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 β1-整合素在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中表达的变化 ,探讨β1-整合素在急性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庆大霉素建立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庆大组、庆大 +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 ,测定各组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的变化 ,并用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肾组织 β1-整合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庆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值分别显著高于庆大 +整合素抗体组及对照组 ;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变化在各组也有相同的结果。结论 :β1-整合素在肾小管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整合素抗体可改善肾小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Wnt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DN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胶囊组、氯沙坦组,每组8只。益肾胶囊组每只大鼠灌胃益肾胶囊625 mg.kg-1.d-1,氯沙坦组每只灌胃氯沙坦2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2、4、8、12周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于治疗12周后测定各组血糖、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同时观察肾小管病理损伤,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中sFRP-1、Wnt通路关键调节因子β-catenin表达情况及肾组织中sFRP-1、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12周末,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管损伤指数均显著上升,免疫组化示:肾小管间质中sFRP-1表达增加,β-catenin出现胞浆或(和)核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二者mRNA表达上调(P<0.05);益肾胶囊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间质中sFRP-1表达进一步增加,肾组织中sFRP-1 mRNA进一步上调,β-catenin胞浆或(和)核表达减少,β-catenin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益肾胶囊可能通过上调sFRP-1在DN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GF-β1及FN在狼疮样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霉酚酸酯(MMF)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按随机设计原则将模型动物分两组即模型组和MMF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以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丰度,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周模型组的小鼠肾小球系膜节段、弥漫性增生,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加,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模型组小鼠的肾组织中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水平均明显增加,而MMF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其TGF-β1及F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且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病,MMF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来改善狼疮肾炎的增生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氯沙坦组;另设正常组腹腔注射缓冲液。第8周、第16周测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ILK表达增高,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一致;同时TGF-β1表达亦增高,并与ILK表达呈正相关性。氯沙坦组大鼠尿蛋白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ILK、TGF-β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有ILK的高表达,ILK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相一致,并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氯沙坦能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j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肾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1表达水平变化,探讨血ROS和TSP-1在IR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分为IRI后1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通过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制成IRI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通过HE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ROs,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TSP-1的表达及变化。结果随IRI时间的延长,血ROS荧光强度阳性率逐渐升高。在IRI早期,肾小管TSP-1表达明显增加,IRI24h时TSP-1在残存肾小管仍有较高表达。ROS荧光强度阳性率与肌酐、尿素氮成正相关,IRI1-12h肾脏TSP-1的表达与ROS荧光强度阳性率、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结论血ROS与TSP-1表达共同参与IRI肾小管病理变化过程,TSP1可能是肾小管损伤早期的-个预警指标,与ROS共同参与了IRI早期损伤和。肾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肾络宁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实验共16周,药物干预后常规检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NAG酶,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原住杂交,免疫组化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病理变化,以及Ⅲ型胶原(Col-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结构消失,数量减少,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纤维形成;尿红细胞、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增高,MMP-1表达明显降低。肾络宁及肾炎康复片组小管间质损害明显减轻;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尿NAG明显降低,Col—Ⅲ、TGF-β1、PAI—1、TIMP—1表达明显降低,MMP—1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肾络宁可明显减轻IgA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肾功能,延缓间质纤维化及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蝉花菌丝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及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探讨蝉花菌丝延缓 DN 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高血糖,糖尿病所致肾损伤的大鼠模型(DN)与正常大鼠一起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蝉花组、DN 组、DN +蝉花组,饲养24周。观察 DN 大鼠肾间质α- SMA、SIRT1表达及纤维化程度,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24 h 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肌酐清除率(Ccr)、肾脏指数。结果:DN 大鼠肾小管 SIRT1表达显著下降,α- SMA 表达明显上调,肾小管纤维化加速,BUN、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尿蛋白等均显著增加;蝉花菌丝治疗能显著提高 DN 大鼠肾小管 SIRT1表达,延缓肾小管纤维化进程,降低 BUN、尿白蛋白、尿蛋白及尿白蛋白肌酐比;蝉花菌丝对非糖尿病大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蝉花菌丝可改善DN 肾小管病理损伤、延缓 DN 进展,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小管 SIR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5/6肾切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2只和手术组24只,术后3d再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12只和来氟米特组(C组)12只。第4,9周末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并收集标本,记录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及24h尿蛋白排泄量;取肾组织做病理检查,用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在肾脏的表达。结果:(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大鼠造模成功后4周末尿素氮、肌酐、血脂等无明显变化(P〉0.05);B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P〈0.01),血白蛋白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9周末B组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增加(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更为明显(P〈0.05)。(2)与B组相比,C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P均〈0.01);于9周末尿素氮、肌酐、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血白蛋白升高(P〈0.05),肾小球硬化指数下降(P〈0.01),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组可见系膜区TGF-β1大量沉积,C组也可见TGF-β1沉积,但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来氟米特能减少5/6肾切除大鼠尿蛋白排泄量,纠正其脂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的硬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系膜细胞上TGF-β1 mRNA的表达量及功能活性有关,最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活血软坚中药对MN伴发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大鼠MN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治疗组,观察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olⅠmRNA和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本方能明显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理损伤。结论:活血软坚方能减轻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积聚,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单侧肾切除大鼠留存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单侧肾切除组,高脂组,高脂+单侧肾切除组。观察各组大鼠血脂、尿蛋白和肾功能变化,肾脏病理学改变,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高脂+单侧肾切除组大鼠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和尿蛋白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0.71±0.18vS1.17±0.24,P〈0.01),在血脂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同时,肾组织内TGF-β1mRNA(1.24±0.18vS0.78±0.11,P〈0.01)和TGF-β蛋白(2.88±0.37VS1.39±0.09,P〈0.01)显著上调,Ⅳ型胶原表达增加,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结论:高脂血症可通过上调肾切除术后留存肾内TGF-β表达,导致留存肾功能损害进行性恶化,加速肾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