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控制临街高大厂房内空气噪声通过围护结构向相邻街道的透射传播,需在建筑设计阶段预测该噪声引起的街道声场,以确定隔声降噪措施.文中根据相关声场的特点,综合运用经典室内声场理论、虚声源法与声学辐射度方法,给出了一个仿真模型来计算厂房内噪声对街道声场的贡献,模型核心在于将声场界面进行离散化求解,并对声能透射与反射的指向性进行合理简化,使其可有效处理复杂的声场空间几何形状及声学特性的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
初步探索了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汽车室内噪声优化的基本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发动机悬置、副车架悬置和车身数学模型,结合Santana2000型轿车,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仿真优化计算以及校验优化结果,其结果较好地符合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作为涡扇发动机的一个关键噪声源,随着涵道比的不断加大,风扇噪声在飞机起飞时对整机噪声的贡献量也日益增加;因此预测风扇噪声对飞机噪声适航评估工作有极大意义。采用Boeing风扇噪声预测算法,结合飞机起飞航迹,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经过多普勒效应修正、几何发散衰减修正和大气吸声衰减修正,得到起飞时风扇噪声预测模型。以某型发动机为算例,计算出实际飞机起飞时噪声适航审定中所需测量的每隔0. 5 s动态声压级的预测值。把最终得到的有效感觉噪声级预测值与欧洲航空安全局提供的有效感觉噪声级真实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此模型能有效降低新飞机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缩短噪声适航审定周期。  相似文献   

4.
柴油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高档商用车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对车内噪声影响尤其显著.基于管道声学理论和流阻分析技术,提出了柴油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模拟方法——无源法.解决了常常困扰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仿真的难题——无法获得发动机仿真模型所需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应用"无源法",在不具备柴油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情况下,仍然能进行进气系统噪声的计算机模拟,获得进气系统管口噪声和发动机功率损失的预测结果,快速准确地为进气系统声学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丁莹  冯晓宇  姜春红  高峰  湛美  肖南 《科技信息》2013,(11):440-441
本文选择了沈阳市7条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道路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现场监测,并同时采用3种常用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FHWA、RLS-90、NMPB-Routes-96对上述7条典型道路进行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根据实测噪声值对3种预测模式进行比较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预测模型中,FHWA模型对各类型道路的交通噪声预测值均较实测值偏低较多,误差在7.4-11.5分贝之间,预测精度低;RLS-90模型预测值在实测值上下波动,误差在0.1-4.4分贝之间,预测精度高于FHWA模型;NMPB-Routes-96模型预测值在实测值上下波动,预测误差在1.7-2.7分贝之间,预测精度高于前两个模型。NMPB-Routes-96模型较适合作为我国噪声评价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差异分析入手,对目前公路噪声预测模型和德国RLS90模型的CADNA/A噪声预测软件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山西省临汾市五一路下穿铁路分离式立交工程噪声预测为例,对CADNA/A噪声预测软件的应用和噪声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声环境影响预测的实践为例,利用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分为噪声影响叠加和衰减分别对交通部公路噪声预测模型和美国FHWA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并就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的偏差进行了分析.最终综合考虑选用交通部公路噪声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管道气流噪声是室内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后期改造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对由管道内障碍物等因素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精确的预测计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一些管道气流噪声预测的基本方法,但是很多预测手段都基于传统声学测量得到的数据.笔者近来不依赖于传统的测量数据,研究了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管道内气流噪声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文中讨论了采用该方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近期在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气流噪声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某卡车驾驶室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与试验模态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声学边界元模型;通过实车60km/h匀速行驶工况下的道路试验,测得悬置点处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和驾驶室内的声压响应;基于声传递向量(acoustic transfer vector,ATV)技术,将所测激励信号施加于耦合边界元模型进行低频段(20~220 Hz)驾驶室内频率响应分析;最后应用板件贡献量分析和模态参与因子分析找出对驾驶室内主要噪声峰值贡献显著的板件并进行结构优化。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得到明显改善,基于ATV技术的优化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驾驶室内的低频噪声。  相似文献   

10.
选取在建的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中"双塔西街—大南门"路段,采用国家现行标准进行运营期环境振动预测分析与评价。针对区间内环境振动敏感目标分别进行Z振级预测、室内二次结构噪声预测、文物振动速度预测,预测模型根据车辆、轨道及地质条件选择参数并确定。预测结果表明:9处敏感目标振级预测中,近轨LV,z10或LV,zmax预测值均存在超标;4处敏感目标室内二次结构噪声预测中,1处昼间超标,3处夜间超标;3处文物振动速度预测中,2处存在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