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93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比较PCT水平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之间的差异以及各病原菌PCT水平的差异。结果 93例血流感染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44株占47.3%,革兰阳性菌感染49株占52.7%;两类病原菌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2.33、0.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杆菌PCT水平与肺炎克雷伯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PCT水平与鲍氏不动杆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属PCT水平与酿脓链球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PCT水平与肠球菌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水平对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菌种有提示意义,革兰阴性菌感染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根据PCT测定水平,早期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血流感染病死率;低水平PCT可除外血流感染,减少不必要血培养送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诊断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175例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血培养阳性组、阴性组和污染组与PCT浓度的关系,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内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假丝酵母菌组PCT的阳性率,分析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的检出率。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P0.01)。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及假丝酵母菌组PCT阳性率分别为84.1%、61.5%、62.5%,革兰阴性菌组浓度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及假丝酵母菌组(P0.01)。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作为排除和诊断血流感染的辅助检测,结合血培养结果能更有效地提高诊断率,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鉴别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者685例,分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组,观察不同病原体之间降钙素原检测的差异性。结果入组118例血培养阳性的单一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40.68%、革兰阴性菌64株占54.24%和真菌6株占5.08%,三组降钙素原检测均值分别为2.46ng/ml、7.08ng/ml、1.9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与其他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比较,降钙素原检测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CT的阈值在大肠埃希菌区别其他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敏感度约为85.00%,但特异度<60.00%。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不能成为鉴别单纯血流感染病原体类型的指标,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判定及血流感染患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临床诊断为血流感染阳性患者126例,对感染患者的血液进行血培养,分为革兰阳性菌组60例和革兰阴性菌组66例,检查两组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构成,对各病原菌进行血清PCT浓度检测,与病理学阳性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血清PCT浓度和导致血流感染病原菌之间的联系,探究血清PCT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126例血流感染患者检查出革兰阳性菌60株,占47.6%,以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66株,占52.4%,以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组患者血清PCT中间浓度为2.13ng/ml,血清PCT浓度范围在0.31~5.87ng/ml,革兰阴性菌组患者血清PCT中间浓度为9.38ng/ml,血清PCT浓度范围在6.91~11.73ng/ml,两组患者的血清PCT中间浓度和血清PCT浓度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T浓度为5.87ng/ml、肠球菌属PCT浓度为0.78ng/ml、酿脓链球菌PCT浓度为0.31n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酿脓链球菌、肠球菌属和酿脓链球菌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PCT浓度为11.73ng/ml、鲍氏不动杆菌PCT浓度为7.39ng/ml、肺炎克雷伯菌PCT浓度为6.91ng/ml,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PCT浓度检测与病理学诊断阳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率可达78.3%,革兰阴性菌PCT浓度检测与病理学诊断阳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率可达90.9%。结论血清PCT对血流感染患者的判断效果显著,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种类鉴定有着辅助作用,能够为血流感染种类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鉴别临床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作用,以期更好地辅助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连续两次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223例,其中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共102例,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共121例,健康对照组100名,在血培养标本采集当天收集血液标本,检测各组的血清中CRP、PCT和IL-6浓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3个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作用。结果血流感染患者的CRP、PCT和IL-6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RP、PCT和IL-6中位数对照组分别为0.50mg/dl、0.09ng/ml、2.10pg/ml;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分别为4.70 mg/dl、1.37ng/ml、47.58pg/ml;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分别为7.56 mg/dl、3.93ng/ml、276.20pg/ml;CRP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在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0.889和0.894)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0.963和9.95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的ROC曲线下面积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组(0.967)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0.804)(P<0.05)。结论 CRP和PCT在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之间无差异,IL-6在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184例血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革兰阴性菌(104例)、革兰阳性球菌(69例)、真菌(11例)血流感染患者PCT及IL-6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血流感染后患者PCT、IL-6进行均值比较,PCT、IL-6的升高情况为革兰阴性菌高于革兰阳性菌;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血流感染后患者PCT、IL-6进行对数转换后为lgPCT、lgIL-6,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后患者lg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PCT在革兰阴性菌与可疑污染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酿脓链球菌)、阳性致病菌(除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酿脓链球菌的其他革兰阳性菌)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lgIL-6在革兰阴性菌、真菌与可疑污染菌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阳性致病菌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lgPCT与lgIL-6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422(P<0.01)。