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昌曙教授曾经将布鲁兰特夫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归纳为“利己不损人”,人们将它拓展为“利他(它)利己”,并对“利他(它)利己”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一些诠释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超密网络场景中复杂的干扰问题,给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波束形成算法。采用利己利他的波束形成算法,对迫零算法进行利他松弛,以及系统效用拉格朗日函数最大化求解,得到波束形成矢量矩阵,实现了小区内部和小区之间干扰的动态平衡。通过与单纯利己或利他算法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利己利他波束形成算法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获得更大的系统和速率。  相似文献   

3.
浙江企业家由利己向利他转变,从“功利文化”向“责任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显现出来。基于对宁波企业家利他行为调研发现,企业家利他行为存在稳定的动力模式和人格模式,企业家的利他行为受到他们价值观、道德判断等内在特质的影响,利他行为带有宁波区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家庭财富代际转移动机比较典型的有:交换动机、利他动机、父母投资回报等,主要区分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两类.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支持的是利他动机,而实证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能得到验证的主要是利己动机.随着我国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社会养老功能逐渐增强,在一个弱化的家庭养老运行机制的情况下,两代人的财富代际转移动机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设计了李克特量表进行实证分析,对量表做基本统计,阐明财富转移动机与养老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中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要求。《决定》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在发展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恶化促使人们绿色消费意识提升,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传统传播方式反响平平,出现绿色消费意识提升而消费行为迟缓的明显差异。企业选择何种广告诉求方式与消费者保持有效沟通,进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用实验法探索利他、利己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运用SPSS23.0等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发现:利己广告诉求下消费者产品态度和绿色购买意愿更积极;产品态度在广告诉求和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信息框架在绿色广告诉求和产品态度之间起调节作用。在得益框架下,利他广告诉求对消费者产品态度影响更为积极;在亏损框架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点,阐述了把人的全面发展状况纳入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投资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共同富裕”,强调五大协调发展。这一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区别,又可称之为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学、法理学和法学三个研究途径揭示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即财富最大化理念、世代间衡平理念和环境权理念。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旧城更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和熵增理论对旧城更新改造提出新的诠释.提出并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旧城系统熵增原则;建立了基于可持续更新城市系统的发展目标函数及其应用,包括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变量;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旧城更新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1.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出的重要结论。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科学发展观在上海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整合利己和利他关系时所表现出来一种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公共性的价值中轴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高职院校在新时代以人为本,将公共道德、素质、精神等内容通过内化和外化的逻辑路径,演绎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公共价值。对此,建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也应从主、客体扮演的角色着手,以德育定向,夯实思想基础,提升联动机制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系统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哲学的首要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是市场经济价值原则系统的理性基础。市场经济蕴涵有利己谋利性与利他性双重伦理属性,但这种属性不具有道德意义上的善或恶的本性。作为哲学的公设,它只提供一种能够容摄异质型伦理关系或道德价值的范式。具体道德价值的调适定位,主要取决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的性质和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德价值体系只能是新集体主义,它包括个体本位、群体至上、制度正义三个内在统一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1可持续农业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正式提出“可持续农业”是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之后,可持续农业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2月美国农业部把“低耗可持续农业”列为重点研究项目。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了“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文件。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联合国粮…  相似文献   

17.
马氏需求层次理论展现了人类需求的层次结构图,亦反映出人类发展中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追求过程。从一个较为细致的层面思考,需求层次理论里所表达的人类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需求其实已经意味着人类行为方向的某些转变:从利己行为到利他行为的演变。因此我们将研究"理性人"假设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在联系,让人们对于人类追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决策与行为有更明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性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兼具的特征,在理想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基础上,提出综合理性。在博弈目标中采用利己因子和利他因子反映自身得益和他人得益的受关注程度,对基于综合理性的N(N≥2)囚徒困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共赢因子概念,定量分析判决规则和囚徒人数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现代犬儒主义作为主张"极致利己"主义的新思潮,在近些年的道德及伦理教育领域中成为关注热点。受其影响下的高校学生陷入职业追求降低、功利化职场短视及道德冷漠所导致的职场人际关系困难的职业素养困境。基于对现代犬儒主义的批判,围绕建构精神支点,重塑职业追求;培养独立人格,提升职业素养;实施情感教育,淡化职场人际冷漠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刊首语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这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作为支撑。最近,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