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与前列腺癌(PCa)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例PCa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切除前列腺组织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和血清PS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患者病灶组织中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和血清P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lncRNA H19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低于低lncRNA H19表达组(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患者术后OS与病灶组织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术后PFS与病灶组织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淋巴结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Ca癌组织中存在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特征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患者术前血清PSA水平虽与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但与患者的预后缺乏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补体C_3、C_4和β_2微球蛋白水平变化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354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196例和重症组158例,另选取1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分析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C_3和C_4水平均低于轻症组,轻症组血清C_3和C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β_2-MG水平高于轻症组,轻症组血清β_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清C_3和C_4水平均低于生存组,生存组血清C_3和C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清β_2-MG水平高于生存组,生存组血清β_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患者血清C_3水平(r=-4.813,P=0.020)和C4水平(r=-0.581,P=0.019)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患者血清β_2-MG水平(r=0.610,P=0.025)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联合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面积是0.93,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_3、C_4和β_2-MG水平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评估,为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法和放免法检测36例MM患者血清β2-MG和LDH值.结果 正常组与MM组,Ⅰ期与Ⅱ期,Ⅱ期与Ⅲ期,A组与B组以及化疗有效与无效患者间β2-MG及LDH相比,后组患者血清β2-MG和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β2-MG和LDH水平可作为患者分期、预后及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变化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CKD患者96例纳入试验组,同期10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将CKD患者分为CKD 1期21例,CKD 2期15例,CKD 3期25例,CKD 4~5期35例;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SCC,β_2-MG和肌酐水平,分析CKD患者血清SCC与β_2-MG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中CKD患者血清SCC、β_2-MG和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3个指标都明显升高(P0.05);血清SCC水平与β_2-MG呈正相关(r=0.719,P0.05),与肌酐也呈正相关(r=0.756,P0.05);血清SCC、β_2-MG和肌酐3个指标诊断CK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955、0.949。结论 CKD患者血清SCC、β_2-MG和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对CKD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而且血清SCC与β_2-MG、肌酐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初诊MM患者18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Hcy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Hcy组,绘制2组患者生存曲线,对比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观察血清半胱氨酸对初诊MM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高、低Hcy 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Pearson检验进一步分析Hcy与差异因素的相关性,探讨Hcy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高、低Hcy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5-59)和41(7-71)个月,高Hcy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骨病分级,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LDH、C反应蛋白、Cr、β2-MG、Hcy,低水平Hb、ALB的初诊MM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缩短(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Cr、β2-MG、低水平Hb、低水平ALB为初诊MM患者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Hcy与患者OS非独立相关(P>0.05)。高Hcy组Hb水平明显低于低Hcy组,LDH水平明显高于低Hcy组(均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血清Hcy与Hb呈负相关(r=-0.813,P<0.05),而与LDH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初诊MM患者的生存有相关趋势,受Hb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MM活动期/稳定期、MM临床分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探讨IL-17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3例MM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血清IL-17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β2-MG含量。结果表明,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活动期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MM患者(P<0.05);按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MM患者血清IL-17及β2-MG水平明显高于Ⅱ期(P<0.05);血清IL-17与β2-M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0,P<0.05)。结论:血清IL-17水平与MM活动期/稳定期、MM分期相关,IL-17可能在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者的血清β2-MG和CRP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和CRP的变化。结果 MM组血清β2-MG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血清β2-MG和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RP检测可作为MM患者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监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M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DH、β2-MG水平,以及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β2-MG水平。随访2年,统计不同血清LDH、β2-MG水平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Ⅲ期组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Ⅱ期组、Ⅰ期组(P<0.001),Ⅱ期组血清LDH、β2-MG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组(P<0.001)。⑶治疗前血清LDH、β2-MG水平与M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⑷随访2年,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LDH、β2-MG阳性患者、血清LDH、β2-MG阴性患者生存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β2-MG水平变化与MM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评估、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铁蛋白(SF)水平联合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76例MDS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IPSS评分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n=19)、中危-Ⅰ组(n=24)、中危-Ⅱ组(n=20)、高危组(n=13)4个亚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4例设为对照组。均于入院第2d清晨或体检当日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检测血清LDH、β_2-MG、SF水平。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各亚组间血清LDH、β_2-MG、S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LDH、β_2-MG、SF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个亚组间血清LDH、β_2-MG、SF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IPSS评分等级增加,血清LDH、β_2-MG、SF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血清LDH、β_2-MG、SF呈较高表达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预后作出正确判断与评估,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MM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β2-MG及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血清β2-MG、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比较不同分期MM患者的血清β2-MG、IgA、IgG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β2-MG、IgA、Ig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期患者比较,Ⅱ期、Ⅲ期患者血清β2-MG、IgA、Ig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的血清β2-MG、IgA、IgG水平明显上升,且监测β2-MG、IgA、IgG水平有利于评估疾病分期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比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健康体检者及排除MM的其他个体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分析β2-MG对MM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对84例MM患者(MM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的血清β2-MG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检测246例排除MM的其他个体(非MM组)血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与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本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RI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6与β2-MG表达水平,并随访观察。