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不同钻遇类型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制定相应的储层改造措施,能极大的提高储层改造效果。根据井眼钻遇天然缝洞的类型,制定了3种类型,优化了相匹配的酸化压裂工艺,并研发了5种压裂液和酸液体系。通过近年来实际酸化压裂效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及改造液适应性较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是进行低渗透薄储层、储量小的边际油气藏等开发的关键技术,同时,压裂酸化工艺技术也是对不合格水平井进行改造的关键技术。水平井的压裂酸化工艺和直井压裂酸化工艺的工作重点不同,近年来,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在进行低渗透油气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提高油气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对水平井酸化工艺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探讨,并对水平井的改造工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苏北油田动用储量的60%以上属于低渗储层,常规的酸化工艺对储层的改造有限,必须采用压裂改造才能实现有效开采。采用常规压裂,放喷返排率仅为10%~20%。大量压裂液长时间停留在储层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压裂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CO_2增能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酸化压裂工艺在孔店西坡潜山油藏储层改造的应用情况,通过岩样化验资料分析认为,孔店西坡潜山中生界储层蒙伊混层所占的比例较大水敏性较强,不适合酸化工艺,提出优化井段实施压裂工艺方法。奥陶系碳陶酸盐岩裂缝溶洞储层,裂缝互不相连或白云岩重填,具备酸压工艺的条件,通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工艺已经成为重要的增储上产措施。而压裂液的滤失,极大的影响了酸化压裂的整体效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酸化压裂注入液体系,对提高酸化压裂效果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调整稠化剂及交联剂分子结构以及优化体系配方,解决了交联酸酸液体系稳定性问题,实现深度酸压提供技术保障。分析了硅粉、淀粉和分散液三种暂堵降滤失剂的优缺点,提出了暂堵降滤失剂物理、和化学要求,采用可降解合成高分子颗粒材料将达到良好暂堵滤失效果。并结合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温度特点及压裂工艺的需求,通过现场试验,完成了120~160℃高温压裂液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酸化压裂对煤储层增产改造的适应性,通过煤样碳酸岩质量分数测试和酸液浸泡前后渗透率实验,得到了酸液对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酸化压裂工艺选井和现场实施。结果表明,碳酸盐质量分数较高且填充在割理、裂缝中是研究区储层渗透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酸化压裂能够有效提高煤样渗透率,但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低于2%,储层渗透率低于0.2m D时效果较好;酸化压裂工艺应该包括小型预压裂、酸化处理、注替液和焖井4个环节,其中小型预压裂应逐级提排量,控制前置液量小于总液量的17%,最大排量小于6m~3·min~(-1),砂比小于15%;酸化处理分为注前置酸、处理酸和后置酸,排量和液量逐级降低;最后需要注入顶替液,并焖井24 h以上。研究内容对煤层气井酸化压裂增产工艺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雅茹 《清洗世界》2023,(3):105-107
低渗透储层具有较强的开采价值,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储层条件差、原油一般不压不流,对开采造成较大困难,因此需要采取酸化、压裂等作业提高采收效果,其中压裂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原油的流动通道,同时还能解决近井地带的污染。压裂技术一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可以对有开发潜力的储层重复压裂,也可先封堵原油的裂缝,再进行压裂措施,改变裂缝方向,以提高流体的渗流通道;酸化措施可以解决近井及远井地带因钻井及其他作业造成的储层污染,同时对储层改造有积极影响。因此,对低渗透储层进行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有助于提高其采收率,增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砂岩储层实施酸化压裂技术,存在诸多影响成效的因素,本文详细分析了在油田深井的砂岩储层采取酸化压裂工艺的条件以及具体的技术要点,认为对砂岩储层中裂缝天然发育、地应力高油井、注水井及气井等改造效果显著,分析其原理,概括性地阐述了应用砂岩储层酸压的工艺与酸液体系的工艺办法,同时配上在砂岩储层酸压的现场应用实例,并归纳出相关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9.
