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FoxM1是否调控DNA修复基因Rad51参与顺铂(CDP)对骨肉瘤耐药细胞化疗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逐步增加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骨肉瘤耐药细胞系并分别命名为MG-63/R和HOS-MNNG/R。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FoxM1和Rad51的mRNA及蛋白表达;耐药细胞中4μmol/L Thiostrepton处理后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和Rad5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计数法检测单独或联合运用4μmol/L Thiostrepton和2μg/m L CDP对骨肉瘤耐药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建立在2μg/mL CDP浓度中稳定生长的耐药细胞系MG-63/R和HOS-MNNG/R,耐药指数分别为30.52和37.87(均重度耐药)。FoxM1和Rad51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耐药细胞中表达较亲本细胞明显增高;在耐药细胞中联合运用4μmol/L Thiostrepton和2μg/mL CDP组较单独应用4μmol/L Thiostrepton组或2μg/mL CDP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耐药细胞4μmol/L Thiostrepton处理后FoxM1及Rad5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 FoxM1及Rad51高表达可能参与骨肉瘤细胞对CDP耐药,FoxM1抑制剂Thiostrepton可能通过下调Rad51增强CDP对骨肉瘤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肉瘤化疗耐药中FoxM1与c-myc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骨肉瘤亲本细胞(HOS、U2OS)、筛选稳定顺铂耐药细胞(HOS/R、U2OS/R)、慢病毒转染稳定FoxM1过表达细胞株(HOS/FoxM1、U2OS/FoxM1)及空载体对照(HOS/NC、U2OS/NC)中,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和c-myc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FoxM1抑制剂RCM-1对骨肉瘤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oxM1和c-myc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FoxM1和c-myc在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比亲本细胞明显升高。与空载体对照组中FoxM1(0.26±0.03 vs 0.37±0.02)、c-myc(0.35±0.07 vs 0.59±0.03)相比,FoxM1过表达细胞中FoxM1(0.81±0.13 vs 0.61±0.01)和c-myc(1.19±0.08 vs 1.61±0.1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10μmol/L FoxM1抑制剂RCM-1处理后,顺铂耐药细胞(Fo...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oxM1是否通过促进肿瘤干细胞化参与骨肉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方法利用骨肉瘤亲本细胞MG-63,采用递增药物浓度筛选建立顺铂耐药细胞MG-63R;运用慢病毒转染FoxM1建立稳定过表达MG-63F细胞及空载体对照MG-63V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对顺铂药物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FoxM1及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Sox-2、Oct-4、Nanog蛋白水平表达。无血清培养悬浮克隆球实验检测微球形成能力。检测FoxM1抑制剂Thiostrepton处理后对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微球形成能力和对顺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2μg/mL顺铂浓度下稳定生长和传代的耐药细胞MG-63R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_(50)由亲本细胞中1.27上升为7.36,FoxM1蛋白水平在MG-63R中表达较MG-63明显增高;MG-63R中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Sox-2、Oct-4、Nanog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同时平均悬浮克隆球数量明显增多。成功构建FoxM1过表达细胞MG-63F,其FoxM1蛋白表达水平较空载体对照MG-63V明显增高,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也明显升高,平均悬浮克隆球数量由14增加至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G-63F细胞对顺铂耐药性明显升高,IC_(50)由对照组0.96升高为31.23;MG-63F细胞经4μmol/L Thiostrepton处理后,Fox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同时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明显降低,平均悬浮克隆球数目也明显减少。结论 FoxM1过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肿瘤干细胞化参与骨肉瘤细胞对顺铂的耐药,FoxM1抑制剂可能通过逆转肿瘤干细胞化而增强骨肉瘤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 TKT)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Oncomine和GEO数据库分析TKT基因在结直肠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收集配对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KT mRNA和蛋白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KT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27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KT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KT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常见结直肠癌细胞株中TKT蛋白表达高于FHC细胞株;两种检测与数据库样本分析一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9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KT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TKT高表达与肿瘤直径(P=0.003)、脉管侵犯(P=0.021)、淋巴结转移(P=0.005)及T分期(P=0.007)相关。结论 TKT在结直肠腺癌中呈高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TKT有望成为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 L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配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分别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Lcn2的mRNA和蛋白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检测Lcn2蛋白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qRT-PCR结果显示Lcn2的mRNA水平升高(P=0.006 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n2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胞质和胞膜中Lcn2呈强阳性,癌旁组织Lcn2呈阴性,且Lcn2强阳性与肿瘤直径(P=0.014)、分化程度(P=0.017)、T分期(P=0.042)及淋巴结转移(P=0.025)密切相关。结论 Lcn2在结直肠癌中呈强阳性,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FFAR4蛋白和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胰腺癌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62例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FAR4蛋白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使用Western bolt和qRT-PCR法检测20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FAR4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FFAR4蛋白在胰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75.8%(47/62),比癌旁组织(40.3%,25/62)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R4高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及qRT-PCR检测显示胰腺癌组织中FFAR4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FAR4表达失调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胰腺癌术后进展、预后的有效标志物及临床治疗药物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蛋白及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R5在117例胰腺导管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各检测20例配对的新鲜冻存的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R5主要表达于癌旁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中,DR5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1. 