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定量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分为卒中组(68例)与非卒中组(28例),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分别对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测,运用编码反相谐波成像技术软件在机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卒中组斑块增强率及增强强度与非卒中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间比较造影剂到达斑块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均迟于颈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组别相同部位比较造影剂到达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评价斑块易损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高于非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患者(其中脑卒中患者81例,对照组73例)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颈动脉斑块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卒中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卒中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内中膜厚度,显示出常规超声未发现的9个斑块(其中卒中组8例,对照组1例)。卒中组增强斑块数目及增强斑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27)。结论卒中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可提高显示率,造影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显示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敏感地显示斑块动态增强形式,并能够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特征,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可更好的预测脑卒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回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影后新生血管的血供情况,探讨超声造影技术识别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经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者共54例(斑块总数95个),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情况,并运用声学分析软件Qontrast4.0测量斑块的平均血容量(Average blood volume,RBV)、平均血流量(Average blood flow,RBF).结果 (1)超声造影能发现常规彩超下遗漏的低无回声斑块,增加斑块的检出率;(2)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的增强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5),但前两者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3)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的RBV、RBF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P<0.05),但前两者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为识别易损斑块提过更丰富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EUS)探讨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24例,其中纳入狭窄处斑块45个作为研究对象。超声造影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化情况,行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化验指标,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状态行NIHSS评分。分析颈内动脉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侧脑梗死灶、血脂及预后等情况的关系。结果(1)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两组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剂的增强强度比较(42.61±13.63VS 18.29±6.68,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ICA狭窄同侧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狭窄处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比较(34.66±13.67 VS 20.36±6.53,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4)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治疗前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有临床症状组ICA狭窄处斑块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组;(2)ICA狭窄同侧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其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有相关性;(3)ICA狭窄处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其高血压病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LDL和TG水平无明显相关性;(4)ICA狭窄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强度与治疗前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以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征,并分析新生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超声、彩色功率多普勒超声筛选出20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29个斑块,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斑块进行检测,分析超声造影表现与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布特征、血液动力学特点。结果 29个斑块中有28个斑块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强,有9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单纯从管壁外向斑块内增强,有6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单纯从管腔内向斑块内增强,另有13个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腔内、管壁外周双向进入斑块内增强。在这些回声强度不同的斑块中,共5个硬斑块,其中4个硬斑块表现为造影剂从管壁外周向斑块内呈稀疏点状增强。在增强的28个斑块中软斑块9个,混合斑块15个,硬斑块4个。结论 颈动脉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敏感地强化显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揭示颈动脉斑块内血液动力学特征。颈动脉超声造影是一种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Lp-PLA2含量,病例组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水平,根据影像学分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组。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p-PLA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OR=1. 007,95%CI 1. 004~1. 011),但校正血脂等因素后相关性降低(OR=1. 004,95%CI 0. 999~1. 010)。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新生血管III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OR=24,95%CI 1. 952~295. 061)。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中Lp-PLA2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一定程度上受血脂等因素的影响。应用CEUS技术可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水平,新生血管等级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其中新生血管III级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未发现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超声造影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定量特点。方法 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患者按有无临床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与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斑块发生率;对易损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溃疡斑块和非溃疡斑块的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差异。分析两组斑块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特征。结果 入组41例患者,共有48个易损斑块。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68.2%,无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溃疡斑块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较非溃疡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1±2.17 s vs 10.32±3.17 s,P <0.05;15.1±6.4 dB vs 11.3±5.1 dB,P <0.05;0.64±0.17 vs 0.47±0.21,P <0.05)。结论 缺血症状组溃疡斑块的发生率较高;溃疡斑块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非溃疡斑块组。  相似文献   

9.
