。尽管棉铃中等偏大的稼元216皮棉产量略低于中棉所63,但其综合性状好于中棉所63,综合性状超过稼元216的品种尚未出现,建议以后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杂交棉花品种性状研究及育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2001-201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棉花品种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棉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统计方法分析杂交棉花品种的亲本来源、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棉品种亲本多为苏审常规棉与‘GK19’;不同阶段育成品种产量稳步提高,但增产幅度有降低趋势;单株铃数有渐近增加的趋势;30个白色杂交棉品种中,衣分均高于39.5%,铃重5.9 g以上的品种占60%;纤维品质达Ⅲ型以上品种占93.5%;近50%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达耐病级别;抗虫性有待提高.近期杂交棉育种以改进纤维品质与抗性为主,稳步提高产量;思路上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三系”杂交棉;重点开展病虫抗性和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引进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大田对比试验,鉴定杂交棉在本地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调查不同品种杂交棉生育期性状,掌握不同品种生育期,为团场选择优质、高效的杂交棉品种提供依据。二、供试品种供试品种10个:冀棉958、运城255、植保178、  相似文献   

4.
通过杂交棉在库车县的引种试验,观察比较各杂交棉品种在库车县的生长发育表现及产量品质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鲁棉研25号、华杂9号、邯杂98-1、新陆中31号4个杂交棉品种平均结铃数、单铃重、皮棉产量都比对照品种中棉35号高,均可在本地推广种植。杂交棉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挑选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44号群体生理参数,探索北疆农田生态条件下杂交棉产量形成机理,为制定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33号为对照品种,田间取样测量叶面积和各器官干重,计算各时期生物产量和主要群体生理参数,研究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44号和常规品种主要群体生理参数的差异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新陆早44号和新陆早33号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在盛铃期达到最大,分别为4.36和4.72,LAI>4的天数分别持续42和28 d;全生育期的总光合势(LAD)分别为2.87×106和2.79×106 m2·d;光合生产率在盛蕾期至初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49、17.78 g/(m2·d);最大生物量积累出现天数和速率分别为84.2 d、27.6 g/(m·d)和85.8 d、26.5 g/(m·d);成熟后,新陆早44号的生物产量和籽棉产量分别为出现早和积累速率高是新陆早44号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肥水条件下鲁棉研24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土壤肥力条件的不断提高,杂交棉种植密度越来越低,棉花单产没有大幅度提高,出现了杂交棉产量优势不明显的现象,影响植棉效益和杂交棉品种的推广。菏泽市杂交棉种植面积较大,一般在100万亩左右,探索杂交棉种植密度与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当前兵团第七师引进主栽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和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4号为材料,在机采等行距植棉模式下,比较两个品种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表现,研究外引常规早中熟棉花品种采用机采等行距植棉模式适应性,为北疆棉区引进内地早中熟棉花品种,发挥增产优势,提供新的栽培技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榛树栽培品种选择的依据是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用途及市场的需要等。不同的栽培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选择的主栽品种也不同,授粉品种也有差异。根据目前科研与实践观察,北部栽培区、中温带湿润区推荐的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辽榛8号、辽榛3号、辽榛7号;中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达维、辽榛8号、平欧28、辽榛3号;中部栽培区,暖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达维、平欧28、辽榛4号;暖温带半干旱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1、平欧33;南部栽培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平欧545;干旱地带栽培区,E104o以东地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辅栽品种:辽榛8号、玉坠、平欧21;新疆地区主栽品种:达维、玉坠。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随着棉花品种的不断更新,种植技术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杂交棉以其明显的产量和品质优势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内地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纷纷引进示范杂交棉品种,据统计,杂交棉产量可较常规棉亩增单产20%以上,部分地块可达亩产籽棉650公斤以上,因此受到了广大棉农的热烈欢迎。推广应用杂交棉将是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10.