02%(48/117),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4. 36%(87/117),两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 DR5表达与分化程度(P 0. 05)、TNM分期(P 0. 05)、神经浸润(P 0. 00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 0. 05)均有明显相关性。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组织中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远高于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 DR5蛋白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可用于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MP-2和TIMP-4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结直肠腺癌及其对应正常肠组织中MMP-2和TIMP-4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MP-2、TIMP-4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qRT-PCR实验显示MMP-2 mRNA和TIMP-4 mRNA在结直肠腺癌和正常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肠组织中低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MP-2和TIMP-4蛋白在结直肠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正常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依次为81.11%和87.78%、63.33%和73.33%、40.00%和40.00%、18.00%和26.00%,两种蛋白在不同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TIMP-4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中MMP-2与TIMP-4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253,P=0.016)。结论 MMP-2和TIMP-4在结直肠腺癌中高表达,其代谢失调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PEX1和Jagged1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46例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APEX1及Jagge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8对新鲜冷冻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APEX1及Jagged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18例肝细胞癌中APEX1及Jagged1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肝细胞癌中APE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APEX1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内,在肝细胞癌中APEX1蛋白在细胞质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EX1 mRNA表达与肿瘤包膜侵犯、分化程度、转移及复发有关(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示,肝细胞癌中Jagge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示,Jagged1定位于细胞质,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组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Jagged1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AFP水平、分化程度、转移及复发有关(P0.05)。在肝细胞癌中,APEX1表达与Jagged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PEX1和Jagged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过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明显相关,APEX1可能通过调控Jagged1表达来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APEX1和Jagged1蛋白过表达可以预测肝细胞癌的恶性转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ENP-A是否参与骨肉瘤细胞化疗耐药及与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 FOXM1)的调控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肉瘤亲本细胞(HOS、U2OS)、顺铂耐药细胞(HOS/R、U2OS/R)和稳定FOXM1过表达细胞(HOS/FOXM1、U2OS/FOXM1)中CENP-A蛋白表达。转染siRNA后检测CENP-A蛋白表达;运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观察siRNA敲低CENP-A后耐药骨肉瘤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FOXM1抑制剂RCM1处理后检测CENP-A蛋白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GEPIA数据库中CENP-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CENP-A和FOXM1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肉瘤顺铂耐药细胞中CENP-A蛋白表达比亲本细胞明显升高(0.52±0.03 vs 0.92±0.01, 0.33±0.02 vs 1.12±0.01),FOXM1过表达细胞中CENP-A表达较空载体对照亦明显增高;在骨肉瘤顺铂耐药和FOXM1过表达细胞中转染siRNA-CENP-A后,CENP-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rotein kinase D1,PK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qRT-PCR法检测9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4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KD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分析PK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D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细胞株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K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PKD1 mRNA及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且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病理分期越高,PKD1的表达越丰富。PKD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也远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的表达(P0.01),且癌细胞株的分化水平越低,PKD1蛋白表达的水平越高。结论PKD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灶中呈高表达,PKD1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以做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白花蛇舌草素对骨肉瘤细胞体外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骨肉瘤分为对照组(Control)、顺铂给药组(Cisplatin)和顺铂联合白花蛇舌草素给药组(Cisplatin+HD)。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给药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给药前后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给药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NA转录测序检测顺铂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转录组RNA表达差异;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差异基因的表达;63例骨肉瘤标本和63例正常软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骨肉瘤组织中差异基因表达。