李怡  何文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1):1183-1188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不仅可以量 化颈动脉狭窄程度,还可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三维超声可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的体积,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及分布区域,剪切波弹性成像可测定斑块组 织的硬度,反映斑块不同部位的组织成分。颈动脉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缺血性卒中诊疗领域中的 应用更加广泛,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管壁的评价更加精确,有助于临床判断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并 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来预测斑块的稳定性,评估其与脑梗死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16例分为脑梗死组61例和无脑梗死组(对照组)55例,除常规超声检查外,根据斑块风险评分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2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显影程度,并分析不同显影程度分级斑块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将斑块不同显影程度分级与脑梗死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显影程度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占67.22%。非脑梗死组斑块显影程度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占80.00%。斑块新生血管不同显影程度分级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新生血管显影程度分级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间的关系,且无创、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二维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相关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卒中的危险因 素纳入Logistic回归,明确对缺血性卒中最有影响的斑块特征及危险因素,明确超声联合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应变成像(X-strain imaging,XS)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运动特点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常规超声检查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26例 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24例非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超声和XS 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斑块不同位置(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应变成像及运动特点。 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不同回声斑块数目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XS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近心端肩峰、顶部及远心端肩峰的轴向 和横向运动速度、轴向和横向位移、应变均较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者斑块近心 端肩峰运动较远心端肩峰明显,其横向移动速度([ 0.25±0.07)cm/s vs(0.15±0.05)cm/s]和位移 ([ 0.28±0.10)mm vs(0.17±0.05)mm]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顶部应变([ 2.75±1.01)%]较近心端 肩峰([ 4.43±1.08)%]和远心端肩峰([ 4.23±1.24)%]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变及运动较明显,斑块易损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 esonance i maging,MRI)特征与相应供 血区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的关系。 方法 横断面研究,入组临床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心源性卒中,在发病一周 内行颈动脉磁共振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和常规MRI [包括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评估症状侧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特征以及颅内外动脉管腔狭窄度,根据DWI上梗死灶 形态对急性脑缺血病灶形态和体积进行分析。 结果 共入选1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8例(48.6%)为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显 示2型糖尿病是症状侧颈动脉斑块富脂质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3.35,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3~8.43];在兼具富脂质核斑块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组颈内动脉 区域急性脑缺血病灶体积([ 15.45±8.97)ml vs(9.09±8.64)ml,P=0.011]和大穿支动脉梗死发生率 [34.0% vs 13.2%,P =0.02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颈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症状侧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特征, 尤其是富脂质核密切相关,且更易发生大穿支动脉的梗死,提示MR-VWI细致化分析结合糖尿病因素 有助于临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分层和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 超敏C反应蛋白(hi 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243例,另外选择同期 体检的无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Lp-PLA2、hs-CRP水平。依据颈部动 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患者进一步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 结果 ①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PLA2([ 180.04±35.02)ng/mL vs(152.13±39.67)ng/mL,P=0.014]、 hs-CRP[(10.02±0.47)mg/L vs(2.64±0.33)mg/L,P =0.017]水平高于对照组。②稳定斑块组 ([ 162.96±11.34)ng/mL,P=0.013]和易损斑块组([ 197.79±32.56)ng/mL,P=0.004]Lp-PLA2水平高 于无斑块组([ 143.67±12.35)ng/mL];易损斑块组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P=0.007),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③易损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12.86±1.67)mg/L]高于稳定斑块组[(10.82±0.53) mg/L,P=0.029]及无斑块组([ 9.54±0.47)mg/L,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Lp-PLA2与hs-CRP可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其不稳定性 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微血流模式造影在计量位于颈动脉之间斑块内新长出的血管密度与数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255枚颈动脉斑块,主要包括低回声和混合回声的斑块。常规超声扫查患者双侧颈动脉,同时记录斑块的相关信息,然后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及微血流模式(SMI)环境下CEUS评估,观察记录CEUS及SMI环境下CEUS过程中位于颈部动脉的斑块新长出血管的位置及数量,储存图像。完成检查操作后,最后按照血流的级别划分标准,探讨CEUS及SMI环境下CEUS评估位于颈部动脉的斑块内新长出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结果255个斑块中厚度<2.0 mm 76个,2.0~2.9 mm 66个,3.0~3.9 mm 59个,≥4.0 mm 54个,CEUS与CEUS+SMI模式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结果一致性Kappa值=0.710,P<0.05。<2.0 mm、2.0~2.9 mm、3.0~3.9 mm、≥4.0 mm 4组斑块经Kappa检验,4组Kappa值分别为0.617、0.667、0.679、0.640,P<0.05,表示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厚度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较高。CEUS联合SMI模式相比于单用CEUS可发现斑块内更多的新生血管(χ2=5.381,P<0.05)。结论CEUS与CEUS+SMI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一致性较好,且相比单纯使用CEUS,微血流模式背景下超声造影可以提高斑块内新长出血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 2018年5-6月由孝感市中心医院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孝感市城乡各1个社区居民
