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CD20阳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CD20阳性初诊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与CD20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①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CD20分析的465例初诊MM患者中,CD20阳性者62例(13.3%).②CD20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其性别、年龄、Durie-Salmon分期、ISS分期、肾功能损害、LDH水平、血小板计数及免疫球蛋白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CD20阳性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74.5 g/L对83.5 g/L,P=0.021)、髓外浸润发生率(3.5%对13.7%,P=0.029)、CD56阳性细胞率(36.7%对68.8%,P=0.000)、t(4;14)发生率(2.4%对24.0%,P=0.001)明显低于CD20阴性组.④CD20阳性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比例(0.400对0.295,P=0.045)及恶性浆细胞比例(20.0%对6.8%,P=0.000)、CD45阳性细胞率(12.1%对4.5%,P=0.018)、CD79a阳性细胞率(9.8%对1.5%,P=0.013)、t(11;14)发生率(60.5%对14.4%,P=0.000)明显高于CD20阴性组.⑤两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率、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及总体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M患者CD20阳性发生率为13.3%,CD20阳性MM患者的瘤细胞更易在骨髓浸润,累及红系造血,免疫表型更多为不典型表现.与CD20阴性患者比较,CD20阳性患者t(11;14)发生率明显升高,而t(4;14)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与机体免疫状态之间相关性,为临床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可预见性的诊断、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监护室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91例成人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分为免疫缺陷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并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确立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期,将两组的SAKI患者分为非SAKI组(16/23例)、KDIGO-1期组(15/13例)、KDIGO-2期组(11/1例)、KDIGO-3期组(4/8例).对两组SAKI各期发病率、合并SAKI患者的肾功变化及病情进展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缺陷组与对照组在KDIGO-2期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9%vs.2.2%,x2=0.321,P=0.002),KDIGO-1期及3期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期:32.6%vs.29.8%,x2=0.040,P=0.701;3期:8.7%vs.17.8%,x2=-1.805,P=0.200).两组中SAKI患者在△Scr、△eGFR等肾功指标变化、用患者出现SAKI天数及发展至SAKI最严重期天数所表达的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严重程度较正常患者无显著差异.免疫应答过程中炎症介质所导致的肾损伤可能不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双功能彩超(CDI)和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其对分水岭脑梗死(CW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的142例CWI患者(研究组)和150例其他类型脑梗死(对照组)患者的CDI和TCD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斑块积分、发病前低血容量诱因情况、交通支的开放情况,分析CWI的发病机制.结果 研究组142例,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72例,中度狭窄21例,轻度狭窄31例,无狭窄18例;对照组150例,其中重度狭窄或闭塞19例,中度狭窄41例,轻度狭窄23例,无狭窄6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83,P=0.000).研究组检出斑块115例(80.99%),对照组74例(49.33%),两组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10,P=0.000).研究组斑块积分为(11.47 ±3.78)分,对照组为(6.57 ±3.5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P=0.001).研究组78例(54.93%)发病前有明确低血容量病因,与对照组[11.33% (17/1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64,P=0.000).研究组有交通支开放共50例(35.31%),与对照组[25.33% (38/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381,P=0.066).结论 血管狭窄、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微栓子、低血容量造成的脑局部低灌注均是CWI的发病机制.CDI和TCD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血管评价及治疗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43例膀胱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DAM-12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ADAM-1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41,P=0.010).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22.368,P<0.001).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50,P=0.026).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x2=10.665,P=0.014).ADAM-12与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7,P<0.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ADAM-12蛋白和PCNA呈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DAM-12是膀胱癌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成为一项新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Notch-1抗体在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分别检测43例SCLC及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Notch-1抗体的表达,分析Notch-1抗体表达缺失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率为20.93%( 9/43),而在NSCLC中则高达65.00%( 26/40).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别x2=5.42和P<0.05,x2=4.88,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与NSCLC比较,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5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Notch-1抗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较阴性患者为高(x2=19.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otch-1抗体阳性可明显降低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Notch-1抗体在SCLC与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与SCL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因此,Notch-1表达在SCL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 EICU)救治的86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程早期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86例患者平均发病3.2d来诊,死亡15例(占17.4%),机械通气治疗12例.