结论 IL-6和PCT的联合检测可及早发现感染,辨识感染与污染,为临床菌血症的诊疗、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凝血指标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03例细菌性血流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阳性菌组,n=37)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n=66),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炎症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凝血四项(PT、APTT、TT、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 结果 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D-D、PT、APTT、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FIB、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中,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CT、CRP、D-D、PT、APTT、TT水平均高于非重症患者,FIB、ATⅢ水平低于非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细菌性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凝血指标呈不同程度异常,并与细菌种类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疾病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引起败血症患者中的血清浓度,明确PCT对不同菌引起败血症的诊断意义,为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医院发热患者14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74例,阴性患者71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各37例,比较不同组间PCT血清浓度。结果革兰阳性菌引起败血症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21.62%,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18.92%;通过比较3组间PCT表达水平,发现革兰阴性菌组PCT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患者,而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不同菌间PC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PCT诊断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的灵敏度为81.0%、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92.0%。结论 PCT对于革兰阴性菌引起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于非败血症及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败血症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价值,以便有效指导经验型用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 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4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定量检测,并对各组患者的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8.5±5.8)ng/m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3.9±2.1)ng/ml,(P<0.01)及非感染性患者(0.3±0.2)ng/ml,(P<0.01);血清PCT水平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95%置信区间为:0.981,1.004);以0.91 ng/ml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则灵敏度为92.5%,特异性为95.0%.结论 血清PCT水平有可能作为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疾病类型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88例,根据患者血样细菌培养情况将其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对两组患者24h内不同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等]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将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8例脓毒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88株,其中62株为革兰阴性菌,占70.5%;2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29.5%;血清PCT、CRP及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其中PCT与革兰阴性组相关性最高,CRP与革兰阳性组相关性最高;严重脓毒症组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患者(P0.05);PCT、CRP及内毒素三项炎症因子指标预测患者革兰阴性严重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2.27μg/L,76.82mg/L与13.79ng/L,预测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的截断值分别为1.51μg/L,93.22 mg/L与14.99ng/L,且两组的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性均较高。结论针对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早期联合监测炎症因子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且其水平均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上早期判断血流感染所致脓毒症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肿瘤医院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炎症反应指标及引起的临床表现与炎症反应程度,以此指导ICU严重感染患者的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住ICU 48 h后血培养阳性患者60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及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炎症反应的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分别为4.1%与22.0%(P<0.05),血清脑肽素值分别为(112.0±15.2)pg/ml与(812.0±25.3) pg/ml(P<0.05),行机械通气感染率分别为75.0%与94.4% (P=0.016);两组肾脏替代治疗例数、ICU住院时间、临床死亡率分别为10例与12例、(34.3±16.5)与(26.0±27.1)d及12.50%与22.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6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5.0%、11.7%,革兰阳性菌24株占4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分别占16.7%、13.3%.结论 肿瘤医院ICU血流感染中革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偏高,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相比较,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较重,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最佳诊断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组150例和不明原因发热(FUO)组250例的临床资料,检测PCT及CRP,评价其对此类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中,血流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较FUO组增高(P<0.05);血流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为118株78.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6.67%和真菌4.67%;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PCT诊断血流感染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RP,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vs 0.58;PCT的最佳诊断点为0.39ng/ml,其灵敏度达73.33%,特异度达94.40%,Youden指数为0.68,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优于CRP;分层分析显示,PCT诊断移植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最佳,优于不同性别、年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及化疗患者。结论 PCT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CRP,确定整体人群以及各亚组人群的PCT最佳诊断点,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血流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鉴别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342例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细菌革兰染色结果分为革兰阳性组131例,革兰阴性组21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PCT、NEUT%、CRP)水平,分析PCT、NEUT%、CRP检测在早期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中的效能,统计两组的病原菌分布及其PCT水平。结果 相较于革兰阳性组,革兰阴性组PCT、NEUT%、CRP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NEUT%、CRP单独检测,PCT单独检测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PCT单独检测,PCT、NEUT%联合检测鉴别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效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大,为26.7%;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比16.0%。革兰阴性组,大肠埃希氏菌占比最大,为71.