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吸氧等有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由于发展中国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因ROP导致儿童视力损害的比例逐年增加[1].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眼部视网膜血管的增殖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随着医疗及护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同时也带来了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积极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RLF),1942年Terry首先报道,当时发现早产患儿晶体后有白色纤维组织而命名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后来研究表明,本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吸高浓度氧气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纤维增生所致。1984年世界眼科学会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新生儿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普遍建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一些曾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 splasia,BPD)等在我国的发病有上升趋势。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不规范用氧是重要的原因。胎龄、体重愈小,发生率愈高。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水平的提高,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ROP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1.下列哪项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无关?A、早产B、低出生体重C、过期产D、长时间高浓度用氧2.下列哪项是早产儿用氧的指征?A、临床无紫绀B、无呼吸窘迫C、吸入空气时PaO2或TcSO2正常D、吸入空气时PaO2<50mm Hg或TcSO2<85%3.早产儿用氧进行ROP筛查的时间是:A、生后4~6周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根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5万多儿童因ROP失明[1].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达180~200万,其中有100万面临发生ROP的危险.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防治.本院从2008年5月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采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和治疗R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儿童致盲的主要疾病。严重ROP可因视力障碍而导致运动、语言、社会心理发育障碍。为此,国家及家庭均要为此付出高额支出,且将随着儿童正规教育的开始而增加。近年来,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增加,使早产儿RO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视力2020项目”已将ROP认定为高中水平收入国家的重要致盲因素之一,在美国则是位居第二的儿童致盲原因Ⅲ。随着发展中国家NICU技术的进步,ROP在这些国家的被关注程度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根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5万多儿童因ROP失明[1].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达180~200万,其中有100万面临发生ROP的危险.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防治.本院从2008年5月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采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和治疗R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根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5万多儿童因ROP失明[1].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达180~200万,其中有100万面临发生ROP的危险.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防治.本院从2008年5月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采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和治疗R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激光治疗效果及该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5例因各种疾病住院治疗的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对性别、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时及出生后缺氧、贫血、黄疸、感染、母亲年龄及孕期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头颅B超检查。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做统计分析,评价激光治疗的疗效,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5例患病早产儿中有27例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77.1%。25例患儿接受激光治疗,并分别于术后7~14d及3个月进行随访,治愈率分别为74.1%和92.6%。ROP组出生体重(1144.81±284.83)g,明显小于未发病组(8例)出生体重(1743.75±423.79)g,P<0.01;ROP组胎龄(29.04±2.70)周,明显小于未发病组胎龄(32.50±1.85)周,P<0.01。且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P<0.01。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出生后缺氧、贫血等因素在ROP发病组与未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在伴随各种疾病的早产儿中发生率较常见患病率高,其发病与缺氧、贫血、胎龄和出生体重有关。对患病早产儿进行激光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采取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则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筛查及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多中心调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建立ROP筛查制度。方法 建立由11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筛查协作网,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合作单位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在完成随访的621例研究对象中73例发生ROP,发病率为11.8%;出生体重在1500-1999g者2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5.9%;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者4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23.6%;出生体重〈1000g者3例发生ROP,发生率为60.0%。发生1期ROP24例,2期ROP35例,3期及以上ROP14例;激光治疗16例,冷冻术8例,玻璃体切除术1例,无失明病例。结论 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ROP发生率为11.8%,筛查能使ROP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ROP的危害,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