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它通过确立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强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方式稳定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公民文化的培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育公民文化.关键在于推行公民教育,加强民主制度建设,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2.
阿尔蒙德所谓的公民文化是指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特征的政治文化,它也是一种公民、臣民和村民的混合体。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抽象的二元对峙,并且各自处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以及上述抽象对峙的两种尝试性解困。现代中国正逢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协调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公民文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中国公民文化不仅对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姚怀喜 《科技信息》2009,(11):112-113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生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具体包括:公民的人格意识、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公民的纳税意识、公民的自由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没有公民意识的基因.要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必须客观公正的审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借助于西方传统文化,才能塑造出建立法治中国所必需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同是做成的。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是对“臣民”“民族”(族群)传统身份文化的超越,应倡扬个体平等,维系社会团结,润生公共精神的多维价值而成为增强国家认同的软实力,也是当代世界的潮流。新疆培育公民文化,既是顺应世界和国内现代化转型的需要,也是破解新疆文化认同难题的需要。积极培育健康的市场经济,加快法治民主社会建设,完善社会多元主体治理,加强公民启蒙教育是培育公民文化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5.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国人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这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政治文明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培育公民意识固然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其基础,也需要扩大和完善基层民主作为其实践途径,但是,与此同时,它更需要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公民文化的成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诸如市场经济的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的成熟、法制的健全、公民意识的增强等一系列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不仅需要公民的有序参与,而且需要社会管理及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评述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外在动力机制和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从政府如何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文化和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社会管理等层面,探讨了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及参与模式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岳静 《科技信息》2009,(32):I0046-I00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现行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决策过程尚存在如经济与文化落后的客观限制、传统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不健全等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现阶段要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摒弃附庸意识,增强主体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增加参与形式;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公民文化的背景,认为当前制约中国政治共识的因素有三:经济共享的分化对政治共识的掣肘,历史革命因素强化对政治共识的牵制,儒家理想主义的内在冲突对政治共识的阻碍。在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政治共识是一个为公民文化研究者所忽视的症结。只有在中国社会发扬和谐文化,培育社会共同生活的平台,塑造公共理性,才能构筑出普遍而深厚的政治共识,进而为中国公民文化建设摆脱困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政治参与面临着公民参与水平不高、参与机制不健全、政治效能感不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健全参与制度体系、拓宽参与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探讨科普政策的内涵和类型,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政策文化研究进行了考察;提出我国科普政策的四种类型,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学文化以及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基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应基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与贯通,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主体——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之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首要前提,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从中西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一方面为各自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各自政治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7.
乡村干部政治行为的现代化是乡村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直接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它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引导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催生乡村的民主文化。但现阶段,由于乡村民主制度不完善、政治意识薄弱、法规章程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广大乡村干部的政治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特征。所以,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行为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干部的政治行为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是实现乡村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奠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创新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治文明建设的实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政治概念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一种社会实践表达方式,它不仅反映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人们在实践中重新解读着马克思主义.促使着原有的政治概念解构与重塑,使政治概念从抽象回归到了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