结果:白花蛇舌草素增强顺铂对骨肉瘤MG-63和Saos-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P0.05);顺铂联合白花蛇舌草素给药后肿瘤免疫相关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在MG-63和Saos-2细胞表达显著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RPK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素通过抑制肿瘤免疫相关蛋白SRPK1的表达增强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otch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肾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中Notch1的表达,用qRT-PCR检测Notch下游靶分子Hes1的表达,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Notch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和qRT-PCR结果均显示Notch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肾组织,qRT-PCR结果显示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肾组织,且Notch1的表达与肿瘤Fuhrman分级和AJCC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YAP及β-catenin在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定YAP和β-catenin在5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YAP和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50)和64%(32/50),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7/50)和20%(10/50),P0.05;YAP及β-catenin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高(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P0.05);YAP与β-catenin在胃组织中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2,P0.05)。结论 YAP和β-caten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共存现象,可能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及细胞分化有关,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IAP1蛋白和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50例胃腺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IAP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其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IAP1蛋白和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c-IAP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c-IAP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抑制了胃腺癌细胞的凋亡,促进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可能为胃腺癌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沉默叉头框蛋白M1 (FoxM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方法:口腔鳞癌SCC9细胞感染FoxM1-shRNA慢病毒或阴性对照慢病毒,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沉默效果。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变化,JC-1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FoxM1-shRNA慢病毒感染成功下调口腔鳞癌细胞中FoxM1的表达(P0.05),阴性对照慢病毒对细胞中FoxM1表达水平没有影响。沉默FoxM1的口腔鳞癌细胞活力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也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胞浆中cytochrome C蛋白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中cytochrome C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沉默FoxM1可以通过降低口腔鳞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释放cytochrome C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100A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100A4 mRNA和蛋白在7个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100A4在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S100A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结直肠癌细胞质内,结直肠癌组织中S100A4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P0.000 1)。S100A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有关,高龄组阳性率高于低龄组(P=0.026),男性组S100A4蛋白阳性率高于女性组(P=0.038),其表达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100A4在多数结直肠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S100A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有关,可能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性化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沉默GRP94基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肺癌细胞系和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GRP94的表达;设计、合成靶向GRP94基因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siRNA-GRP94后细胞内GRP94、c-myc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CCK-8实验,平板集落实验检测沉默GRP94对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RP94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较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显著高表达(P0.05,P0.01),siRNAGRP94组中GRP94、c-myc及cyclin D1表达明显下调(P0.05);A549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P0.05)。结论:GRP94在肺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GRP94可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其可能通过调控c-myc、cyclin D1表达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C1(FOXC1)及FOXC1基因启动子上游转录体(FOXCU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中FOXC1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FOXC1和FOXCUT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显示,FOX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FOXC1 mRNA(5.211±1.555,中位数5.24,95%CI为4.82~5.59)和FOXCUT mRNA(4.339±0.799,中位数4.17,95%CI为4.14~4.53)表达量显著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OXC1与FOXCU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00,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FOXC1和FOXCUT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FOXC1与FOXCUT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趋势具有相关性,两者可能以基因对形式的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IAH2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统计分析SIAH2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颈新鲜组织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评估患者预后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癌旁正常子宫颈(5.0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48.33%)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75.83%)中SIAH2的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SIAH2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高危HPV16感染和Ki-67表达相关(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IAH2表达与高危HPV16感染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生存分析发现,SIAH2阳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AH2高表达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IAH2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参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和转移,其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IAH2有望成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