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某些情况下,房室交界区可以连续发出激动。60年代以前,交界区心律可分为交界区逸搏心律和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两种。1957年Pick和Dominguez首次论述了一种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  相似文献   

2.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ol Junctional TachyCardia,简称NPJT)是一种频率介于交界性逸搏心律与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之间的交界心律。小儿少见现将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女,8岁,汉族,病历号8811310。四个月前作室缺修补术,术后心慌,气短乏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oi-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rchycardia,AVNRT)慢径时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成功消融AVNR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40例,年龄16~68岁。按消融过程中出现的结区反应特点分为A组[消融中出现持续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100~140 bpm)]和B组(消融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即窦性心律与交界心律交替出现)。并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AV逆传阻滞现象、放电次数、放电部位数、累积放电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24例(39%)术中出现中等频率的交界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一过性室房逆传阻止(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12.1±21.2)s、放电次数2.6±2.4、放电部位2.4±2.0,术后无1例复发。38例(61%)手术中出现间断性交界区心律,其中1例一过性VAB,术中平均放电时间(149.2±26.7)s、放电次数5.2±3.4、放电部位3.0±.2.2,1例首次消融后复发。与B组比较,A组患者累积放电时间、次数均少于后者;手术成功率、放电部位、AVB、VAB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在AVNRT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为安全且有效的靶点标志。  相似文献   

4.
<正> 心房分离(AD)可发生于窦性心律、主动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双重性心动过速基础上,现报告一例发生于心房颤动(Af)、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房室分离时的AD。  相似文献   

5.
采用下位或后位法对26例房室结双径路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慢径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在消融成功的26次放电中100%出现了交界性心律,而在消融不成功的254次放电中,交界性心律发生率为4.7%,交界性心律可作为术中监测慢径路消融是否成功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下位或后位法对26例房室结双径路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慢径路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在消融成功的26次放电中100%出现了交界性心律,而在消融不成功的254次放电中,交界性心律发生率为4.7%。交界性心律可作为术中监测慢径路消融是否成功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第十七章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内异位起搏点自动性增高时,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自动性异位搏动(即期前收缩)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它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自动性异位心律。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①突然发作,突然停止;②发作时心率频速,一般为160~250次/分(可低于此数,婴儿可高达300次份);③心律常规则;④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为数秒、数分至数小时,常有复发倾向,个别发作时间较长。根据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三种,以房性最多见。房性和交界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由于心搏过于  相似文献   

8.
根据临床过程和37例次血清地高辛浓度检测结果提出:1.交界性逸搏并非中毒性心律失常。2.连续2—3个相等R-R不能作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逸搏心律,因此也不能作为中毒性心律失常。3.R-R>1.5s应区别对待。4.提出某些关于中毒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本组4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年龄30—55岁。均因开会、闲谈、写文章时在2—3小时内突击吸香烟15—25支后感到心前区不适、心悸、头昏等症状。42例中,除5例有高血压病、2例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外,其余病例未问出有能导致心脏损害的其它病史。对突击吸烟前有心律失常者。均未选入本组。42例患者突击吸烟后的心电图共出现14种节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7例,窦性节律不齐3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频发性室性早搏5例、频发性房性早搏5例、交界性心律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窦房结内游走心律1例、左房心律1例、间隙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0.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619-16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ficular tachycardia,PST)简称室上速,是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以上的、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总称。但习惯上所说的室上速是指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心室率基本匀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包括折返性(窦房结、房内、房室结、房室等处的折返)心动过速、自主性(心房和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以及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等数种。而不包括阵发性房颤、房扑和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室上速还可以伴发一些其他情况,如房室传导阻滞、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等,为该病的院前诊断增加了难度,临床上常与窦性心动过速、房扑、特别是室速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房室结慢径路消融术中出现的一过性交界性心律(JR)的特征。方法:21例(男6例,女15例)进行房室结改良术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中详细记录释放射频的次数、能量、持续时间、以及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律的时间、频率及数目,比较释放射频有效时/无效时出现的一过性交界性心律之特征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共进行106次射频电流释放,其中21次有效(A组),85次无效(B组)。A组有19次出现J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续时间 >10s) ;射频消融 (RFCA)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 (频率较交界性心率快 2 0bpm )下进行 ,出现AV延长或AV分离则立即停止放电。另 10 6例RFCA时出现交界性早搏或短阵性交界节律 (<10s) ,故采用“滴定法”放电。结果 ① 132例AVNRT均消融成功 ;②右房起搏组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较滴定法放电组减少 (P <0 .0 1) ;③起搏下放电组无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等并发症 ,滴定放电组 3例出现一过性Ⅱ°Ⅱ型伴Ⅲ°AVB。结论 对放电后出现持续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下放电较安全可靠 ,并不增加房室传导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房室结慢径路消融有效放电过程心电监测的意义。【方法】58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有效靶点以低射频能量(15~25W)放电,监测心电变化,出现①交界区心律>150min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肺心病监护病房对30例(31例次)重症肺心病人(失代偿期性呼吸衰竭),进行72小时连续心电图监护,其中发生心律失常者27例,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7.1%,与国外报导相近(Holford等91%,72小时ECG监测,Kleigre等84%,10小时ECG监护)。发生两种及3种心律失常者各11例,占40.74%。心律失常类型中以房性早搏最多,共23例,占85.2%;室性早搏次之,13例,占48.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25.9%;交界区早搏5例,占18.5%,心房纤颤。3例,占7.4%;交界性心律及心动过速各2例,共占11.1%,其余左房心律、房性反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Ⅱ°、右束枝传导阻滞、左前束枝传导阻滞、心室纤颤各1例,占3.7%。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心脏破裂,按其部位分心室自由壁破裂、室中隔穿孔、乳头肌断裂。通常所说的心脏破裂系指心室自由壁破裂。Meurs 报告心脏破裂猝死病例,心电图有如下演变过程:窦缓(15秒~25秒)→交界性心律(15秒~9分)→窦律(8秒~90秒)→交界性心律→濒死心电图。出现窦缓和交界性心律,可能与心包郁血使心外膜伸展,引起迷走神经紧张有关;交界性心律后再次恢复窦律,可用心外膜一时性弛缓来解释;窦律后又变为交界性心律,与心包填塞后心脏收缩发生显著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性交界区心律的意义.方法 将6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患者按放电过程中是否出现持续的慢交界性心律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HIS束的距离、放电次数、曝光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有2例首次消融后复发,有1例消融3个月后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在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慢的性交界区心律,采用心房刺激下消融成功.两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未增加并发症.结论 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持续的交界区心律在心房刺激下消融成功高,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  相似文献   

17.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被公认为安全、有效的根治此类心律失常的方法,但在某些临床情况或心脏解剖位置变异时,房室结慢径不是位于通常的解剖位置,因此慢径消融相对盲目,有时反复放电不出现预示消融成功的指标-交界性心律,或尽管在消融过程中反复出现交界  相似文献   

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治新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十分常见,它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多数心动过速是由于房室交界区内折返或经房室间折返所致.少数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性激动所致。不论是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它们发生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大致相同.它们发作时常规心电图不易区分心动过速是起源于心房还是房室交界区,故临床将这二种心动过速通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9.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陈碧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642-643
房室交界区系连接心房与心室的重要部位,基本上可分为房结区、结区与结希区三部分。对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这是与微电极技术与电消融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的。其包括快慢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持续性交界性反复心动过速(PjRT)、LGL综合征心动过速与Mahaim束参与的心动过速,后三种心动过速属于预激综合征范围,但房室交界区是维持心动过速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