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材料对模成型工艺中的制品质量好坏取决于模具质量的好坏,所以模具设计至关重要,从原材料、固化温度、产品精度三方面研究复合材料对模成型工艺的模具设计。通过承力筒模具的设计及产品生产后的尺寸测量,证明了复合材料原材料、固化温度、产品精度在对模成型模具设计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如何综合三个因素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合材料发射箱产品大尺寸、高精度的技术特点,结合真空导入成型工艺整体成型、整体脱模的工艺特点,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优化确定了拱门筋加辐板筋钢制模具设计方案。利用CAD/CAE技术进行发射箱模具设计及优化,采取变圆角设计解决模具脱模问题,成功制造了发射箱的样件,满足了产品设计技术要求,为大型长轴类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设计技术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对金属模具、气囊模具及水溶性模具等三种复杂型面整体成型模具成型方案和成型工艺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采用水溶性成型模具作为研制阶段复合材料进气道的模具设计方案,并据此制定了进气道产品的成型工艺方案,根据上述两个方案成功完成了进气道物理样机制造并满足了产品设计技术要求,同时为封闭结构、复杂型面复合材料产品整体成型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于盛睿  曾兰玉 《中国塑料》2016,30(10):77-80
针对具有复杂形面特征的塑件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翘曲变形的缺陷,以某实际注塑产品翘曲变形量超差为案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平台,对其进行成型过程的数值计算与模拟。以模拟结果为依据,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符合实际生产过程的模具结构优化方案。实践表明,利用优化方案进行成型生产,产品翘曲变形超差发生处的x、z方向上最大翘曲变形量由优化前的0.1726、0.1622 mm分别降低为0.0488、0.1156 mm,达到了翘曲变形量应控制在±0.15 mm的要求,得到了符合品质要求的塑件,从而进一步说明CAE技术在工艺优化与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多筋角盒作为结构连接的重要部件之一,对其尺寸精度和力学强度有较高要求。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等优点,成为多筋角盒的理想选择之一。模具设计过程是复合材料多筋角盒成型设计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多筋角盒整体结构分析、现有模具结构比较分析、模压模具总体设计与型腔设计、模具的制造与成型、模具的铺层分析五个主要方面的分析,根据模压成型原理,研究并设计出一种可一次成型多件多筋角盒的模具。该套模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产品成型过程尺寸精度差、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旋转抛物反射面模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旋转抛物反射面型面均方根误差要求很严,复合材料反射面成型时须考虑模具材料的热变形.本文建立了一个方法,对理论方程进行修正.按新方程加工的模具,当加热达到复合材料的成型温度时恰好变形到理论方程型面.如配合"零膨胀"设计,在此型面成型的将是一个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7.
模具在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一典型形状的筒状体复合材料产品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和树脂两种材料制作的复合模具,与常规的全金属材料设计的分瓣模具作比较。结果表明,此复合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为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卢端敏 《塑料制造》2007,(12):80-82
注射制品的变形是长期困扰模具工程师的一大难题。尽管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成型制品却很难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本文通过对制品的变形进行分类,并对收缩变形和翘曲变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成功地利用变形预补偿降低风扇的变形量,为解决制品的变形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复合材料U形梁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模具材料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模具的结构形式、回弹角补偿以及构件脱模等因素,采用CATIA三维软件对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模具进行数字化设计。模具为框架式阳模结构,采用Q235钢焊接制造,对模具成型曲面进行补偿修正从而减小或消除热压罐成型过程中构件的变形,对两侧缘条各设置1°回弹补偿角以保证U形梁的尺寸精度和脱模要求。该模具结构合理,成本低,可加工性好,型面公差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气密性。经工艺验证,采用该模具生产制造的复合材料构件型面公差符合要求,U形梁变形角度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以内,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和后续装配要求。  相似文献   

