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夏天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进入了高温期管理阶段,池内对虾养殖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降低;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产生氧债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投苗养殖之前,虾塘水体一般都已经过10天左右的养水,水体中已富含以单胞藻类为主的浮游生物。单细胞藻类可以满足虾苗捕食的需要,又能保证水体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藻类以水体中的腐殖质为营养源,能净化水质并调节水体透明度。单细胞藻类又是轮虫等浮游动物的饵料,而浮游动物的大小、游动的速度和营养价值,都适宜于虾苗摄食。所以虾苗投塘后,首先捕食的就是藻类和浮游动物,而白对虾的天性也决定了虾苗在水体中首先捕食天然饵料。因此,虾苗投塘后,在一段时间内可不必投喂人工饵料。如果投苗…  相似文献   

3.
正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出肉率高,适温、适盐范围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池塘内套养南美白对虾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防止病害发生、提高水产品质量。我们在衡水湖周边选取6个生态条件相近的池塘,分别进行"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苗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池定置罗非鱼网箱外套养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市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 000多公顷,大多数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池塘中浒苔过度繁殖、生长,一方面会缠绕南美白对虾虾体,影响虾的养殖;另一方面虾塘水面的浒苔如果不及时清理,藻类死亡、沉底、腐烂后会消耗大量溶氧,破坏南美白对虾生长环境,降低虾的产量。养殖户有时会使用清苔药物,但剂量不易把握,容易造成对池塘中南美白对虾的毒害,  相似文献   

5.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频繁,严重的出现"水华".尤其在虾苗期,投喂的饵料是粉料,由于虾苗的消化系统不够完善和全塘泼洒的投饵方式,绝大部分不能被虾苗摄食而流失于水体或沉积到池底,再加上水体本身缓慢流动和外界合适的环境因子,一些微型藻类如蓝藻、四尾栅列藻和盘星藻等就会过量繁殖,最终可能导致水体老化、水生生态结构破坏、虾病暴发.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虾苗期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是最根本的措施,如果水体一旦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考虑综合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营口地区部分淡水养虾池塘的水质状况,检测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藻类状态、硬度、碱度、溶解氧、透明度、对虾状态等相关指标,对检测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制作ROC曲线,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碱度、溶解氧、透明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状态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藻类状态和硬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雨量对南美白对虾摄食影响的临界值为17.95 mm;控饵时间和南美白对虾的出池规格、经济效益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放苗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关键点。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源、盐度、温度、pH值、藻类、光照、天气等方面的条件影响,总结得出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在对虾养殖水体中,浮游藻类是虾池中的主体饵料,其种类、密度对对虾池生态系统的维持起关键作用,与对虾生长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而弧菌又是对虾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发病频繁,传播速度快,给养虾业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维持良好的水色、培养优良浮游微藻、减少弧菌疾病的发生一直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2]。广东珠海是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场地,本文通过对广东中山阜沙、  相似文献   

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开始频繁发生,除病毒性疾病外,由寄生虫和养殖水体中有害藻类引起的疾病也成为南美白对虾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杀灭寄生虫和养殖水体中的有害藻类,渔用药物被广泛使用,其中硫酸铜因为价格低、效果明显而成为许多养虾户的常用药物。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又名蓝矾、胆矾,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杀灭寄生于水产动物体表上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以及控制池塘中有害藻类(如蓝藻、丝状绿藻、水绵等)的生长繁殖等。但硫酸铜对水产养殖动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其毒性与水温、溶氧、盐度…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关于南美白对虾池塘水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有盐度的养殖池,有关内陆地区纯淡水南美白对虾池塘水质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表明,淡化养殖池塘与海水养殖水环境差异较大,在低盐度水体中亚硝酸盐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增强。因此,照搬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经验,必然导致养殖风险增高,不利于纯淡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推广。鉴  相似文献   

