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浮市吸毒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行为,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1月至9月按照全国统一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戒毒所和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HCV、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9.0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482名调查对象中戒毒所1 217人,社区265人,平均年龄(33.9±9.8)岁,以本省户籍为主,占91.8%,男性占94.3%,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3.2%、32.8%、1.2%,戒毒所与社区HIV、HCV和梅毒阳性率分别为(2.1%比7.9%)、(30.5%比43.4%)和(0.5%比3.4%)。HIV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HCV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注射吸毒和商业性行为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梅毒阳性率在场所内外、有无商业性行为和商业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吸毒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云浮市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发生情况不容乐观,今后应继续加大吸毒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加强社区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遵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7月对该市强制戒毒劳教所新入所的所有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07名吸毒者,有注射吸毒史44.2%,其中26.1%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22.4%的调查对象有过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3%;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的为27.2%。HIV抗体阳性率0.5%,HCV抗体阳性率29.7%,梅毒抗体阳性率5.9%。结论要加大对吸毒人群干预力度,减少高危行为,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同时对吸毒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湖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监测艾滋病相关行为,分析它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东湖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在吸毒人群中抽查400名吸毒人员,调查其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血清学信息.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00%、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为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96%.吸毒人群HIV检测并知晓结果68.75%.血清HIV检出率1.75%;梅毒检出率为4.25%;丙肝感染率为46.25%;吸毒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2.75%.结论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比例有所降低;感染率均处于低水平,表明东湖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仍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丙肝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陈洪森  吕腾荣  陈光英  黄斌伟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488-1489,1494
目的 了解掌握岑溪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为该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岑溪市394名吸毒人员人口、行为学资料分布情况分析;并开展艾滋病、丙肝、梅毒抗体检测,分析感染情况.结果 394例吸毒人员抗HIV、HCV、T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3%、80.96%、3.55%.30~岁组的HCV感染率高于≥40岁组.TP感染率女性高于男性.共针静脉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共针静脉注射吸毒者.结论 岑溪市吸毒人群HIV、HCV、TP感染率较高,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高危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岳阳市吸毒人群四种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岳阳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梅毒等四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和梅毒抗体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77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4.69%,HCV感染率81.95%,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14.08%,梅毒感染率2.53%,13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乙肝由吸毒人员向其它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2010~2013年平顶山市共监测682人,HIV抗体阳性者3人,阳性率0.43%;HCV阳性157人,阳性率为23.02%;TP阳性36人,阳性率为5.27%.吸毒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占 88.27%(602/68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18%(615/682).注射吸毒者占17.30%(118/682),注射吸毒者中针具共用率为7.11%(8/118).有商业性行为者占31.23%(213/682),其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21.22%(45/213).结论 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T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群中存在着共用针具及商业性行为等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HIV、HCV、TP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HIV与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口市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艾滋痛、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强制戒毒所的914名男性吸毒人员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914名吸毒者平均年龄为28.8岁,最小16岁,最大50岁。吸毒人员以来婚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53.72%,共用针具吸毒占静脉注射吸毒的20.98%。HIV检测阳性率为0.22%,梅毒血清RPR+TPPA检测阳性率为4.49%。结论吸毒人群有明显的高危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比例较高,HIV、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类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我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及时总结我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经验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我市监测的吸毒人员均为男性,青壮年、已婚者居多,多数吸毒者为初中以下文化,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大都吸食海洛因。2010年监测的42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占14.0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16.15%,共用针具者占19.12%,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24%,梅毒抗体检测阳性8例,检出率为1.90%,丙肝抗体阳性46例,检出率为10.93%。2011年监测的41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者占21.4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22.87%,共用针具者占37.2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3例,检出率为5.59%,丙肝阳性56例,检出率为13.63%。结论我市被调查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商业性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升高。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341名吸毒人员行为学特征及HIV、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吸毒、性行为方式、艾滋病知识及HIV、梅毒感染水平,分析吸毒行为、HIV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向卷调查,同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RPR TPPA。结果 吸毒人员以未婚男性青年为主,吸毒方式仍以口吸为主,静脉注射吸毒只占25.22%,共用注射针具吸毒行为的占22.105。吸毒者存在多性伴现象,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吸毒人群HIV抗体检测未发现阳性者,梅毒血清RPR TPPA检测阳性率为8.805。其中女性阳性率为27.40%,男性阳性率为3.7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果 吸毒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共用注射针具等行为与HIV感染有关。吸毒人群中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吸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综合研究,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进一步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调查本市吸毒基本情况、吸毒行为特征;公安、卫生、社区干部对控制吸毒和控制艾滋病干预措施的态度。同时,检测各类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有关资料、评价控制对策。结果 吸毒人员复吸率高、共用针具吸毒率达40.33%。检测各类高危人群14456例,HIV阳性124例,其中吸毒人员2662例。阳性112例。显示我市HIV感染以吸毒人员为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实施吸毒人员内部相互控制共用针具吸毒的特定社区干预项目,对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可产生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药害与不合理用药的监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合理用药仍不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在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其后果是使药害加剧。在药品管理法及药品不良反应规章制度经过修订予以颁布实施的新世纪,在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健康发展的要求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阐述了药害现状与对策,以促进依法治药。  相似文献   

12.
新药上架     
欧睿杰 《当代医学》2007,13(4):96-96
美国FDA最近批准了Jessen公司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帕潘立酮(商品名为INVEGA)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美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经超过200万,而INVEGA是自2003年以来FDA批准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一种新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药上架     
《当代医学》2007,(8):96-96
  相似文献   

14.
新药上架     
欧睿杰 《当代医学》2006,12(10):78-78
如果通过皮下植入一支含有孕激素的短棒,可以起到为期三年的避孕效果,你会对此感兴趣吗?一家名为Organon的制药公司希望如此,而他们的产品刚刚通过FDA的审批。该产品名为Implanon,每支含有68mg的依托孕烯,属于非生物降解埋植剂。依托孕烯是去氧孕烯的活性代谢物,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力比去氧孕烯高出3-5倍,但雄激素作用很少。前期研究发现,使用Implanon30个月后,仅有不到5%使用者出现排卵。欲终止避孕时,只需手术取出Implanon,大部分妇女将在3-4周后出现排卵,13.8%在90天内妊娠。副反应主要为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频发或稀发。月经频发(约26.6%)和延长出血(约12%)为中止使用的主要原因。85%的月经不正常者在使用1年后改进。其他副反应,如乳房疼痛、痤疮、阴道炎、头痛和体重增加等和口服避孕药相似或稍低。  相似文献   

15.
新药上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2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的方法,对212例ADR涉及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进行分类,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老年人中, ADR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抗菌药物以及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合理使用药物及进行药物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nd HIV-associated risk behavior was conducted in February 1998 among 6,324 drug users in 26 drug rehabilitation centres in Malaysia.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were males (97.3%) and Malays (77.8%), administered drugs intravenously (64.6%) and of these 65.4% shared needles. About 78.1% had sexual exposure, of which 55.1% had sex with girl friends, 31.3% with prostitutes and 4.6% with male partners. The HIV prevalence rate in the group was 12.1% and significantly high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IDU); those sharing needles; those who started addiction at a young age (10-15 years); those who had sexual exposures and had sex with prostitutes.  相似文献   

18.
定量药理学是上个世纪末在传统的药动学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学科,其主要运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定量描述、解释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行为。近年来定量药理学中涉及的模型化和仿真预测在新药研发、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这两个方面综述了定量药理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