10.
模具对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在热压罐成型过程中,由于模具的约束作用,导致构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进而引起工件回弹变形和翘曲变形.综述和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和变形产生的各种模具因素,包括模具热传导性能、模具线膨胀系数、模具表面处理、模具角半径和模具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粘接》2017,(2)
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制造方法。从工艺制造及模具设计2方面论述了如何解决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成型工艺中存在无损、外形控制、变形和脱模困难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工装芯模增加拔模角度,可解决复合材料零件回弹变形难题;采用金属模具和复合材料模具相结合的方式,可有效保证肋与蒙皮的胶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冰箱抽屉成型时的质量缺陷——侧面变形、平面度超标问题,基于Moldflow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六个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得出了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应用Pro/E对该产品模具的机构和部件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虚拟装配,包括型腔数目确定、前脸和扣手旋转液压抽芯机构设计确定等,构建了三维实体图并进行了实际模具的制造。生产实践证明,模具设计合理,能够解决抽屉侧面变形问题,可以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汽车水室等长条形塑件制品的变形较大,根据充填平衡分析和翘曲分析结果,优化了汽车水室成型结构方案,并确定了取向效应引起的翘曲变形量远大于冷却不均匀、收缩不均匀和角效应引起的翘曲变形量,无法采用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和浇注系统结构进行解决。文章利用注塑CAE技术对模具型腔尺寸进行变形预补偿的迭代方法,对长条形塑件变形进行了合理的控制。以某型号汽车水室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汽车水室装配平面不同位置的变形预补偿量,结合汽车水室的结构特征设计了4处侧向抽芯,完成了基于变形预补偿的模具结构设计,经实际生产工艺验证,模具设计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Moldex 3D软件对破壁机外壳的注塑成型进行模流分析,针对产品的翘曲变形、外观品质与真圆度评价指标进行探讨,找出三者的影响因素:浇口位置及数量、压力、温度,并提出改进的成型工艺方案。对比原单浇口进胶模具设计发现,浇口数量的增加有助于解决流动平衡问题,最后在双浇口模具设计的基础上优化最佳注塑工艺参数。相对于原始模具设计方案,产品的翘曲变形量降低了64.09%,体积收缩率降低了68.76%,内圈真圆度提高了76.92%,外圈真圆度提高了70.00%。  相似文献   

15.
谭安平  刘克威 《中国塑料》2019,33(11):53-59
为了预测和降低翘曲风险,在模具设计及制造前,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翘曲变形进行分析及预测。以汽车手套箱盖的翘曲变形量为质量评价目标,针对翘曲变形产生的3个主要因素(取向效应、冷却不均、收缩不均)逐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模具结构方面,调整浇口位置和调整冷却系统使翘曲变形量明显降低;在工艺方面,对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各个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及最佳工艺方案,对此方案进行保压曲线优化后,翘曲变形量进一步降低,形成最终方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数值模拟对模具设计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可大大减少修模次数并降低模具报废的机率。  相似文献   

16.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真空灌注成型方法,采用真空灌注成型技术制作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结构件;将导流网用透明双面胶带粘接固定在模具上,防止导流网变形使碳纤维织物变形,保证碳纤维布取向一致,以便获得具有较高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结构件;  相似文献   

17.
RTM注射成型列车机车用复合材料车门/窗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RTM注射成型的列车机车用聚合物复合材料车门框和车窗框的模具设计、材料选择、模具和产品制备过程以及制品性能检测和应用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车门/窗框的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合理,模具和产品制备工艺符合列车机车用车门/窗框的性能要求,制品性能经检测符合技术标准,经实际应用考核可知,该工艺完全能满足列车机车用复合材料车门/窗框制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以铁路扣件系统中尼龙绝缘轨矩块产品为对象,从配方组成、模具浇口设计及注射成型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如注塑速率、注塑压力、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方面研究了其翘曲变形的成因,并提出了保持尼龙绝缘轨距块尺寸稳定的解决方法。研究发现,在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添加量为1.5份时最适合,轨距块角度合格,产品不变形;降低注塑速度和采用多级注塑,能够改善产品翘曲变形情况,同时减少产品表面的喷射纹;增大浇口可减小轨距块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19.
肖国华  董彦  张适  华明伟 《塑料工业》2013,41(8):66-71,75
电子消费产品平板电脑面壳外饰件因其注塑量大,外观要求高,特别是几何形位公差要求较高,在注塑成型工艺中一直是个加工工艺难点。模具设计中,浇口位置、进胶方式以及成型工艺的选择及精确制定将对产品的成型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利用MoldFlow软件对浇注系统、成型工艺的工艺参数设定进行了逐步优化分析和调整。通过优化,调整了产品进胶方式,通过优化注塑成型工艺方法和参数,改善了产品的翘曲变形缺陷,获得了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提高了塑件成型质量和效率,有效地缩短了模具的研制周期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项辉宇 《中国塑料》2009,23(4):61-63
分析了影响长臂类零件注射成型过程中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提出并结合实例研究了采用多浇口注射形式减小制件翘曲变形量的方法。以一车用PBT长臂灯架的注射浇口设计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分别研究了采用均布三浇口和对称二浇口注射成型时,由冷却和收缩不均引起的翘曲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长臂灯架类零件,采用三浇口方式更有利于减小翘曲变形量,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模拟技术是提高模具设计质量,优化注射工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