来诊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 (6358±483) /mm3,其中WBC减少(<4000/mm3)的患者占54.7%,死亡组患者中WBC减少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0.0%vs.4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71,P<0.05).存活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与死亡组比较[(1466±582)/mm3 vs.(1324±398) /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死亡组患者中Lym减少(<800 /mm3)者占的比例高于存活组(86.7% vs.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有72例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T淋巴细胞为(386.8±295.3)/mm3,存活组为(424.8±231.6) /mm3 (n=57),与死亡组(242.5 ±99.1)/mm3 (n=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平均为(660.6 ±87.2) U/L,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632.3 ±47.9) U/L vs.(794.5±85.1)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存活组患者CK升高(>135 U/L)的比例与死亡组(70.4% vs 9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87,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为(866.5±47.5) U/L,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832.3±56.1) U/Lvs.(1028.6±97.3)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1,P<0.05).按照体质量指数(BMI) ≥25 kg/m2的判断标准,肥胖症患者占38.4%(33例),存活组肥胖症20例(28.2%)与死亡组(13例,8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92,P<0.01),存活组BMI与死亡组比较[(17.8±5.8) kg/m2vs.(25.3±3.3) 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患者的病死率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r=0.37,P=0.048).结论 SOFA、MEDS、CURB-65等目前急诊常用的病情危险程度分层方法并不能有效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体质量指数可能是病程早期评估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早期进行相应检查对于判断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AA)方案与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初治AML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A组(n=55,接受AA化疗方案)和DA组(n=54,接受DA化疗方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 ①AA组初治AML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40/55),与DA组的75.9%(4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P>0.05).②AA组和DA组高危初治AML中、老年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分别为1例和2例.2组中、低危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疗后,2组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A组初诊AML的心脏损伤发生率为1.8%(1/55),低于DA组的18.5%(10/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8.38,P<0.05).2组其余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与DA方案治疗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血液学不良反应类似,而AA方案在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优于DA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以及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180例胎盘早剥并发58例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58例作为观察组,其余1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5年来共分娩14 333例,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3%(180/14 333),其中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0.4%(58/14 333),胎盘早剥患者中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32.2%(58/180).观察组发病持续时间(9.14±8.47)h、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比例(63.9%,23/36)明显高于对照组[(5.88±4.31)h、43.4%(3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426、x2值6.461,P<0.01或P<0.05).观察组58例患者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死胎死产发生率(12.1%、12.1%、13.8%、60.3%)高于对照组(共122例,2.5%、2.5%、0.8%、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19、6.919、13.929、47.388,P<0.05或P<0.01).结论 胎盘早剥以及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发病持续时间长、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妊娠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学因素对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经肾脏活检确诊的354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所有肾小球疾病患者中,HUA患病率为21.8% (773/3547),其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7.2%(240/882)高于原发性的20.7%(552/2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42,P<0.05);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HUA的患病率最低,为14.4% (96/66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HUA的患病率最高,为45.3% (110/243),小血管炎肾损害[34.7% (17/49)]次之.(2)随着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积分、肾内血管病变积分和慢性肾脏病分期的增加,HUA患病率进行性增加(x2值为17.798~298.216,P均=0.000).(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小管间质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高、肾功能减退、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均是HUA的危险因素(OR为1.011~7.513,P均<0.05).结论 近1/4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血尿酸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重、肾小球硬化指数高、肾小球滤过功能差、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均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75例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次×1次/d×4 d+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次×1次/d×14 d,若血小板计数<10×109/L,则给予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次×1次/d×4d,余辅助治疗同治疗组.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3%比47.8%)、达有效时间[(6.9±1.4)d比(10.2±2.1)d]、血小板升高值[(155.2±101.2)×109/L比(55.7±33.3)×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x2=5.01,U=2.46、3.15;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安全有效,较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起效时间,并且能明显提高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11.
