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架桥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桥下失落空间。本文通过对重庆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实态、面临的问题等的分析,提出结合山地滨水特色,将重庆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塑造成城市有机空间的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诚  邢忠 《南方建筑》2006,7(8):44-48
目前,对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城市景观的深入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试图在设计理念和手法上进行一些探讨,以解决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城市景观问题.并以重庆市沙滨路磁器口路段为例,分析其现状问题和景观资源特质,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3.
龙灏  幸周澜屹 《住区》2022,(1):32-42
城市交通高架下部的空间是典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都市空缺”,是当前健康城市优化发展中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而重庆嘉滨路高架桥下空间又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例,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其除了具有普通的城市高架下“负空间”所具有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着可达性差,地形陡峭,消落带水位周期性大幅消涨等问题。但又正是这些地理环境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景观开发潜质,若以合理手法激活改造,便能“变负为正”。本文深入探究其失落之因,从空间特质,区位优势以及市场趋势三方面分析其激活潜质,结合重庆市宏观的旅游现状,从活动多样性、易达性、整体性,以及时空灵活性四方面提出对应的激活策略,构造出一条区域联动的,独具“山城烟火气”的旅游走廊。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割裂了城市空间,有效补充了城市公共空间内涵,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性化的街区空间。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优化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营造多元化的活动场所。图1为上海市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设计。该项目位于上海"申"字型高架道路中心点,为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是上海市中心较大的"绿肺"。  相似文献   

5.
正1研究背景1.1城市文化类公共建筑的发展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市民对文化设施(1)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的步伐。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在一项市民文化活动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80%的受访者表示只有看演出才会去影剧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高架桥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也对城市空间和景观造成了割裂和破坏.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城市公共空间缺乏等问题,高架桥下空间环境整治也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通过研究总结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基本特征以及利用类型,提出桥下空间环境整治的策略,并以南京长江大桥南引桥的项目实践为例,以期为今后桥下空间的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发展转型进一步加快,村民的空间行为内涵与模式出现新的发展特征。文章在分析杭州市三个典型乡村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转型期村民生活行为、生产行为与交互行为的新特征,以及对于乡村物质空间的影响作用,为乡村转型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乡村公共空间不同于城市公共空间一蹴而就的建设模式,它是在村民漫长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自发建设形成的。文章通过对仙娘溪村活动人群的行为调研,引入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对特定环境下的人群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溯原始乡村公共空间自发性建设的特点,从人群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对乡村公共空间环境内交通空间的安全可达性、公共空间的设施丰富性、服务空间的功能丰富性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滨水区作为城市空间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彰显城市韵味和灵性的重要名片,而滨水步道空间作为滨水空间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方,承载着市民活动、城市形象、生态环境等重要职能。文章以通化滨江步道空间为例,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研究影响滨江步道空间设计的要素,并且总结和归纳出通化滨江步道空间的设计策略,力求对其他城市滨江步道空间设计起到案例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在城市空间中,公共交互空间的质量是评价一个城市空间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空间也在城市空间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本文所指的桥下空间即城市公路及地铁线路的高架下灰空间。高架作为在城区内缓解交通压力的惯用手法,因为桥下空间的空间尺度及其影响范围都较大,所以桥下空间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桥下空间的介入可以在保证城市功能区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交互空间,促进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的复合使用,加强城市组团之间的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12.
增强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特征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撑,也是进一步促进城市滨水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路网结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城市用地功能与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能够从使用规模、使用效率、使用行为等不同角度反映滨水空间的开放性特征,是影响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由路网系统整合度、轨道交通覆盖度、城市功能混合度3项指标组成的多维测度体系,对上海滨江核心区开展实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分区的单项、综合性指数差异明显,表明上海滨江核心区内的空间开放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基于计算结果,对上海滨江核心区的空间开放性影响因素做了分析解读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济琳 《城市建筑》2023,(1):115-11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城区中产生了很多新旧矛盾,其中传统公共空间的不适应性最为突出。菜市场关系着国计民生,代表城市活力程度,为城市改造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目前对于菜市场的研究仅停留在规划研究、现状调研及空间品质提升方面,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菜市场研究可谓少之又少。故本文以北京西绒线社区菜市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行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其环境现状,分析购菜人群的类型及特征,探究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以期为不同城市老旧城区中菜市场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空间,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宜人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公共空间对人的使用价值及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感受。通过公共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发挥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与启示作用,塑造与活动、交往等行为呼应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环境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结合实例阐述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剖析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特征,探讨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构筑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开发模式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优化,滨江空间作为市民亲近自然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场所,对城市滨江空间的更新和再开发,已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但其土地利用类型依然呈现单一化,高层建筑群构成新的天际轮廓线,城市形态由水平发展转向垂直发展.局部采用大挖填、高切坡等工程技术,改变了原始地形,江岸自然河漫滩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从地标、城市景观、步行街和广场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作为荆州市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吕萌丽  吴志勇 《规划师》2010,26(2):73-78
当前城市道路节点空间存在环境品质不高、公众满意度偏低的状况。为实现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的整体优化,可引入环境行为学理论,关注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从微观的城市设计层面出发,建立由行为分析、需求理解、策略制定三个步骤组成的研究框架,并根据研究结果确立整合设计的策略。广州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道路节点空间整合研究的框架是可行的,它从公共空间建设的本质入手,抓住提高城市道路节点空间环境品质的实质,既突出了整合设计实现的针对性,又考虑了整合研究本身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城市空间变得愈加珍贵和稀缺,但城市内部仍存在诸多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大多城市的交通建设在横向采取翻新拓宽道路的同时,根据各城市自身发展实际在纵向上采取多层多方向的高架桥建设,用以丰富城市交通运输网络。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峰期时的交通出行效率,但人们却忽视了桥体下部的空间环境,因而造成了“桥上风景独好,却不知桥下熙攘一片”的景象。本文以江苏省盐城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为例从城市高架桥与地面道路之间的空间合理利用方面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9.
袁青  李泓锐  冷红 《南方建筑》2023,(6):96-106
城市滨江空间是老年人户外活动、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其感知特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相比于普通季节,寒地城市冬季气候对老年人和滨水空间具有特殊影响,特定气候背景下的作用路径有待深入探究。以冬季松花江流域哈尔滨市段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实证探究寒地冬季滨江空间环境感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鉴别老年人不同行为活动的作用机制。发现:(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寒地冬季滨江空间的环境特征主要由社会性要素、景观性要素、舒适性要素和活动性要素四个维度构成;(2)环境要素感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途径包括直接影响和通过行为活动间接作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其中,社会性要素和景观性要素既能直接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也能通过影响行为活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舒适性要素和活动性要素仅能通过影响行为活动作用于心理健康;(3)老年人在滨江空间的不同行为活动在环境感知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其中亲水互动行为的中介效应最大。揭示了冬季滨江空间环境特征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机制,对提升改造寒地城市冬季滨江空间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架桥在提供快速交通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高架桥下消极空间的产生,在城市空间外拓受限的情况下,针对桥下空间的存量规划势在必行。本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梳理其桥下空间的利用现状,融合"共享"理念,提出针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利用策略与建议,以提升空间品质和活力,打造高质高效的服务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