进行筛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筛选卒中高危人群纳入研究。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卒中高危人群分为非斑块组和斑块组(颈动脉)。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并根据年龄(60岁)、BM(I 24 kg/m2)、是
否有高血压对研究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研究不同特征的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
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卒中高危人群629例,男性338例(53.74%),平均54.85±8.97岁,糖化血红蛋白平
均浓度为4.70%±1.02%。其中斑块组患者215例(34.18%),非斑块组患者414例(65.82%)。与非斑
块组患者相比,斑块组患者男性、卒中、TIA、高血压、超重患者比例更高,年龄更大,BMI、血压、空
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水平更高(均P<0.01)。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是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每升高1%,OR 1.16,95%CI 1.01~1.31,P =0.018)。分层分析显
示,年龄≥60岁(OR 1.48,95%CI 1.09~2.01,P =0.016)、BMI≥24 kg/m2(OR 1.97,95%CI 1.07~3.64,
P =0.030)、高血压人群(OR 1.31,95%CI 1.06~1.62,P =0.013)中糖化血红蛋白均是颈动脉斑块发生
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卒中高危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年龄≥6 0岁、
BMI≥24 kg/m2和高血压人群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1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对颈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患者来源于无症状性多血管床狭窄的社区研究 (A s y m p t o m at i c P o l y v a s c u l a r Abnormalities Community,APAC)。检测入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通过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特点。按照血清Lp-PLA2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4组,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Lp-PLA2水 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结果 高Lp-PLA2水平(>159.1 ng/mL)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预测因素(OR 2.8,95%CI 2.0~3.8,P <0.0001),在校正危险因素后,这种趋势没有发生变化(OR 1.7,95%CI 1.2~2.5,P= 0.0067),在<60岁受试者中,该差异仍然存在(OR 1.7,95%CI 1.1~2.7,P =0.0142),但在≥60岁受试 者中,其预测价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结论 较高血清Lp-PLA2水平是颈动脉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预测因素,尤其在<60岁患者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HR-MRI)技术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 内动脉角(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gle,ICA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特点,探讨ICAA与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形态的关系。 方法 入组2011年11月-2012年6月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HR-MRI 检查,获得每 例患者左右侧ICAA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资料。根据ICAA大小的中位数将颈动脉分为ICAA≥35°组 和ICAA<35°组,比较两组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特点。分别以左右侧颈动脉粥样 硬化各斑块成分总量为因变量,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共有86例患者的162支颈动脉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其中ICAA≥35°组78支,ICAA<35°组84支, ICAA≥35°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2支(92.3%)vs 47支(56.0%),P<0.01]及易损斑块检出率 [34支(43.6%)vs 13支(15.5%),P =0.03)]均较ICAA<35°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A≥35°组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坏死核心[59支(75.6%)vs 31支(36.9%),P <0.01)]及斑块内出血[(21 支(26.9%)vs 10支(11.9%),P =0.02)]的检出率高。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钙化成分总量(B 0.35,95%CI 0.21~1.65,P =0.01)及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出血成分总量 (B 0.34,95%CI 0.30~2.32,P =0.01)的危险因素,ICAA非平面角(B 0.37,95%CI 1.23~7.33,P =0.01) 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颈外动脉非平面角(B 0.33, 95%CI 0.20~2.07,P =0.02)是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 结论 随着ICAA角度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ICAA大者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的检出率也高。ICA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成分的含量有影响。ICA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 生有关,但并非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海淀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71例, 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 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对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 归分析。 结果 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数≥2对LI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有独立 影响(OR 2.843,95%CI 1.301~6.216,P =0.008)。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颈动脉数≥2也是LI患者合 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899,95%CI 1.311~6.409,P =0.008)。 结论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数、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颈动脉数增加,LI患者合并认知 功能障碍的风险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