路梅  张发成  钱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53-17555,17573
[目的]调查金华市主栽水稻品种纹枯病田间发生情况,探讨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其经济闽值。[方法]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进行病情调查,并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各种产量性状;通过人工接种试验,研究不同接种量下水稻品种——金早47的病丛率、病情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损失率,并计算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经济阈值。[结果]金华市现有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中抗水平以下,缺乏高抗品种;其中水稻金旱47为中抗,两优培九为中感,协优46则为感病。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育期的抗性表现有所差异,水稻产量的损失随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减弱而加重。孕穗期,金早47的病丛率和产量损失率成线性关系.要将产量损失率控制在7%以下,孕穗期的病情指数必须控制在4.2以下。[结论]明确了金华市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及其经济阈值.为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合理控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方法]以棉花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研究新陆中29、鲁棉28、科1等13个棉花品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结果]海陆杂交棉科1前期长势明显优于常规棉和陆陆杂交棉;陆陆杂交棉苗期长势弱于常规棉,但其现蕾、开花的节位较低;杂交棉的现蕾量明显多于常规棉。鲁棉28、科14、038、吉田4号、中40和3号对黄萎病的耐性较强,新陆中29和天杂1号抗病性较差。在供试品种中,吉田4号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9.1%和27.7%;其次是豫杂37号,比对照高11.0%和20.3%。[结论]陆陆杂交棉更适宜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樱桃番茄的果实形状和经济效益,我们选择在广西右江河谷高产区田阳县兴城村,通过田间调查的方式,调查几个主栽品种的不同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特征,并对主栽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旨在为农民选择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宿松县河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对28个不同组合的杂交棉与当地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铃中等大的组合09-53、08-6、LY-11、09-32、09-8综合性状较好;大铃组合以09-5、08-8、09-3表现也不错,建议2011年继续对这几个组合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滨海盐碱地通过不同盐碱程度下种植不同棉花品种植株生长发育、光合性状及产量构成评价,探讨挖掘品种耐盐性提高滨海盐碱地产量的可能途径以及栽培策略。[方法]在中度(3.0~4.0g·kg-1)和重度盐碱棉田(4.0~6.0g·kg-1),选用杂交棉、早熟棉和中熟棉各4个品种,调查出苗率,植株性状、光合生理性状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结果]除产量形成期杂交棉和早熟棉产品器官数,3种特性品种出苗率、植株光合生理性状和产量中度均优于重度盐碱棉田。早熟棉较杂交棉植株性状生育早期高6.2%~19.7%,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光合速率高5.5%~18.2%,叶面积高43.1%~57.1%;产量形成期株高和果枝数低0.4%~5.1%,产品器官数低12.6%~30.4%,光合生理性状低2.6%~18.7%,中熟棉较早熟棉的植株性状和光合生理性状均明显较低。皮棉产量中度盐碱棉田中熟棉最高(1 000kg·hm-2),重度盐碱棉田早熟棉最高(≈1 000kg·hm-2)。[结论]杂交棉应采取措施增加出苗率并加强前期管理;中熟棉应并运用水肥等措施促进其尽早开花成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期播种探测京郊主栽玉米品种生育期的伸缩性及产量表现。试验数据显示,安全生长期内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与播种日期呈显著直线负相关,晚熟品种生育天数增减幅度大于早熟品种;明确北京地区不同熟期主栽品种适宜播种时期和临界安全播种日期。试验结果为京郊玉米雨养旱作生产品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杂交棉栽培     
<正>棉花的不同品种间进行杂交制种,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出苗好且早、苗齐、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抗干旱、抗病能力强、早熟不早衰。二是蕾开花提早、结铃多且大,产量可比同类型的常规种增产15%、高者可增产30%。三是杂交棉的纤维品质好,一般杂交棉纤维的强力、细度、长度都高于常规棉品种。四是杂交棉已成为当代农民致富的新途径。为更好的利于农民种植好杂交棉,其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铜陵 2 0 0 1、2 0 0 3年 2年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比较试验 ,客观地比较各品种在不同年份的产量、抗性、品质表现。结果表明 :双抗皖杂 40、中棉所 2 9表现较好 ,应大力推广 ;RH -7组合产量高 ,建议加快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8.
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对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6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进行产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先玉335、正大12、宁玉524、LB-5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郑单958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东单60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综观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可以看出,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6个玉米品种产量范围为14 553.00~19 181.10kg/hm2,LB-5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较其他品种的产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9.
1试验目的重点做好品种的筛选工作,进一步统一推广适应余姚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增效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来替代品质差、产量低、种植成本高的常规品种,同时通过系统观察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的生育特性,研究一套适宜于高产栽培的新技术。2试验经过2004年首先选出8个抗虫杂交棉品种进  相似文献   

20.
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杂交棉的杂交优势与北疆主要推广的杂交棉品种,介绍了杂交棉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北疆杂交棉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