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石菖蒲中提取挥发油,通过优化程序升温条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其中的25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3.27%,其中6种成分在石菖蒲的相关GC-MS分析中未见报道。结论: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2.60%)、异丁香酚甲醚(2.35%)、α-细辛醚(32.18%)、β-细辛醚(54.7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78%。结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3.226%)、亚油酸(14.941%)、邻苯二甲酸双(2-甲氧基)乙酯(13.48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12.382%)。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北美刺人参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检出45个色谱峰,共鉴定了44个成分,所鉴定的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46%。结论:北美刺人参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2-甲基-6-对甲苯基-2-庚烯(34.4%)和叶绿素醇(8.13%)。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红果山胡椒干燥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红果山胡椒干燥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74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3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6.07%。结论红果山胡椒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是橙花叔醇、石竹烯、(+)-δ-杜松烯、β-蒎烯、(+)-香橙烯、顺式金合欢醇等,其中橙花叔醇的含量达28.09%,方法稳定性、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藏药螃蟹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螃蟹甲根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螃蟹甲根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从分离出的30多个中峰中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结论:螃蟹甲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十六烷酸、9,12-(反,反)十八二烯酸甲酯和愈创醇等成分。  相似文献   

6.
汤洪波  周健 《四川中医》2010,(12):58-60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虎杖药材草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15种和1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酶处理后及未处理所得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1.24%和76.61%,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3-甲基-二苯并噻吩。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对四川引种玛咖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其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玛咖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玛咖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占98.85%的比例。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占73.99%的比例。挥发油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差别较大,十二烷、喹啉、3-甲氧基苯甲醛、棕榈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结论:首次对四川引种玛咖挥发油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该研究为四川引种玛咖药物资源及其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微波蒸馏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对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方法对乌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51个化学组分,鉴定了4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87.37%。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美容杜鹃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美容杜鹃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0.00%。其中主要成分是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5.68%)、1,3,5-三甲基苯(5.53%)、2,3,6-三甲基萘(4.75%)、对映-16-贝壳杉-烯(3.66%)、十九烯(2.88%)、3-二十烷炔(2.63%)、连三甲苯(2.46%)、天然4-乙基愈创木酚(2.3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39%)、2,6-二甲基萘(2.20%)。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美容杜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代娜  刘新宇  方玲 《中医药学刊》2014,(9):2255-2258
目的:分析经前方中的挥发油成分,并探讨其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经前方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8个色谱峰,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5%,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反式茴香脑(68.1%),其次为藁本内酯(12.1%)。结论:通过经前方挥发油GC-MS成分比较分析;提示藁本内酯和反式茴香脑可能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揭示经前方的效应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