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乡土小说的家园想象是乡土创作在乡土中国受到现代性侵染并进而反思现代性后,以人为中心,极力张扬人的价值,展现浓厚的人性道德情愫和自由精神的叙事格局。对这一叙事格局的探讨,不能离开现代性语境。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为对象,以对现代性语境的反思为背景,从社会文化及心理学角度对乡土小说创作与现代性问题进行联系性考察,挖掘出现代性进程中乡土作家们内在的精神矛盾和复杂的文化心理,揭示出乡土小说家园想象乃至乡土创作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修辞论的角度重读影片《英雄》,可以发现张艺谋艺术追求上的一个明显转变——即从"变叙事"和"寓言体"向"大叙事"和"象征体"的回归。而引发这一转变的动因,则是当代意识形态的现代性焦虑。这是一种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双重影响下的矛盾心理,影片运用艺术手法为缝合这一心理缝隙提供了一个想象性的修辞方案,但依然还是露出了力不从心的缺口。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4.
端木蕻良的创作参与了凝练民族风格的文学现代化进程。从科尔沁草原的文化养成、个性人物与地方特色以及对待草原的复杂情感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使草原这一承载着独特地域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学对象正式进入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视野,以一种乡土文学的缩影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率先发声。  相似文献   

5.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研究”是从地域文化角度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探讨新时期诗歌运动的发生发展的需要,大西南文化及其新时期诗歌发展的独特性构成了这神研究的条件。该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新时期诗歌的消长与大西南文化的关系,二是中国新时期诗歌精神与西部精神,三是大西南文化对新时期西南特人的个性塑造,四是新时期大西南诗歌流派的地域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15,(5):20-23
潍坊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大得很难概括总结潍坊文化的主要内容,甚至对于潍坊文化特征的提炼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小题目,潍坊文化不过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潍坊这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已。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却呈现出趋同的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仍然处于表面水平。因此,潍坊文化研究要有一个根本性改变,要从文化的内涵来进行分析研究,避免以往地域文化研究中所存在的见地域而不见人,以及见文化成果而不见创造文化成果的人的缺陷。或许,这将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展开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表面上似乎与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格格不入,但他的文本却又参与到对现代性内涵的合理完善上来,在对现代性作出反思的同时,他的作品一再展现给我们的“优美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恰恰与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关照要求契合,在这一点上,他与现代性达成共谋或说是和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东西是一位具有先锋意识和独立精神的作家。随着东西创作实绩的日益丰富,东西也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瞩目,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基本形成了较为系统开阔的格局。文章试图从东西小说文学史意义、思想主题、艺术风格、叙事策略和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对近二十年来东西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述,以期达到对东西研究现状的总体把握,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她的作品常被误读为古典式叙事。分析其小说的空间形式,可以显示出其艺术表现的现代性。她的小说是通过日常生活叙事,细节描写、对话性、反高潮等手法凝固时间,并设置地域空间和情境空间来获取空间形式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面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中外文化交往的历史中 ,作为跨语际实践之一的世界语运动似乎被人淡忘。但作为一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思潮和语言运动 ,它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语言和文学都曾有着特殊的影响 ,它表征了中国现代文化生成中所隐含的种种内在矛盾和紧张 ,体现了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独特历史经验 ,对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学地域化研究渐已模式化,并有着决定论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它对中国现代学研究格局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从中国现代学地域化研究中有关地域化的概念、研究模式、价值评估三方面来看。这种研究的理论水准还有待提高。地域化是化权力支配下的一种化认同,是一种历史变迁的产物。中国现代学地域化研究应在各种化权力与地域化的复杂纠葛中,探讨地域化的存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化原型,地域文化往往是以保存整体文化单个或多个文明因子的方式,为整体文化的转换提供一种基础性的支持。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作为地域文化,两浙文化对中国新文学生成的支持,主要表现为两浙作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融入世界、认识世界的文化感知方式,使之获得了文化转基因的内在催化动力,使两浙作家在以艺术审美方式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当中,所采取的文化视角具有一种独创性,从而为推动中国新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以文化为特性的民族主义思想,使得他能较早地关注民间文学,对史诗、神话、图腾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民间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并且运用民间文学形式进行创作。尽管他的民间文学研究属于前学科性质,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理念对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日本作为引进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给予中国美学、文艺学一个学科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范畴、概念、术语及文艺、审美观念和学科体系、方法论等学科构成的奠基性、根本性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巨大影响成就了20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结构性特征,形成了中国文艺学、美学的内在发展理路,表征为中国文艺学、美学现代形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土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一直是国内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但从语言本体角度研究乡土小说的并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语言本体为起点结合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从早期以鲁迅为核心的乡土问题小说和以废名为起点的乡土诗化小说写作,到加入"革命"话语的解放区乡土小说和当代多元化的乡土写作等几个方面,来探究百年来中国乡土小说语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之深层缘由,进而讨论乡土语言在当下及今后的小说创作中的意义及理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潮流"经历了兴起(1917-1927)、发展(1927-1937)和延续(1937-1949)三个阶段,但都统一于"五四新文学潮流"的整体之中,具有"五四新文学潮流"的整体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发扬"五四新文学"传统的革命意义,将深化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以"文学与性别"作为主题,就"性别与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实力。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体育文化又是我国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特性等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法等深入发掘研究其现状、存在不足。提出未来的发展途径。以期通过研究,为高校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旭对西方文化的见解,具有独到之处。从醉心西方政治到融合中西文化的嬗变过程中,他在接受了西方的哲学观、世界观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考察,表现了他极为先进的文艺观点。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思想史上,高旭确实称得上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