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诊断妊娠期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细菌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合并尿路感染的孕妇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尿培养的细菌种类。根据革兰染色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以及IL-6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感染细菌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58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孕妇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22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36例。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15.52%)和屎肠球菌(12.06%)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7.59%)为主。革兰阴性菌组患者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IL-6的AUC分别为0.854、0.601、0.813,PCT单独诊断的AUC显著高于CRP(Z=4.92,P0.01)与IL-6(Z=2.17,P0.05)单独诊断。三者联合诊断时AUC为0.878,联合诊断的AUC与PCT单独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尿路感染时,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对感染细菌类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血流感染中对大肠埃希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鉴别和分类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医院2015年1月-12月期间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5646例,符合标本1658例,其中血培养阴性组1426例,血培养阳性组232例;排除污染后,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96例,革兰阳性菌82例;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PCT,用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监测系统进行血培养,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 PCT鉴别性能的ROC曲线鉴别血培养阳性和阴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40%和62.00%;感染革兰阴性菌患者PCT(37.42±13.55)ng/m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患者(11.22±3.56)ng/ml(P<0.05),且当PCT>10.0ng/ml时,革兰阴性菌的数量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P<0.05);ESBLs的大肠埃希菌PCT的均值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MRSA PCT均值明显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P<0.05)。结论血流感染时PCT的水平有助于快速区分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当PCT>10.0ng/ml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极高;并且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患者的PCT水平高于大肠埃希菌患者,MRSA患者的PCT水平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分析及与内毒素、炎症程度的变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患者86例,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5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6例;分别检测PCT、内毒素、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PCT与各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毒素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感染组TNF-α、IL-8、PCT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组TNF-α、IL-8、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各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重症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检测血清PCT水平,对鉴别诊断急性脑卒中细菌性肺炎感染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与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感染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痰液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其中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P法,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入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PCT含量,比较两组血清PCT水平变化及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ICU感染患者98例检出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57.01%,革兰阳性菌38株占35.51%,真菌8株占7.4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观察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且其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故而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炎症指标对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型别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进行血培养表现为阳性诊断的血流感染患者80例,按血培养菌种分为革兰阳性菌组35例和革兰阴性菌组42例,分析两组血流感染患者不同时期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记录两组血流感染患者的心率以及体温,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心率与体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导致的血流感染患者中,在发病早期其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PLT及CRP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CT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组患者WBC为(9.42±5.93)×109/L、PLT为(96.32±45.62)×109/L、CRP为(69.48±38.71ng/mL)、PCT为(4.12±7.81ng/mL)、IL-6为(543.20±1089.42pg/mL),革兰阳性菌组WBC为(9.11±4.52)×109/L、PLT为(203.76±49.51)×109/L、CRP为(42.84±36.37)ng/ml、PCT为(5.48±12.93)ng/ml、IL-6为(483.17±906.33)pg/ml。结论在两组导致的血流感染中,炎症指标可在病症早期作为快速诊疗手段,为早期的抗感染及治疗提供指导,为抗感染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提高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指导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7月细菌培养阳性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于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1 d、3 d、5 d、7 d测定血清PCT与CRP水平并比较分析,同时分析PCT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治疗7 d后,细菌感染组PCT与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88.2%,CRP分别为73.0%、79.0%、75.6%、76.7%。结论联合检测PCT与CRP水平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中有一定价值,且PCT对鉴别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开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病原菌种类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收治的开颅手术患者500例,其中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5例,根据合并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革兰阴性菌组10例、革兰阳性菌组10例和非细菌性组15例,比较其预后关系,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开颅术感染的PCT浓度不同,即革兰阴性菌组PCT浓度大于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PCT浓度大于非细菌性组。而C-反应蛋白(CRP)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5ng/mL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PCT5ng/mL,前者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颅术后合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与PCT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监测PCT水平对临床判断感染病原菌种类有重要应用价值,且对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