齐红霞 《疾病监测》2017,32(2):106-110
目的 了解2009-2015年辽宁省盘锦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为预警、早期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检测结果。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结果 2009-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7 099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73.32/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131.40,P0.05);手足口病有明显季节性,集中在6-8月,病例数占总数的78.53%;病例主要集中在盘锦市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与盘锦市大洼县和盘山县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238.17,P0.05);病例以1~5岁最多,占病例总数的74.97%(5 322/7 099)。男性年均发病率为86.87/10万,女性为59.40/10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9.35,P0.05)。职业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7.49%、36.31%和5.37%;病原毒株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占检测总数的53.15%,不同的阳性型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308.49,P0.05)。利用ARIMA(0,1,0)(1,1,0)12模型,预测2016年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分别为1、1、1、2、9、67、124、57、29、16、11和2例。结论 盘锦市手足口病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7月高发,Cox A16为优势病毒株,预测出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数略高于2015年。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2015-2016年重庆市学校肺结核监测结果,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学校肺结核监测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重庆市学校肺结核疫情监测数据库,以辖区内学校为监测单位,收集2015-2016年重庆市学校结核疫情,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2检验。结果 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公办、寄宿制学校,特别是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2015年(趋势2=2 494.14,P0.01)和2016年(趋势2=2 713.45,P0.01)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均随着教育阶段的上升有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和2016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分别为98.37/10万和103.98/10万,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89.02/10万,均高于同期常住人口患者登记率。2015年和2016年学生涂阴患者比例分别为79.21%和77.08%,学生未查痰患者比例分别为2.26%和1.77%,学生胸膜炎患者比例分别为6.15%和7.21%,均高于同期全人群对应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结核病疫情较高,特别是寄宿制学生患病比例高,学生涂阴患者和胸膜炎患者比例均高于全人群,学校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主动监测对辖区内学校肺结核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Graves病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胸腺增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临床确诊的Graves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Graves病不伴胸腺增生组33例;Graves病伴胸腺增生组29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30名.结果 Graves病伴胸腺增生组与不伴胸腺增生组相比,在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周期性麻痹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对照组均无胸腺增生;男性Graves病伴胸腺增生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62% (8/13),明显高于女性6% (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P<0.05);男性Graves病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62%(16/26),明显高于女性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6,P<0.05);Graves病患者是否伴胸腺增生与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周期性麻痹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男性Graves病伴胸腺增生患者周期性麻痹发生率高于女性,在临床工作中应予鉴别,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在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确诊为脓毒症休克且已于液体复苏开始即刻及其后24 h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了下腔静脉吸气及呼气时管径的成年患者62例,按照自液体复苏后24 h时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dIVC≥9%组为H组,dIVC< 9%组为L组,收集液体复苏即刻及其后24 h时的血肌酐(Scr)值、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Lac)水平并统计AKI发生率、EICU内病死率及其确诊后28 d病死率,观察dIVC对EICU内脓毒症休克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对其预后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41例发生AKI,其中L组和H组分别为26例、15例,L组AKI发生率高于H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47,P<0.05);所有患者中有23例在EICU内发生死亡,其中L组为16例(48.5%),H组为7例(24.1%),L组明显高于H组(x2 =3.921,P<0.05);两组患者确诊28d后共死亡29例,L组和H组分别死亡18例(54.5%)、11例(37.9%),L组患者病死率虽高于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11,P>0.05).确诊28 d后死亡的患者中,发生AKI患者23例,而未发生AKI患者有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6,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性AKI可加重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不良预后,而过低的dIVC可增加脓毒症休克性AKI的发生风险,进而加重其不良预后.所以,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追求过低的dIVC,以免加重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山东省东营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以指导本地区献血服务工作,避免输血引起的梅毒传播.方法 选择2004-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心血站招募的215 976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的相关规定.