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丽丽 《中外电器》2011,(12):112-112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幼儿美育带来了深远影响。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音乐、美术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通过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对音乐、美术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丰富和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两课”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两课”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是属于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吴洁 《中外电器》2012,(10):128-129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格外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要大胆改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两课“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两课“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是属于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章探讨了“两课”教育与人素质教育的关系。人素质教育是通过、史、哲、艺术等人丈社科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和审美情趣,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两课”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是属于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曾妩婷 《中外电器》2010,(10):54-55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欣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上好高校音乐欣赏课”这一论题,从拓展音乐文化素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模式手段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体会与见解。  相似文献   

8.
钱根娣 《中外电器》2010,(16):82-82
幼儿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捕捉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来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艺术教育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一些描绘乐曲情景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看画面。  相似文献   

9.
江南 《中外电器》2012,(5):120-121
戏曲教育是艺术教育体系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将信息技术与戏曲教育进行整合,还原戏曲立体化艺术特征,创造网络化戏曲课堂。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素质,还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要以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1.
包哲 《中外电器》2011,(20):103-103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巧妙应用多媒体是值得每个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渠道,还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音乐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音乐的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创造一个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和谐音乐学习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活动体验中获得充分直接或间接的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音乐审美体验、享受和成功的欢愉,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音乐的体验性学习呢?笔者结合中小学生音乐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13.
杨淑芳 《中外电器》2012,(5):126-127
现代音乐教育新课标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而应试教育下的教材、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偏离了音乐审美的方向,违背了音乐学科的特点。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堂无论从思想、方法、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这就明确了音乐新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确立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新课程中的地位。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提高审美能力等的艰巨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作为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活跃、文化知识相对薄弱、日常行为有失规范、个性张扬表现欲强……做好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可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注重音乐专业技能培养、注重艺术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注重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着手,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和音乐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胡晓黎 《中外电器》2014,(24):90-9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成为新课标实施迫切需要改革的重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声有形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使我们教育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更好地实现。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范春红 《电器评介》2013,(22):198-19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课堂气氛、挖掘创新实训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评价机制等几方面的阐述,指出了计算机实训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俊明 《中外电器》2010,(15):56-56
语文新课标把“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放在课程总目标的首位,这无疑凸显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原本略显枯燥的语文教学焕发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在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大学审美教育相对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审美教育的实施重点,即大学审美教育要立足于审美境界的提升,重在帮助精神家园的建立,应着力于美学精神的培养。为大学审美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樱 《中外电器》2011,(10):99-99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