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药物治疗腰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腰部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口服中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胶囊治疗。结果:治愈22例(52%),显效10例(24%),有效6例(14%),无效4例(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刺络拔罐联合口服中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胶囊治疗腰部带状疱疹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组30例予刺络拔罐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组32例单纯予刺络拔罐治疗,西医组31例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3组均治疗7 d,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3、5、7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1、3、5、7 d后皮损区域疱疹数量减少情况,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1、3、5、7 d后疼痛VAS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 0. 05),联合组及中医组治疗1、5、7 d后疼痛VAS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同期(P 0. 05),联合组治疗5、7 d后疼痛VAS均明显低于中医组同期(P 0. 05)。联合组治疗3、5、7 d后及中医组治疗5、7 d后疱疹数量均明显少于西医组同期(P 0. 05),联合组治疗3、5、7 d后疱疹数量均明显少于中医组同期(P 0. 05)。3组治疗7 d后DLQI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 05),联合组及中医组治疗7 d后DLQI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同期(P 0. 05),联合组治疗7 d后DLQI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医组同期(P 0. 05)。结论 刺络拔罐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疱疹消退,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情绪,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氦- 氖激光联合刺络拔罐早期干预对带状疱疹的影响观察.方法:将具有带状疱疹患者65 例采取对病变处照氦氖激光并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痊愈50 例,占77%;显效9 例,占14%;好转3 例,占5%,无效3 例,占5%,总有效率9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结论:氦- 氖激光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针对性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先用梅花针重叩病变局部,再拔罐,取罐后采用体表分野法对皮损区及脊椎旁相应的神经根区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等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和9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5%、66.2%(均P<0.01),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P<0.05);两组疼痛、皮损、睡眠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P<0.05);痊愈患者中观察组带状疱疹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针激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浮针激光配合刺络拔罐组(A组)及电针组(B组),各65例。B组选取合谷、太冲、支沟、曲池、足三里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治疗,A组采用浮针激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个月回访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5%(25/65)和98.5%(64/65),B组分别为30.8%(20/65)和78.5%(51/65),经Ridit分析,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激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九六针法围刺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1个疗程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1.88±0.54)d,对照组为(3.02±1.21)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P0.05)。结论九六针法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围刺治疗合刺络拔罐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活血解毒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急性发作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1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解毒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汤加减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刺络拔罐在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的患者85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活血解毒汤口服并湿敷患处,并在前3 d予梅花针循疱疹经络走行叩刺后拔罐放血。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后止疱时间、皮损愈合时间、治疗后7 d、10 d、1个月疼痛指数和1个月后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疱疹停止增多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均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指数降低,疼痛明显减轻(均P0.05),且治疗组同期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后遗神经痛所占百分比2.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中药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具有较强的中医美容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铜砭刮痧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5 d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疱疹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分级情况及治疗前后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31/31),高于对照组的87.10%(27/3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疱疹结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疱疹愈合,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多种针灸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几种针灸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采用局部围刺法,刺络拔罐法及针刺华佗夹脊穴等方法对28例带状疱疹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痊愈22例,占79%;显效4例,占14%;好转2例,占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刺络拔罐加华佗夹脊穴带状疱疹,取穴简便,操作安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刺络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门诊患者采用刺络加拔罐进行治疗带状疱疹.结果:21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均获痊愈.结论:刺络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波配合刺络拔罐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波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注射液静滴,并口服消炎痛片,肌注维生素B1,B12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率63%,有效率为8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50例予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连续睡眠时间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0%,对照组总有效率66. 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连续睡眠时间增加(P 0. 05);且治疗组疼痛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 0. 05),连续睡眠时间增加更明显(P 0. 05)。结论双重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气阴两亏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延长连续睡眠时间,且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2例患者进行刺络拔罐治疗,实证患者合板青汤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名患者均痊愈.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腰痛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均在本院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拔罐+针灸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 d、2 d、3 d、7 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 d、2 d、3 d、7 d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93%),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9.76%),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腰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3.4%、63.3%,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3.625,P=0.031);治疗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时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耳部带状疱疹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焦新林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87-58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10d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5d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0d后两组疗效亦有差异(P〈0.05)。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的抗病毒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联合刺络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给予阿昔洛韦针静脉滴注.两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满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单用刺络拔罐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