结果:MM组患者血清IL-6、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Ⅲ期患者IL-6、β2-MG水平均高于ISSⅠ期和ISSⅡ期患者(P0.05)。MM患者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治组相比,MM患者治疗有效组IL-6、β2-MG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复发难治组血清中IL-6、β2-MG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β2-MG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IL-6、β2-MG水平的升高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将IL-6、β2-MG作为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RNDE-h、GAS5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MM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PCR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CRNDE-h、GAS5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CRNDE-h、GAS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t=4.359、5.446,P0.05),CRNDE-h低表达组和CRNDE-h高表达组患者在年龄、血钙水平、13q14.3缺失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4.444、6.696,P0.05),GAS5低表达组和GAS5高表达组患者在血钙水平、13q14.3缺失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1、13.125,P0.05);单独应用血清lncRNA CRNDE-h相对表达量检测、单独应用血清lncRNA GAS5相对表达量检测及联合应用两种血清lncRNA检测诊断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0.782、0.792。结论 MM患者表现为血清lncRNA CRNDE-h、GAS5的高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检测血清lncRNA CRNDE-h、GAS5的表达量对于诊断MM具有较高的效能,可用于MM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30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25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25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s-CRP和β_2-M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s C、hs-CRP和β_2-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血清Cys C、hs-CRP和β_2-MG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与hs-CRP及β_2-MG存在明显正相关(r=0.542,r=0.607,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sC、hs-CRP和β_2-MG明显升高,是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并随着患者疾病进展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621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rum free light chain ratio,sFLCR)在MM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结果初诊MM患者621例,其中sFLCR正常组(0.26≤sFLCR≤1.65)42例(6.8%),sFLCR低组(0.01sFLCR0.26或1.65sFLCR100)247例(39.8%),sFLCR高组(sFLCR≤0.01或sFLCR≥100)332例(53.4%)。sFLCR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患者初诊时血红蛋白降低,浆细胞比例、血肌酐、β_2微球蛋白(β_2-MG)均增高,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DSⅢ期、ISSⅢ期患者均增多(P均0.05)。预后生存比较中,sFLCR异常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较正常组患者缩短(58.7月vs未达到,P=0.043)。Cox预后风险回归示,sFLCR异常和细胞遗传学高危均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且sFLCR高组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OS时间41.6个月,较合并细胞遗传学标危组患者中位OS时间61.4个月缩短(P=0.015)。结论初诊时sFLCR异常的MM患者肿瘤负荷高、侵袭性强,其中伴有细胞遗传学高危的MM患者预后更差,sFLCR可作为MM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MM)肾功能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36例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二组尿MA/Cr、血β2-MG、Hcy、Cys-C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组尿MA/Cr、血β_2-MG、Hcy、Cys-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结论尿MA/Cr、血β_2-MG、Hcy、Cys-C的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尿MA/Cr、血β_2-MG、Hcy、Cys-C的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且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清蛋白(MA)、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β_2-MG、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BUN、Sc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液中特定微量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疾病迁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损害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变化对肾损害诊断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肝肾疾病患者254例,根据肝肾功能分为肝损害组(87例)、肾损害组(113例)和肝肾损害组(54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肝损害组中,血清ALT水平与血清β2-MG水平无相关性(r=0.046,P=0.674),血清AST水平与血清β2-MG水平具有相关性(r=0.251,P=0.020),ASL/ALT比值与血清β2-MG水平具有相关性(r=0.633,P=0.000);肝损害组血清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Z=-9.418,P=0.000),Cr/β2-MG比值低于对照组(Z=-2.779,P=0.005),肝肾损害组Cr/β2-MG比值低于肾损害组(Z=-1.487,P=0.137)。受试者工作特征区线分析显示,肾损害组、肝肾损害组血清β2-MG的曲线下面积、临界值、标准误、95%CI、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0.970、2.61μg/L、0.012、0.946~0.994、0.988、0.852和0.832、4.26μg/L、0.04、0.755~0.910、0.862、0.741。结论肝损害主要影响血清β2-MG对轻微肾损害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β_2-微球蛋白(β_2-MG)、α_1-微球蛋白(α_1-MG)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肾损伤将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35例、单纯糖尿病组85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β_2-MG、α_1-MG,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反应C蛋白(hs-CRP),采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C、β_2-MG、α_1-MG、BUN、Cr、IL-6和hs-CRP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GFR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β_2-MG、α_1-MG水平与IL-6、hs-CRP、BUN、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GF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β_2-MG、α_1-MG水平较高,且与传统肾功能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检验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119例)、B组(112例)和C组(69例),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CRP、CysC、β_2-MG、Scr、微量元素Zn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各项指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β_2-MG、CysC、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β_2-MG、Cys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Zn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β_2-MG、CysC、CRP、Scr水平均显著高于A、B两组,Zn水平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β_2-MG、CysC、CRP、S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组,而C组的β_2-MG、CysC、CRP、Scr阳性率又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β_2-MG、CysC、CRP、Scr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33、0.725、0.511、0.532),而与Zn呈负相关关系(r=-0.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CysC、β_2-MG及微量元素Zn水平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着密切联系,联合检测各项指标,掌握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于诊断早期DN,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