11.
正本研究通过对慈溪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混养不同密度罗氏沼虾池塘水质、浮游植物、南美白对虾生长、饵料系数、罗氏沼虾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养新模式,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南美白对虾科学养殖提供指导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条件本试验在浙江省慈溪市龙武渔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选择9个面积约10亩的养殖池塘,池塘深度为1.2米,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育苗及淡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繁殖季节长、营养要求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开发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虾苗淡化试验。本试验在12.6m^3水体中投放120万尾 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N3)培育至仔虾P5,经逐步淡化至P13,获淡化虾苗39.39万尾。单位水体产量3.13万尾/m^3,最高产量为4.28 万尾/m^3,由N3至淡化虾苗P13成活率为32.8%,经14小时运输,成活率为98.5%.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对虾白斑病(WSSV)的危害,单一进行对虾养殖成功的几率很小,主要原因是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转化为有机物,易使池水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藻类在池水中大量繁殖,致使池水的透明度降低,pH值升高,不利于虾蟹的生长。在池塘中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子进行立体生态综合养殖,使养殖池塘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为放养贝类的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饵料,促进了贝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其生长受水体温度、水质、饵料等因素影响较大。但是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品种的退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南美白对虾终生都伴随着蜕壳而生长,蜕壳与南美白对虾的幼体发育、成虾生长以及繁殖都有着直接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对虾,为热带型种类。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1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优点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外形酷似,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但与中国对虾相比,南美白对虾有以下特点:a.繁殖周期长,可以周年进行苗种生产;b.营养要求低,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的比率占20%-25%时,即可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要,而中国对虾饵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比率需占40%-45%;C.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南美白对虾池塘高密度养殖要求水体高溶解氧,现阶段我国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以机械增氧为主,液态氧增氧在池塘养殖中使用尚少,茂名市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与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在2017年进行液态氧辅助增氧方式进行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应用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位于电白区南海街道办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每口池塘水面面积在4.0~4.5亩,呈四方形或圆  相似文献   

17.
<正>台州地区由于气候等原因,露天池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在11月份至翌年5月份都为闲置期,利用闲置期种植莴笋,一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二是吸收池塘废弃氮、磷,缓解来年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笔者在路桥金清绿野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莴笋种养轮作试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选择与改造1.池塘选择养殖池塘位于台州市路桥区八塘坦地,面积为5.5亩,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2.池塘改造收获南美白对虾后的虾塘排干塘  相似文献   

18.
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南美白对虾养殖仅需120天左右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质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现将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异常水质及处理方法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 、 水 色 急 剧 变 化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应为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由于池水中浮游动物过多而远远超过虾苗所能利用的数量,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池水中浮游的单细胞藻类,因为虾池水体中供虾体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产生,进而导致池水造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海产亲虾饵料易感染或携带与对虾共患病毒,给育种和苗种繁育工作带来巨大生物安全隐患的问题,以淡水品种水丝蚓作为替代饵料进行南美白对虾亲虾催熟试验,并以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验证饵料的催熟效果。设水丝蚓、水丝蚓组合饵料、商业亲虾饲料及传统沙蚕组合饵料等4个饵料组合,分别投喂南美白对虾后备亲虾,测定繁殖性能相关参数,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亲虾肝胰腺和卵巢中VTG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水丝蚓组的性腺增重最高,达1 475%,连续产卵率最大,平均为72.08%,与传统沙蚕组合饵料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和卵巢组织中均存在VTG mRNA,在肝胰腺和卵巢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VTG mRNA的表达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对虾的繁殖性能,有希望发展成为亲虾繁殖性能选育指标;水丝蚓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方面效果较传统沙蚕饵料组合好,在改善亲虾产卵效果方面基本与沙蚕组合相当,可作为沙蚕替代饵料用于南美白对虾的亲虾强化培育和催熟。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育苗及淡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具有繁殖季节长,营养要求低,适应性强等特点。为开发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虾菌淡化试验。本试验在12.6m^3水体中投入120万尾南美白对虾无节幼体(N3)撞育至仔虾P5,经逐步淡化至P13,获淡化虾菌39.39万尾。单位水体产量3.13万尾,m^3,最高产量为4.28万尾/m^3,由N3至淡化虾菌P13成活率为32.8%,经14h运输,成活率为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