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观察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表面原位形成纤维蛋白凝胶对GEC表面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结果:85%-93%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的GEC表达ICAM-1阳性。纤维蛋白显著促进GEC表达ICAM-1,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放线菌酮和放线菌素D均可阻断纤维蛋白诱导的ICAM-1表达增强Northern杂交显示,纤维收白刺激GEC4h可诱导ICAM-1mRNA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血症时内皮素—1致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内皮素-1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90只,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内毒素+内皮素抗体组(每组30只).观察伤后3、6、9、12和24小时肝组织中ET-1mRNA转录表达和活性变化;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中ET-1含量和ET-1mRNA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组织ET-1含量与ATP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内皮素抗体能部分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损伤.结论:内毒素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使ET-1合成和释放增加,ET-1对肝组织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烧冲复合伤早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烧冲复合伤早期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多形核白细胞(PMN)在肺内聚集的关系.方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反映PMN肺内聚集的情况;用地高辛标记ICAM-1cD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用SP法进行肺组织ICA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各致伤组动物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组织MPO活性增高,其中以复合伤组最明显,肺组织ICAM-1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以伤后6小时最为明显.结论:烧冲复合伤早期肺ICAM-1增多可能与PMN的肺内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4.
海拔4300m世居和移居青年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原民居和移居青年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方法:在海拔4300m对20名藏族青年和20名汉族青年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进行血清ICAM-1含量检测;结果:高原移居汉族青年较世居藏族青年血清ICAM的表达增强(P〈0.05);结论:低氧引志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强,促进循环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高原世居藏族对氧的利用更经济有效,具有最佳的生理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5.
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刺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务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 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以探讨PMN-EC粘附力的分子基础,发现PMN在烧伤血清刺激后与正常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粘附力迅速上升,于1h达到饱和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烟雾吸入伤后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与急性吸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分别检测了正常对照及致伤2、6、12和24小时动物的动脉血气、肺水量、静态肺顺应性(Cst)、BALF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以及血浆和BAIF中ET-1量。结果:动物吸入伤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肺水肿,Cst显著降低,BAIF中TP及Alb进行性升高;血浆及BALF中ET-1水平亦明显增加,且血浆ET-1的变化与Cst及BALF中TP的改变相关显著。结论:ET-1在烟雾吸入伤后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功能损害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止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观察654-2对创伤性ALI兔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的光镜和电镜检查,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和其他脏器组织中TNF-α和IL-8的mRNA表达。结果致伤前、后给予654-2,可使创伤性ALI兔血浆及BALF中的TNF-α、IL-8明显减少、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TNF-αmRNA和IL-8mRNA的基因表达主要定位在内脏组织中的M、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内,表达数量明显减少。。结论654-2可降低血浆及BALF中TNF-α、IL-8的含量,使TNFαmRNA和IL-8mRNA的基因表达下调,从而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创伤性ALI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与继发性脑损伤(SBI)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ISH)、免疫细胞化学(ICC)等方法,观察了脑创伤后脑内IL-1β、ICAM-1及VCAM-1的变化。结果侧脑室注射重组人IL-1β(rhIL-1β),显著增加多形核粒细胞(PMN)在受伤脑组织中的侵入和聚集;而给予IL-1β抗体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则明显减少PMN在受伤脑组织中的侵入和聚集。提示,脑创伤后受伤脑组织、IL-1β、ICAM-1及VCAM-1的表达分泌增加与PMN在受伤脑组织中的侵入和聚集明显相关。结论:脑创伤后脑内炎症反应,包括脑创伤后PMN在受伤脑组织内侵入和聚集,可能在SBI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青年进驻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 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700m和5380m高原第7d及半年的40名某部官兵,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其血清ICAM-1表达的含量。结果 进驻5380m高原环境7d后,血清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进驻3700m7d后的值(P〈0.01),进驻半年后的值均明显低于7d后的值(P〈0.05,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的聚集、滞留机制及参与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力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观察了烧伤病人血清对培养人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间粘附力,以及P-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两种细胞中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严重烧伤后早期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有聚集;(2)肝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烧伤血清作用下粘附力以2小时为最强;(3)肝细胞正常情况下无P-选择素和ICAM-1表达,烧伤血清作用后ICAM-1表达增强。肝窦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少量P-选择素和ICAM-1表达,烧伤血清作用后表达增加。