完井管柱的优化设计能有效缩短完井周期、提高完井效率,同时对完井后的储层改造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超深直井及水平井开展了完井管柱结构的设计工作,实现了完井后可直接实施酸化压裂的完井方案。同时对各类采油工艺展开了探讨,分析了机械采油方式的适应性,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采油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致密油区块有效动用,提高区块整体开发效果,在致密油A试验区试验应用了整体缝网压裂改造技术,探索致密储层有效改造手段。针对致密油区块F及Y两套层系具有储层致密、层间跨距较大的问题,通过缝网与井网的优化设计、缝网压裂工艺优选以及配套工艺优化,配合工厂化压裂作业施工,满足了试验区致密油储层低伤害、纵向精细化分段改造的要求,确保了储层整体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是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艺在大港油田埕海二区张海27-29H井的应用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难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现场施工情况。该井初期试油储层产能偏低,酸化和射孔后,效果不明显,只是近井地带渗流条件得到了改善,远井地带储层渗透性仍然不理想,通过水力喷射分段加砂压裂改造,通过造长缝,以人工填砂裂缝改造远井地带渗流条件,有效提高了井口产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压裂改造力度加大,呈现出重复压裂井层改造逐年增多的趋势,部分井层已进行了四次压裂改造,受储层发育、压裂工艺的限制,重复井层压裂改造效果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次从重复改造的井层出发,针对性的提出并应用了水力喷射、造长缝、覆膜砂等针对性治理工艺,提高了重复井层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数量日渐增多,石油应用量得到明显提升。基于石油开发过程,酸化压裂工艺的运用对石油开采量的保证有着重要意义。在砂岩储层中运用酸化压裂工艺,存在较多阻碍。本文针对油田深井砂岩储层中运用酸压技术的条件与详细要点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对于砂岩储层中天然裂缝发育、注水井与气井等的改造可以产生较为显著的成效,随后针对砂岩储层酸压工艺和酸液系统工艺方法进行阐明,同时就砂岩储层酸压现场运用案例实行了表述,进而对其有关运用结论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储量具有油藏埋深大、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区块多分散等特点,目前压裂工艺主要是通过单一双翼对称缝为主,压裂改造效果有限,且部分储层压裂施工难度大,压裂成功率较低.针对压裂难点,开展了大排量低粘滑溜水造复杂缝工艺、纤维脉冲加砂、支撑剂优选、前置表面活性剂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压裂改造效果,并在现场开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延安气田本溪组储层具有层薄、气藏埋深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目前压裂改造为区块开发的重要措施。但以往的常规致密砂岩储层压裂工艺技术已不适应低孔、特低渗薄差储层的压裂改造,表现为施工成功率低,压裂试气效果差或者储层产能动用不充分。为了提高改造效果和增加单井产量,通过对储层特征评价、历年压裂工艺技术分析和压裂工艺优化、压裂液体优选等方面的研究,形成适合延安气田本溪组低孔、特低渗透、薄差储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体系。并成功的应用在4口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终确定了适用于延安气田本溪组气藏的储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体系,也为类似区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王家岗构造沙四段白云岩泥页岩储层,采用常规酸压和加砂压裂增产效果欠佳。综合分析常规酸压和加砂压裂的不足后,针对储层基本特点,研制了新型生物渗析驱油剂和智能转向暂堵剂,制定了“渗析驱油+前置泡沫酸化+交联酸/胶凝酸交替注入酸压+暂堵转向重复压裂”的储层改造思路,并在G120井开展现场试验。压裂缝网监测结果表明,改造层段形成复杂缝网。压裂返排效果良好,达到增产预期。该工艺在胜利油田成功应用,为白云岩泥页岩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解决办法,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储层跨度大、层系多、层厚小、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常规的笼统压裂或逐层上返压裂难以实现整个储层的有效改造。通过合理地设置分层压裂位置,优化分段数量和射孔部位,分层压裂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改造的针对性和精确性,降低压裂时裂缝延伸的不确性,实现纵向上多个小层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储层的动用程度。本文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垂直井分层压裂工艺的基本原理、储层适用条件及相应的优缺点,为油田垂直井压裂施工时选择合适的分层压裂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代荣和  李云珍 《火炸药》1997,20(2):16-18
论述了低渗油气层的地质特征,研究了两种分离式射孔脉冲压裂复全弹。应用此项压裂酸化储层改造技术可降低地层污染,增强射孔效果,改善近井地层渗流能力,从而提高低渗油气层的采收率,展望了此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水平井开发的日益增多,水平井酸化、压裂改造施工越来越多,在水平井储层改造方面主要存在漏失严重、层问距离较长、酸岩反映较快、不能达到均匀布酸等问题,造成近井地带及部分低压、高渗层段酸化破坏严重,层全面改造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水平井相态转换酸分层酸化技术在地层内实现相态转换,提高酸化施工效果,该工艺技术同时实现了一次旌工,单层多级推进,重复酸化功能,以及多层均匀布酸,分层酸化的施工目的。为解决水平井储层改造寻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海上低渗储层酸化低效的问题,采取微压裂改造和增强酸液溶蚀造缝等思路,根据不同储层物性、伤害特征和管柱条件,分别使用微压裂、爆燃压裂等技术与酸化技术有效结合,以及采用高效溶蚀型酸液体系。微压裂改造可形成近井裂缝缝网,它不同于常规水力压裂和酸压措施,不需要支撑剂,也不形成长缝,能加强酸液泵注能力,实现酸化溶蚀扩缝以及深部解堵,达到既增强常规酸化改造作用,又避免了沟通临近水层的效果。现场试验表明,以南海东部陆丰13-1油田和渤海渤中26-2油田等措施井为例,增效技术较以往常规酸化能大幅提高作业泵注能力,作业后增产效果显著,该技术对国内外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