按照献血者出生年份将其分为4个组:1950-1959年出生组(n=4 463)、1960-1969年出生组(n=38 113)、1970-1979年出生组(n=63 126)及1980年以后出生组(n=110 274),每组献血者再按照性别分为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对于2004-2013年招募的192 221例献血者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的相关规定,均采用2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TP特异性抗体;对于2014年招募的23 755例献血者,除按照上述规定检测TP特异性抗体外,再增加2遍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TP非特异性抗体.针对ELISA或TRUST试验的TP检测阳性结果,包括TP检测结果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血清样品,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阳性结果确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各个出生年份组,以及每组男性亚组和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差异.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不同出生年份组中,不同性别亚组献血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2004-2014年献血者的TP总阳性率为0.42%(901/215 976),其中女性献血者TP阳性率为0.52%(324/62 599),显著高于男性的0.38%(577/153 37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8,P<0.05).②本研究4个不同出生年份组献血者的TP总阳性率、男性及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0.88、14.35、8.96,P<0.05).1970-1979年出生组献血者的TP阳性率最高,为0.56%(352/63 126),其中男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为0.50%(234/46 989),女性亚组为0.73%(118/16 173),分别与1980年后出生组献血者的0.36%(396/110 274)、0.32%(237/73 957)、0.44%(159/395 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92、24.15、14.55,P<0.05).③1970年后出生组(1970-1979年出生组与1980年以后出生组)献血者TP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950-1959年出生组、1960-1969年出生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5.48、44.43、21.78、17.91;P<0.05).④同一组献血者中,女性亚组献血者TP阳性率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亚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6、34.00、74.38、25.42,P<0.05).结论 最近11年以来,东营市无偿献血者TP感染情况基本稳定,但女性献血者及1970-1979年出生的献血者TP阳性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这部分献血者的健康教育、TP筛查及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中脂肪血的人群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某采血组献血的13 726人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比浊图片法判断献血者脂肪血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人体质量指数(BMI)]、献血季节、献血次数对脂肪血发生的影响.结果 本组13 726人次献血者所捐献血液中,脂肪血为990人次,脂肪血发生率为7.2%(990/13 726).其中,重度乳糜的脂肪血为351人次,占2.6%(351/13 726),中度乳糜的脂肪血为639人次,占4.7%(639/12 727).男性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为9.3%(632/6 799),高于女性的5.2%(358/6 92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85,P<0.05);已婚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为10.4%(551/5 290),高于单身者的5.2%(439/8 436),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27.17,P<0.05).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BMI、献血季节、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脂肪血发生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37、61.91、23.53、101.39、10.41、11.52,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1,95%CI:1.48~1.91,P<0.05),年龄(OR=1.20,95%CI:1.09~1.33,P<0.05),职业(OR=0.96,95%CI:0.94~0.98,P<0.05),BMI(OR=1.71,95%CI:1.53~1.90,P<0.05)及献血季节(OR=0.91,95%CI:0.86~0.98,P<0.05)是献血者发生脂肪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献血者脂肪血的分布具有明显倾向性,主要集中在男性、肥胖、35岁以上的献血人群,应针对这部分献血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合格血液采集,有效降低脂肪血的发生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王凤英  朱军礼 《疾病监测》2017,32(4):342-345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1991-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为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金华市1991-2015年间疟疾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等,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2010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2010-2015年全市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31例,年均发病率为0.77/10万,低于启动前0.91/10万的年均发病率(2=5.04,P=0.02)。231例病例中, 间日疟44例,占19.05%;恶性疟173例,占74.89%;输入性病例230例,占99.57%,高于启动前88.48%的占比(2=26.82,P0.001);平均年龄为(3710.71)岁,男女性别比为9.5∶1;全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义乌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47例(占63.64%);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人员最多,占54.55%;本市人口境外感染占73.59%,位居前3位的感染地依次为安哥拉(占16.96%)、加纳(占10.87%)和尼日利亚(占9.13%),位居前2位的感染原因为外出经商(占56.09%)和外出旅游(占36.96%)。结论 2011-2015年,金华市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东省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感染状况,评估经血液传播HTLV的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12月,于佛山市参加无偿献血的69 275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献血者血浆中HTLV-Ⅰ/-Ⅱ抗体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双孔复检.对复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则判定为HTLV-Ⅰ/-Ⅱ抗体初筛结果呈阳性.对初筛结果呈阳性的标本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确证.统计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户籍及献血次数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的初筛阳性率,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不同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Ⅰ/-Ⅱ抗体呈阳性者为17例,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25%.其中,仅2例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的Western印迹法确证试验结果呈阳性,确证阳性率为0.003%.②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女性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42%(11/26 291),高于男性的0.014%(6/42 98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23).