结论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的渗出和聚集及加重肝脏功能损害,是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烧伤早期肺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了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髓过氧化酶(MPO)含量,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了肺组织ICAM-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MN的CD11b/CD18表达,以了解ICAM-1在烧伤早期PMN肺内聚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伤后2、6、12、24h烧伤组动物肺组织及BALF中MP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组织ICAM-1及其mRNA均表达增多,外周血PMN表面CD11b/CD18表达增多,提示烧伤早期肺内PMN的聚集很可能与烧伤早期肺血管内皮表达ICAM-1及表达CD11b/CD18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失血后肺损伤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 ,以健康SD大鼠为实验对象 ,复制改良Wigger休克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复苏 药物使用组 ,观察休克前、休克、复苏 2h、复苏 4h 4个时点 ,每组每个时间点的动物数为 6只。采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测定ICAM 1、P Selectin的肺内表达。结果发现 ,电镜下可见药物使用组肺损伤程度轻于其他两组 ;从复苏 2h开始 ,肺内I CAM 1和P Selectin蛋白质的表达药物使用组的阳性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复苏组 (P<0 0 5 )。ICAM 1和P SelectinmRNA光密度比具有时间顺序性 :休克时P Selectin的表达与休克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早于ICAM 1的表达。组间差别与免疫组化结果相同。提示雷米芬太尼可能通过下调肺组织中粘附因子的表达 ,从而缓解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再灌注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质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苏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2571、Ox-LDL (30 μg/ml) 刺激3、6、12、24 h后,以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ABCA1、ICAM-1、MCP-1mRNA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蛋白质表达;用ABCA1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ABCA1表达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予Ox-LDL刺激后, CC2571细胞中ABCA1、MCP-1、ICAM-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3、6 h时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12、24 h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 Ox-LDL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ABCA1可能通过增强上述炎性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肾脏细胞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肾脏细胞粘附分子l(Intercellula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及早期病理变化,为阐明伤后早期肾脏损伤机制及为伤后早期损伤的防治打下基础。方法:①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在烧伤后早期(5min至72h)肾脏的病理变化;②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肾脏ICAM-1进行染色和分析;③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伤后不同时间点肾脏IL-6进行染色和分析。结果:①伤后早期主要病理变化为出血、充血和水肿;电镜显示: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②伤后30min,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ICAM-1、IL-6表达增强,伤后2-24h明显增强,呈阳性或强阳性;伤后 72h,表达逐渐减弱。结论:伤后早期肾脏的损伤可能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ICAM-1、IL-6在伤后早期肾脏损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油酸肺损伤早期肺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变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因表达变化及其细胞定位。方法3H-胍氨酸测定法测定NOS活性;应用32P标记核酸探针狭线杂交技术和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油酸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结果正常肺组织NOS活性很低且无iNOSmRNA表达;急性肺损伤后iNOS活性升高且与iNOSmRNA表达相一致;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可抑制iNOS活性并下调iNOSmRNA表达;伤后表达iNOSmRNA的阳性细胞可能为肺泡巨噬细胞、粒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结论急性肺损伤后肺组织iNOSmRNA的表达是一个突然启动的主动合成过程;LNNA抑制NO产生可能与其下调iNOSmRNA表达有关;肺组织表达iNOSmRNA阳性细胞的多样性可能与NO损伤肺组织的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体外单细胞定量法研究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性。结果发现:脂多糖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均可诱导VEC粘附性迅速升高,12h后达高峰。TNF和LPS两者可导致PMN粘附性迅速升高,30min达高峰,以后基本保持该状态,IL-1则对PMN的粘附性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提示主要前炎性因子在导致PMN-VEC粘附性增高作用上有很高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7.
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各种血管源性炎症递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提高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肺血管间质和肺泡腔水肿,发生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临床表现。本文探讨了ALI时各种炎症递质的表达、对肺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及对ALI的病理生理影响。这些可能成为ALI/ARDS新的治疗靶点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烫伤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 TBSA三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18)、烫伤组(n=30,伤后2h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kg)和血必净组(n=30,伤后2h静脉注射血必净4ml/kg),于伤后8、24、72h活杀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假烫伤组比较,烫伤组肺组织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在伤后8~72h显著增强(P<0.05或0.01),MPO活性在伤后8h及24h明显增高(P<0.01).与烫伤组比较,血必净组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在伤后24h及72h显著下调(P<0.05或0.01),MPO活性在24h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结论 HMGB1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烫伤后肺组织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治疗可明显下调肺组织HMGB1表达,并减轻烫伤延迟复苏所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肺组织TNFmRNA表达及其细胞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引起的各种介质过度释放,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肺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应用斑点杂交、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大鼠烧伤后TNF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证实,烧伤后肺组织TNFmRNA表达迅速升高,伤后6小时达顶峰,24小时仍维持较高水平,其动态变化与腔静脉血浆内毒素变化一致。原位杂交发现,在伤后3-6小时主要是肺间质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达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