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业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农业发展滞后与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不力有着直接关系。现代农业是科技密集型农业,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手于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着力于农业科技的直接创新,通过科研和教育的强力驱动,才能实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跨越。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立新型的科研开发系统;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组建集团,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科技进步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加快农业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深入研究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创新的机制,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24-25,41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终归得益于农业科技的突破和农业技术的创新.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障碍因素并就我国的科技创新重点进行了研究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加速新疆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分析农业科技进步对新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重要作用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疆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与主要任务,并围绕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就如何推进新疆农业科技进步提出了加速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循环农业的建立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推动力。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循环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昭 《吉林农业》2010,(8):36-36
文章介绍了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指出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主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以沈阳市于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子,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发展,依靠科技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是农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科技进步的"助跑器",是支撑地方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文章在充分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客观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以及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或农业管理部门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主要有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和鉴定制度,加快以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成果转化和应用,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动力 ,为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推动新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必须改革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并在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经费投入方面予以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1.
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接受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和进步。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是衡量农业科技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实现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发展的联动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要前提。根据两次全国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资料汇编数据及现有农业科技投入研究文献,对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世界各国农业R&D经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了解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农业领域也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科技奖励。文章对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领域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和进步。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是衡量农业科技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实现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发展的联动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要前提。根据两次全国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资料汇编数据及现有农业科技投入研究文献,对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世界各国农业R&D经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了解中国农业科技投入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武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55-57,89
陕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较强的优势,搭建科研基础平台,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分析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农业技术和智力引进,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平台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平台建设需要构建园区集群创新环境和运作核心,园区集群创新环境包括内外环境,通过形成一个利于园区产业集群创新的产业环境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互动网络,促进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主体的成长,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形成园区强有力的创新运作主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认真梳理了国内学者近年来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已取得的一些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特点、不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欧债危机随后爆发,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而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和农业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应充分抓住金融危机给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做到遵循农业科研规律,优化配置农业基础科技资源,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提升农业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超前部署一批前瞻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战略储备能力,抢占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制高点,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在分析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系统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求农业科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切入点,分析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所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激发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积极性三方面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