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46~5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最高(0.084%,4/4 76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9,P=0.044).不同学历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初筛阳性率最高(0.063%,7/11 113);并且不同学历献血人群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7,P=0.047).外地户籍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3%,15/45 274)高于本地户籍献血者(0.008%,2/24 0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47).2次及以上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4%,16/46 414)高于首次献血者(0.004%,1/22 86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P=0.017).结论 佛山市属于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低发生率区或者非流行区.女性、老年、学历低、外地户籍及多次献血的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风险较大.鉴于输血安全,建议献血前常规检测所有无偿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同时对血液进行去除白细胞过滤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配型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比较,评估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行血缘相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计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血缘相关HSCT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MSD-HSCT组(n=33)与haplo-HSCT组(n=35).所有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中相应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符合恶性血液病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两组患者及供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HSCT后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SCT方案、输入造血干细胞数及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总体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预处理方案类型及干细胞移植类型、供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患者疾病种类分布,疾病状态分布,供、受者间血型匹配程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313、2.809、3.420,P=0.678、0.094、0.331);但MSD-H SCT组患者年龄大于haplo-HSC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10).②MSD-HSCT组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MNC)数为(15.0±3.8)×108/kg,haplo-HSCT组为(16.3±4.2)×108/k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7,P=0.206).MSD-HSCT组患者输入CD34+细胞数为(5.8±3.1)×106/kg,haplo-HSCT组为(6.8±2.7)×106/kg,两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062,P=0.294).③MSD-HSCT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平均时间为(12.7±2.9)d,早于haplo-HSCT组的(16.1±4.8)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0.001);MSD-HSCT组患者血小板植活平均时间为(12.7±4.9)d亦早于haplo-HSCT组的(16.1±7.9)d,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094,P=0.016).本研究6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MSD-HSCT组与haplo-HSCT组供、受者嵌合度均为完全嵌合.④两组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积发生率(18.2%比22.9%)、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39.3%比26.9%)、植入综合征(ES)发生率(0比2.9%)、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24.2%比45.7%)、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发生率(3.0%比2.9%)、肝静脉阻塞性疾病(VOD)发生率(3.0%比2.9%)、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发生率(0比2.9%)、疱疹发生率(24.2%比14.3%)、细菌感染发生率(33.3%比20.0%)、真菌感染发生率(12.1%比20.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9.1%比5.7%)、继发肿瘤发生率(3.0%比0)、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综合征(RPLS)发生率(0比2.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27、1.551、0.957、3.429、0.002、0.002、0.957、1.089、1.551、0.778、0.284、1.076、0.957,P=0.634、0.336、0.328、0.064、0.966、0.966、0.328、0.297、0.213、0.378、0.594、0.299、0.328).⑤截至2015年9月1日,MSD-HSCT组共计21例患者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6.4%,复发率为18.2%,平均生存时间为(34.7±4.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0.6%、56.0%.haplo-HSCT组23例存活,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4.3%,复发率为5.7%,平均生存时间为(27.3±3.2)个月,3年OS率及DFS率分别为61.9%、58.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2.543、0.032,P=0.111、0.858);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537,P=0.129);两组患者3年OS率及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7、0.032,P=0.706、0.694).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MSD-HSCT后,造血重建时间早于接受haplo-HSCT者,但二者的OS率、DFS率、复发率、死亡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相近.hap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及疗效与MSD-HSCT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天津市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政策和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5年首次因伤害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5年天津市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33 751例,发生率为2 624.62/10万,男女性别比为1.78:1,城乡比为1.33:1。伤害原因前5位的是跌倒(13 971例,占41.39%)、动物致伤(8 562例,占25.37%)、交通伤害(2 715例,占8.04%)、砸伤(1 479例,占4.38%)和利器割伤(1 432例,占4.24%)。轻、中、重度和死亡依次为24 947例(73.91%)、7 520例(22.28%)、1 196例(3.54%)和88例(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22,P0.001),且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和城市儿童是预防伤害发生的重点人群;而死亡分析中,男童和农村儿童是干预的重点人群。结论 应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干预,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