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教育要主动适应中学基础教育,以工科高职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从高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衔接的角度出发,合理构建化学化工类专业高职"基础化学"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促进高职教材开发和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避免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高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定位出发,重新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新的“4+1”模块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对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设置、项目设计、课程内容改革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创新发展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也是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概念界定和分析,将目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分为三种类型,并基于三种类型从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序化和重组以及项目设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有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开放式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与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更多地承担着传递职业活动经验的任务,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应特别强调构建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注重课程体系的应用性,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与企业互动,发展现代师徒关系。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只有突出了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一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  相似文献   

5.
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高职经济法课程体系应以确立培养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以培养法律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课程体系评估对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构建与完善我国高职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课程体系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办学方针及地区特点的符合程度;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及灵活性;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深圳金融业对于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也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在金融教学中我们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强调实践教学,逐步加大了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并将其系统化。课程设置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精练,重点突出,紧扣专项能力培养的需要;知识结构应服从能力结构,明确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所以必须掌握过硬的技能,以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和生产发展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中、高职衔接视角,提出了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应体现层次性,在职业资格要求上应体现阶梯性,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体现整体性,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体现延续性。  相似文献   

9.
项目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适合于高职学生的教学。目前在高职金融专业专业课程教学中引进项目化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可通过改革现有高职金融专业专业课课程体系及内容结构,构建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及内容、专业课课程体系和专业课课程内容及项目设计来推动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高职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该人才培养模式下,与此配套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行动导向课改思路从重构课程体系入手,重组课程内容,以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课程内容融汇素质培养。课程改革要点强调"形散神不散",建议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手段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42-43
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育民主化的实现.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师为开发主体,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其开发方法主要包括CBE课程开发和VOCSCUM课程开发两种.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教学大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特点:课程大纲理念与内容始终贯穿职业能力这一主线,课程大纲开发与结果始终贯穿"行业、企业导向",课程大纲目标与实施始终体现能力本位的整合能力观。借鉴其经验,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大纲开发应体现全面的职业能力,设计能力培养方案,规划"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建立中高职“三二连读”培养机制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衔接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资格接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接轨是真正落实"双证书"制度的关键。课程目标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衔接的起点,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众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达到预期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可以为确定和诊断预期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及修正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婷琳 《江苏高教》2020,(5):119-124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落脚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学科课程观对职业课程观的压制,不同层级课程之间存在断裂与鸿沟,课程内容适度性不足与重复性有余,一元性课程评价泛滥与多元性评价缺位等问题。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导致师生的话语权被压制,社会支持系统中诸要素协同程度低导致课程资源整合困难,不同层级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差异导致课程设置与实施障碍,课程设置标准缺失与课程管理方式滞后导致课程体系建设的随意性等。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多元主体协商平台为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采用模块化与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策略为职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企业用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是高职院校与现代产业生产工艺紧密对接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应对新常态的重大制度设计。大赛由行业企业提供专家、技术规范和相应设备的做法可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多年的大赛运行在制度设计、专业及课程建设、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大赛办赛模式不够成熟,赛项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激励政策缺位以及“赛、教、学”融合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探讨解决我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问题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大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教育衔接要想顺利实现,其关键和核心是课程的有效衔接。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状发现,我国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必须区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基于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式层次课程标准,开发出贯通中高职教育两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教材,才能建构出合理有效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也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以社会职业分析为起点,兼顾学生的智能差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策略等进行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与"高级实用型"的特点。课程体系设计可采用职业群集分析法与以能力为中心的方法。提出职业技术课程综合化;职业技术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社会评价的重要作用;招生考试内容要注重学生的作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建立"三师型"的师资队伍等9种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以新的职业岗位能力内涵为目标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按照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设计思路,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力求使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职语文教学日益被边缘化的窘境,应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整合;改革课程方法体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元教学模式的整合;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实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